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朱鎔基---主動投案的劉士餘一生繞不開的大人物

響水大爆炸的陰影還沒完全散去,江蘇省灌雲縣人民又在深夜感到了一次「大地震」,這次是從北京傳來的。

2019年5月19日,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發布消息稱,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黨組副書記、理事會主任劉士余同志涉嫌違紀違法,主動投案,目前正在配合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審查調查。

灌雲是一個常住人口80多萬的縣城,隸屬於連雲港市,離響水縣化工廠園區只有幾公里遠,中間隔著一條小河。這裡,也是劉士余的出生地。

江蘇這個地方,人傑地靈,從來不乏封侯拜相的人物。像連雲港西側接壤的徐州,古稱彭城,歷史上出過11位開國皇帝,號稱千年龍飛地、一代帝王鄉。

但灌雲縣的歷代名人當中,達官貴人並不多。劉士余的官位算是最大了。

出身於普通農家的他,一直是家鄉的驕傲,更是母校灌雲縣四隊中學流傳了四十年的傳奇。他是這所農村中學第一個考上清華大學、也是最接近北京的一個人。

如今,未滿60歲的劉士余,仕途隕落。

01

劉士余的人生,繞不開一個大人物,朱鎔基。

1984年,中國還是計劃經濟時代。國計委和國經委負責國民經濟宏觀調控,兩大部門分工有序,計委編制,經委執行。朱鎔基是國經委的副主任。

在那一年,清華大學新成立了經管院,朱鎔基受母校之邀擔任首任院長。當時,23歲的劉士余從清華水利水電工程建築專業畢業後,選擇在這座學院繼續深造。

從簡歷上來看,他1979年考上大學,1984年讀研究生,本科似乎讀了五年。

87年一畢業,劉士余就來到了上海灘,在上海經濟體制改革辦公室任職。比起留京同學所在的復興路那一片中央機構,劉的起點不算很高。

不過,這是一個跟院長屬於同一條線的部門。而且在這個時間節點,朱鎔基也調任到了上海。

1991年,朱鎔基出任國務院副總理,劉士余也回到了北京,上調國經委。換句說,他從地方上歷練了一番後,又回到了院長的老本營。其後,他進入建設銀行房地產信貸部做研究人員。

從經委到建設銀行,接近十年的時間裡,劉士餘一直在研究房地產領域。如果後來不是進入了央行系統,可能劉士余會成為像任志強那樣的大炮,掛著房地產專家的頭銜,而不是金融專家。

早在1988年,中國便提出了「住房私有化」的口號,但房改一直不太順利,亂象頻出。像北京某企業向開發公司買進每平方米售價2000元的新房,倒手賣給職工時,價格卻只要200元,簡直是半賣半送,私分國有資產。

不過,劉士余還是比較傾向市場化路線的。朱鎔基的改革思路,就對劉士余的影響很深。後者主政上海時,一直致力於住房制度改革,使得上海率先借鑑新加坡模式,推行公積金制度。

劉士余認定院長的路線沒有錯,不斷在權威期刊上發文力挺房改:

1991年,他提出福利分房應向住房商品化過渡;

1994年,他喊出要全面推行公積金制度;

1996年,他倡議銀行業應增加對個人住房抵押貸款的投入,逐步建立有支付能力的支付體系,使收入房價比、租價比趨於合理

……

96年是劉士余的仕途拐點。亞洲金融風暴前夕,他調入央行,就此脫離了房地產領域。不變的是,他依舊還是那個好學的劉博士。

在他的書桌上,金融類的書籍逐漸多了起來,從《最新國際金融工具》到WTO貿易規則。「為人非常勤勉,經常看書到晚上兩三點才睡覺,即使面對比較陌生的領域,也能很快進入狀態。」

02

證監會主席這個位置,最不好幹了,「火山口」不是白叫的。

孟子曰,為政不難,不得罪於巨室。治理政事並不難,只要不得罪那些卿大夫家族就可以了。

吳敬璉老師說過,中國的股市很像一個賭場。

在這個魔幻的造富工廠里,詐騙、做莊、炒作無處不在,多少人將身家性命全部押註上去,翻手覆雨之間誕生一個個富豪。想要規範,就不能怕得罪人。

萬寶之爭高峰期,劉士余高喊「害人精」、「妖精」,直指興風作浪的險資。而寶能、安邦、恆大這些財閥,背後的關係網誰不是錯綜複雜。

相比其前任,劉士余的監管手段確實嚴厲。34.7億元罰單、嚴控重組併購、減持新規,還一心想拿下資本市場最難啃的兩個骨頭——註冊制和退市制。

在一個健康的資本市場上,連續虧損的公司就應該退市。道理是很簡單的,實施起來卻很難。因為公司實控人的後台力量,有時候深不可測。硬推退市制,相當於在別人的祖墳上動土。

一位擬上市公司董秘曾對《中國經濟周刊》說,「你別看這些企業家見多識廣,但是到了發審會現場,沒有人不緊張,有些人嚇得話都說不出來」。某公司董事長在IPO無望後直接癱軟在發審會現場,只能由人抬著出去。

這麼難進的舞台,這麼寶貴的造富機器,強制退市就等於斷人財路,左右都是得罪人。要知道,我A股一個殼就價值數十億元呢。

不過,在劉士余任職期間, A股還是退市了7家公司:中弘退、烯碳退、退市吉恩、退市昆機、欣泰退、新都退、退市博元。

此外,劉士余對上可是很講政治的。

為了配合扶貧攻堅戰,他主導推出一條IPO綠色通道,專門給貧困地區企業IPO用,要求資本市場也服務服務落後地區。

為了實現「中國夢」,他提出建設資本強國的目標,力推建設多層次資本市場,發展「直接融資」。

也是在這個目標下,劉士余任期內的發行速度快飛到外太空了。僅2017年,IPO就達到443家,深交所和上交所斬獲全球IPO發行數量前兩位的寶座。

雖然爭議性很大,但劉的「資本強國」夢並不是一時心血來潮——

80年代至21世紀初,中國幾大國有銀行的官辦色彩濃厚,這種受權力支配的「間接融資」模式,導致了不良債務急速膨脹。因為權力決策失誤所造成的重複建設,產品積壓等投資損失,最終都會體現在國有銀行的資產端中。

97年亞洲金融危機之後,五大銀行驚爆數萬億壞帳,被外媒驚呼為事實性破產。國家金融安全命懸一線。2003年,國有商業銀行改革領導小組成立,中國的銀行體系走上了股份制化之路。

據官媒報導說,當時央行行長周小川是辦公室主任,劉士余是副手。周小川出戰略,而劉是重要的執行者。

時至今日,銀行仍舊是中國金融系統性風險的最大命門。或許唯有強大的資本市場,才可以幫助中國分散化風險吧。這也是劉力推「資本強國」提高直接融資比例的「野心」所在。

03

這一次,「劉士余主動投案」的官方通稿僅有短短的57字,並無透露具體原因。

然而,聰明的股市可能已經知道了答案。

今天股市開盤平開低走,在銀行板塊中,江蘇省的城商行、農商行跌得最出位。

城商行與農商行在A股曾一度是很尷尬的存在。寧波、南京、北京三地的城商行在2007年成功IPO,但後面一停就是9年,期間沒有一家城商行順利上市。

直到劉入主證監會,情況才發生改變。

劉士余上任後不到半年,早前苦等6年的江蘇銀行「順利」過會。由此,城商行的IPO之路突然豁然開朗——

在那一年,中國共有9家銀行成功上市,其中江蘇省的銀行就占了6家。

目前江蘇省內有8家上市銀行,其中7家都是在劉任期內完成的,江蘇也逐漸成為上市銀行中僅次於帝都的「第二大幫派」。

事出反常必有妖。據《財經》報導,劉在任證監會期間,其家鄉江蘇的多家城商行或農商行成功IPO上市,這一現象引起市場質疑,因此被認為是劉主動投案的一個原因。

其實,早在2002年,劉士余還是中國人民銀行辦公廳主任時,他就對地方性商業銀行高看一眼。

他曾經在央行主管的《中國金融》雜誌上,為地方性商業銀行打抱不平:

國有商業銀行以其龐大的資產規模和遍布全國的服務網絡,依託國家信用的強大優勢,占據著絕大部分的市場份額,處於壟斷地位,而城市中小存款類金融機構是市場的後進入者,由於歷史原因,總體信譽不高,在不斷改革、分化、重組的市場氛圍中,業務發展依舊面臨重重困難。一些固有的制度限制束縛了其發展空間……

所以,他當時就提出,要對地方銀行建立資本金補充機制,增加資本實力,優化股本結構支持城市中小存款類金融機構通過增資擴股、發行長期債券等方式,增加核心資本和附屬資本,增強抗風險能力。通過推動城市中小存款類金融機構上市,建立規範的資本金補充機制,提高抵抗風險能力。

掌握生死大權後,他真的大力推動地方商業銀行上市。只是這地點太過於集中在自己的家鄉江蘇省。

令人不得不浮想聯翩。

責任編輯: 秦瑞  來源:智谷趨勢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9/0523/12927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