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對比 > 正文

Repeat:所有奴役制度的延續 都有被奴役者的捍衛

作者:

阿來的長篇小說《塵埃落定》,講述了一個顯赫的康巴藏族土司麥琪家族的故事。土司作為封建領主,在自己的領地內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直到小說所寫的20世紀四五十年代還在實施奴隸制的統治。書中有個情節,尤其讓人匪夷所思。土司對牧民少女行使初夜權,不但沒有遭到少女及其家人的反對,反而感覺很榮幸。如果土司老爺和他的少爺們哪天沒有興趣與送上床的少女發生肉體關係,女孩的父母會覺得顏面無光,她自己以後也很難嫁人,就是說那裡的小伙子也把這樣完璧歸趙的女孩視為不祥。書中的主人公「傻子少爺」,有兩次因為心情煩躁想把姑娘原封退回,但經不住姑娘「沒臉見人」的一再央求,只好做了一回捨身的英雄。

我們常說「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但實際上這種情形大面積地出現,說明奴役制度已經離崩潰不遠了,改天換地的時刻到了。而在奴役制度的存續期間,是必然得到了被奴役者廣泛支持甚至捍衛的。可以說,「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喜歡被壓迫」。因為奴役制度下的統治者無論如何強大,終究屬於少數,沒有被統治者的廣泛配合,是絕對堅持不下去的。這些主動配合的被統治者,正是這種制度的群眾基礎。從這一點上來說,所有的奴役制度都是「人民的選擇」,最低是相當多「人民」的選擇。

比如女人裹小腳,是件嚴重摧殘婦女身心的陋規。婦女應該反對吧?但事實上堅持不放腳的人群裡面,恰恰漢族母親是最堅決的一群。而且她們也的確是為了女兒的終身幸福謀,如果自家女兒放了腳,在當時的輿論環境下,往往真的會成為出嫁競爭的失利者。清朝的時候,滿族統治者已經反感裹腳了,雖然沒有強迫漢女放棄那條又臭又長的裹腳布,但嚴禁滿族婦女效顰,有一條命令說,誰要是緾足就砍掉她的一雙腳。就算是中央政府有這樣明確的態度,漢族婦女仍然用「三寸金蓮」走過了整個滿清時代。直到民國,男人剪掉鼠尾巴辮子,女人解放天足,還要靠政府發布命令,軍人警察強制執行才能搞定。只是這樣一來,就違背自由原則了,許多追求民權的革命者也認可這國非運用專制手段不行。

怎麼會有人甘願愛奴役、受壓迫呢?

首先,是人類特有的精神現象。現代政體的民主憲政和君主憲政除外,所有專制制度下的被統治者,被動性是其主要特徵。不但生活上被動,精神上也是被動的。他們多數會接受不平等的社會秩序和不平等的官方理論,一旦接受了這樣的說教和現實,就奉為天經地義,而排斥那些相悖的主張,形成支持現存秩序的輿論氛圍。《塵埃落定》裡的那些牧民,關於土司初夜權的榮辱觀——以被奸為榮,以不被奸為恥,就比官方的規定或強制,更有力地維持了這種土司特權。它甚至對作為統治者的土司老爺和少爺造成一種壓力,即使本身沒有性慾,但為了解除女孩的後顧之憂,還是要勉強姦淫一下婦女,似乎成了一種義務和責任,否則是會引起群眾的譴責和不滿。如果在土司制度不變的情況下,有人勸說牧民反對土司的初夜權,他們可能只會懷疑你或你的女兒沒得到土司的眷顧,要不就只能解釋為別有用心。

其次,是被統治者的一種生存策略。被統治者生活和精神的被動性,在社會關係上就體現為依附性,多數人或者因為沒有能力,或者因為沒有力量自主安排人生,只能依附於其它勢力求生存。由於沒有自主能力,這種依附對象必然是外在的,而非自組織的。又由於同類都是依附者,這種依附對象又必然是異質的。這種情況下最經濟的做法,自然是儘可能選擇更強大的靠山。而最強大的勢力,一般都是國家或封建政權,象麥琪土司就是他領地上說一不二的土皇帝,一等一的無敵神獸。國家或封邦範圍都過大,被統治者對統治者的依附不可能都到面前盡忠,而是以奴才對主子的崇拜和對制度的捍衛相聯結。任何政權,包括專制政權,都有兩種性質,一種是實施壓迫,另一種也是維持基本的社會秩序和組織功能。所以想完全逃離這種力量幾乎是不可能的,區別僅在於先銳者是把它作為「必要的惡」接受下來的,有分辨和批判的勇氣,比如馬克思恩格斯。而依附者只能歌功頌德,合理化統治者的一切作為。這與統治者的好壞無關,與謬誤與正確無關,甚至與事實和真相也無關,只要他是統治者就足夠偉大了。

作為一種生存策略,用自由換取眼前的安寧,或許不失為一種明智的選擇。而捍衛自己的選擇,也不能簡單地歸之於愚昧。這種選擇真正的風險不在於把自己的命運交到強者手上,而在於這單交易沒有保障,無限制的權力往往翻臉如翻書,下一個受害的可能就是你,這是選擇的代價。而選擇自由的代價其實也並不低,不但可能失去現實利益,即使成功了,也要承受更多的責任。但依附者是為保全小日子而來,不排除某些人將受害視為策略失誤,轉而反對體制爭取生存空間。這些個別事件本身不是什麼大問題,可如果疊加某些因素就會形成風潮,消極如政治腐敗造成的民不聊生,積極如新經濟機會的出現,讓大批擁護者重新選擇,使專制體製得到的支持越來越弱。而強者與依附者的聯盟有個先天不足,就是依附者沒有固定的價值取向,只以成敗論英雄,誰強大就投靠誰。一旦土司體制露出敗相,很快就會樹倒猢猻散,包括土司制度在內的奴役制度必然解體。真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所以,從一個長程的歷史時間看,一地人民所遭受的苦難都不是無辜的,而走出苦難也要靠他們自己。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東方翰 東方翰的空間2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9/1027/13610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