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28元/㎡的房價是中國房價的最低點嗎?

貓哥在看售房信息的時候也嚇了一跳,雖然不知道這算不算中國最低價,但是在貓哥的可見範圍之內,這是最低的了。一套位於玉門市老城區的70㎡的「荒廢房」,雖然標價1萬,但是其售房主題上來看,2000元左右就能拿下。

房價突破想像力,有很多種方法。

高有北上深,隨便一出手,過道、地下室、車位都能賣出天價來;低有鶴崗,「樓層適中、採光良好」的房子,都能賣出白菜價。而且,高沒有頂,低沒有底,各種「紀錄」隨便就被突破。

7月初,北京西城區的六鋪炕的一個小區的一套「學區房」成交,一套12.2㎡的儲物間以360萬的天價成交,單價30萬/平方米,「最貴學區房」還是個優惠價,畢竟掛牌價就達到了400萬。

那麼低的呢?這麼說吧,相比來看,鶴崗的600元/㎡都是「天價」。

01

這房子在甘肅玉門市。

貓哥在看售房信息的時候也嚇了一跳,雖然不知道這算不算中國最低價,但是在貓哥的可見範圍之內,這是最低的了。一套位於玉門市老城區的70㎡的「荒廢房」,雖然標價1萬,但是其售房主題上來看,2000元左右就能拿下

對,2000元買整套,單價28.57元/平方米,這麼看起來,不及鶴崗的二十分之一,而北京的那個儲藏室的單價,是它的1萬零500倍,差不多可以買下大半個老城區了,畢竟現在老城區的居民還不到3萬人。

這不僅是突破了貓哥的想像力,順便還突破了購房網站的下限。1萬已經是這個二手房網站中,關於整套房的最低值了。

「荒廢房」能有多荒廢呢?

其實也沒有想像中的那麼破,根據其賣點,實際上也並不算真的荒廢,房屋結構完好,而且可以通水通電通暖氣。

而玉門本地人對於這樣的房價已經見怪不怪了,畢竟在另外一家二手房網站上,玉門沒有任何一間房掛牌。

02

房價這麼便宜,是因為這裡最不缺的就是房子。

玉門老城的很多房子,是早前玉門石油管理局蓋的,成排的公寓房,在那個年代還是可以的,但是隨著市局都搬走了,剩下的房子,也就只能任他們在那裡荒廢。

所以,以往還繁華的南坪街道,已經荒了,北坪逐漸成為了集中居住區,沒人住的房子已經停水停電停暖,而北坪那邊,怎麼住划算呢?

如果住自己的房子,要千把塊的取暖費,如果將這個取暖費的錢變成包含取暖費以及其他費用的房租,住起來顯然更划算。

賣?

有的雖然是「自己的房子」,但是產權卻是石油管理局,想賣房,就得通過石油管理局;而產權理得清的房子,很多又已經斷水斷電了,想要再通,又是一個大問題。

所以,那裡的房子,已經成為了「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畢竟2000塊的賣房款,也不過是玉門老市區一年的房租。

是資產還是負累,大家心裡的門兒清,誰又會買呢?

沒人。

這是問題的答案,也是產生這樣答案的原因。就像很多歐洲城市一樣,一歐元就能買到海景房,當然在已經空心化的城市裡也是乏人問津。

03

如果從歷史角度來看,這可不是玉門應該有的境況。

唐朝的王之渙的《涼州詞》有句:「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玉門與玉門關均得名於玉,雖然無論是漢、唐、宋三朝的玉門關,均不在玉門境內,但春風度不度並不重要,油才是玉門的命脈所在。

玉門曾「富得流油」。是真的流油,清朝的時候本地「鴉兒河」因石油涌於地面,采之可燃燈,逐漸名稱都變成了石油河。

1939年8月11日,中國第一口油井出油,中國不再是「無油國」,玉門成了中國石油(6.56+0.46%,診股)業的起點,全國95%以上的原油出自玉門,即便是49年後,玉門原油產量也占全國的50%以上,位置舉足輕重。玉門市區也因石油而成型。

但是,隨著越來越多的地方發現石油,而且從產量上來看,玉門並不具備太大的優勢。1959年的峰值產量140萬噸,放在哪個大型油田上,其實都是有點薄弱的,所以玉門更像一所學校,培養人才、積累經驗技術是第一要務,出油倒成了「實習」副產品。

所以,中國產油的地方,北到大慶,南到四川,而甘肅附近的長慶、柴達木、吐魯番,都有玉門人的身影。

但是到了90年代,玉門開始要「沒油」了。

在歷史的十字路口,玉門人不得不面對「向左向右」的選擇,曾經一度「市局合一」的玉門市和玉門石油管理局,也分道揚鑣。玉門市政府選擇了疏勒河流域範圍內的玉門鎮作為新市區,玉門石油管理局選擇了帶著學校、醫院以及石油工人們,去了酒泉的肅州區,建立了玉門油田生活區。

留下來的是玉門土著,但對他們而言,70公里外的新市區和80公里外的酒泉市,都不是最好的選擇。在這個半廢墟的城市裡,還是有2萬人左右,選擇與玉門老市區的一草一木為伴。

同樣沒油的,還有同在酒泉的阿克塞和青海的冷湖,他們更決絕一些,直接全部廢棄了老城。如今阿克塞「石油小鎮」博羅轉井成為破敗的代名詞,《九層妖塔》在這裡取景,看中的就是它的破敗程度,而冷湖的老基地,也是一片廢墟。

04

無論玉門、冷湖還是博羅轉井,算是一個特殊歷史條件下的產物,城區遷移是不得不做的選擇,但這背後也像極了一些城市的宿命。同是城市,不同命運,在一些大城市人口還在膨脹的時候,它們就成為了為大城市輸送人的儲備基地。

以前,它們叫做資源枯竭型城市,那裡的煤鐵油及有色金屬資源,消耗殆盡,資源枯竭,城市就只能再謀出路,享受中央轉移支付待遇。

今年,這樣「缺人」的城市有了一個新的名詞來形容它們——收縮型城市

中國有多少城市在收縮呢?

較早從事收縮型城市研究的首都經濟貿易大學教授吳康,利用2007年至2016年十年的數據,從660個城市(包括直轄市、地級市、縣級市)中,識別出了80個「收縮型城市」,占比12.1%,這些城市2016年人口數據少於2007年,且連續三個自然年人口增長為負。

而其合作夥伴清華大學龍瀛教授根據兩次人口普查得出的數據顯示,2000年-2010年間,有180個城市的人口在流失,從城市密度來看,將近1/3國土面積的人口在變少。

▲2010年與2000年人口密度比

城市收縮,如果再具象一點,除了整區在收縮,「街道辦」這一單位也在收縮,龍瀛教授的數據顯示,900多個街道辦事處人口都在變少。

城市收縮,表象在人口,內在還是看經濟。

經濟不發達地區,一直以來是人口流失以及城市收縮的重災區,謀生路要緊,雖然這幾年一些中西部城市的人口向東南沿海的轉移減少,但是向區域中心城市轉移的趨勢漸大。

另外,資源型依賴型城市或者單一支柱產業城市,更易收縮,像玉門,老城區依賴石油,石油枯竭後遷移至新市區,而新市區電力又成為支柱產業,順便還發展了已經「產能過剩」的區塊鏈;像伊春,森工產業很好,但是遇到砍伐禁令,那麼其他產業又「獨木不成林」。

尤其是在城市化進程迅速的當下,越來越多的大城市放開了設籍限制,久而久之,那個城市,變成了戶口本上的籍貫,成為了一代人回不去的故鄉。

超大城市吸引人,大城市搶人,小城市呢?

責任編輯: 秦瑞  來源:大貓財經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9/0719/13175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