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藝術世界 > 正文

這 5 種最常見的拍人像角度 你掌握了幾種?

在拍攝人像時,採用的角度和構圖不同,拍攝出的照片也會各有特點。很難說哪種「最好」或者「最不好」,只能說,不同的視角適合拍攝不同的題材,同時也需要搭配不同的拍攝技法。

今天,技巧君為您總結了人像攝影中最常見的5種角度以及它們各自的特性、優缺點、技法要點與注意事項,人像黨們千萬別錯過!

1.「眼平」視角

都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在大部分人像攝影作品裡,眼睛都是很重要的一個因素;而眼平視角能讓眼睛的表現力達到最強,因此頗受歡迎。

所謂眼平視角,就是讓機位和模特的視線平齊,這也意味著攝影師需要根據模特的姿勢(站、坐、蹲等)進行機位調整。

使用眼平視角,觀眾在看這張照片時會在心理上和模特的雙眼距離更近,更容易被作品所吸引,也更能感受到作品的情緒和氛圍。

細分一下,眼平視角還可以分為正面與側面。

正面適合大部分主題,但這樣可能會顯臉大,同時還會讓五官扁平化,需要通過其他技術手段(比如說打側光)來減少這一負面效應。

而側面(或斜側面)會讓五官輪廓更明顯,但並不適用於所有人——比如說,如果模特的鼻子本身就不夠挺拔,這個視角反而會「自曝其丑」。

2.低角度

眼平視角雖然效果很好,但如果只用這個視角未免太單調了些,你可以嘗試把機位放低,從下往上(甚至是貼地)進行低角度拍攝。

這個角度的顯著特徵之一,就是明顯的透視畸變(即近大遠小)。基本上所有的「大長腿」照片都是低角度拍攝的。

順帶一提,有人認為拍攝「大長腿」照片應該用廣角鏡頭+低角度拍攝,但廣角鏡頭畸變過於明顯,可能會導致腿部比例失調,看著很不自然,還可能導致小腿過粗。最好還是使用標準鏡頭。

低角度拍攝的另一個好處就是抬高背景。

當背景中存在許多干擾景物(或其它人)時,低角度向上拍可以避開絕大多數干擾景物,讓你獲得一個更乾淨、簡潔的背景。

此外,拍攝一些「跳躍」主題的照片時,低角度拍攝還可以讓人看起來跳得更高。

3.高角度

高角度往往多見於自拍,同樣是利用「近大遠小」的透視原理,讓臉顯得尖。

除此之外,這個視角的用途並不太多,因為它容易讓人看起來更矮——除非,你是故意想把模特拍出「嬌小可愛」的感覺,或者是營造「弱小可憐無助」的憂鬱系氛圍。

高角度還有一種應用情況,那就是地面景物比較漂亮(或有趣)時,你可以通過高角度來納入更多地面景物,以它們為背景進行拍攝。

4.傾斜視角

在電影界有一個術語,Dutch angle,即傾斜視角。這個視角常見於各種電影大片種,常用於創造動感、戲劇性或不安感。

電影中常見的傾斜視角

應用到人像攝影中,你可以嘗試故意傾斜視角,來為照片增添一些動感和戲劇性。

需要注意的是,背景中最好不要出現明顯的水平線條(如地平線、水平面)或豎直線條(如筆直的樹幹、電線桿),否則會產生嚴重的失衡感,看著讓人難受。

5.遠攝視角

這一視角同樣常見於電影之中,通常用在電影介紹新場景時——先從遠方拍一個包含大量環境信息的鏡頭,展現主體和整個場景之間的關係,再拉近鏡頭拍攝近景。

在拍攝人像時你同樣可以嘗試這一視角,從遠處拍攝,「代人入景」。

這一視角的好處在於可以揭示人物和場景的關係,壞處是可能存在較多干擾景物,同時主體的受關注度也會下降。

要想解決這兩個問題,你需要「挑景」,要選擇更「乾淨」而美觀的場景,同時在取景構圖和選擇角度時多加留心,排除掉干擾景物;同時,也可以在模特的穿著上下功夫,選擇和環境色調對比度高的色彩,提升主體的受關注度。

如果還是擔心主體的受關注度不足,你也可以採用類似電影的處理方法——先拍遠景再拉近:先「帶人入景」拍幾張,再貼近拍攝模特的半身照、大頭特寫,最後放在組圖里一同展示,或者用 app把幾張照片拼成一張。

責任編輯: 宋雲  來源:實用攝影技巧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9/0610/13004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