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有兩樣東西不可直視,一是太陽,二是人心。
別試探人性
會失望
前陣子,在蘇州街頭發生了一件讓人震驚的事。
9月24日深夜,一個身穿漢服的女孩子,在蘇州鬧市區前觀街步行。
女孩當時精神恍惚,情緒很不穩定,似乎是遇到了什麼事。
忽然,在大庭廣眾之下,她脫掉衣物,沿街裸奔……(出於保護原則,就不放圖片,也不放視頻了)
現場的男男女女見到這樣的場景,一個比一個興奮,有人嬉笑,有人起鬨,有人叫喊著讓女子脫衣,還有的追著女孩拍照。
甚至有更過分的行為……
有人裸奔的消息一傳十、十傳百,周圍的人都蜂擁而至,足有上千人,把周邊的主幹道堵了個水泄不通。
十多分鐘的時間,大家都陷入一場狂歡之中,該拍的拍,該笑的笑。
可就是沒有人想想女孩到底怎麼回事,是被下藥了,還是精神出了問題,更沒有一人上前替女子披上衣服。
最後,還是一位路過的好心保全出手,給女孩披上了衣服。
可是看客們不滿意了,都說保全是多管閒事,還有人直接罵了髒話。
隨後,狂歡的陣地轉移到網上,一些人把自己拍的視頻發到網上,甚至明碼標價。
事後,有知情人士說,女孩之所以做出這樣出格的行為,是因為失戀後精神崩潰。
無論這種說法是否準確,看客們那興奮的神態已經定格了。
《紅與黑》裡說「在人生的這片自私的沙漠裡,人各為己,人人都是在為自己打算。」
生而為人,最可怕的時刻在於:你所有的苦難,滿足了我畸形的快感。
真是應了那句話:人性,永遠經不起試探。
世界上最深的傷害
我的鮮血成了你的蜜糖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冷漠與嘲弄成了這個時代的標籤。
我們習慣於躲在圍觀的人群後,或者坐在電腦前欣賞他們的痛苦,而內心卻毫無波瀾。
甚至有時候,我們會集體性地成為某出悲劇的參與者。
去年震驚全國的甘肅女孩跳樓事件,就是一個血淋淋的例子。
花季少女兩年前被班主任猥褻,多方投訴換來有關方面層層推諉。最後只能爬上天台,帶著無盡的悲憤向這個殘忍的世界做最後的抗爭。
可是即便如此,女孩踏上天台的那一刻,未必真的想到過死亡。
也許她內心期待的結局是:自己被成功救下,輿論和司法跟進,罪犯受到應得的懲罰。
可是現實卻既荒誕又殘酷。
在生死邊緣,心懷最後一絲希望的女孩,等來的卻是圍觀人群的狂歡與嘲笑。
樓下圍觀的群眾紛紛舉起手機,把女孩顫抖的身軀拍了下來,然後在直播軟體、朋友圈裡惡意傳播。
還有人在樓下大喊:「你怎麼還不跳」、「快跳啊」。
四個小時,女孩呆呆地看著手機,心由熱轉涼,由涼而死。
最終,女孩再也無法聽進去消防員的勸告,抬頭對他說了聲「謝謝你哥哥」,然後掙開了那雙緊抓著她的手,縱身與這個世界告別。
樓上消防員哭的撕心裂肺,樓下的群眾喜笑顏開,在生死一念間,善與惡的交鋒從未如此鮮明。
就像文友霖筱筱評論的:
老師猥褻,沒有殺死女孩,因為她堅信世間還有正義;
投訴無門,沒能殺死女孩,因為她要守護最後的尊嚴;
可是那些冷漠、嘲諷、叫好的人卻殺死了女孩。
正義這一次不僅缺席,還夾雜了一份冷酷。
雪崩的時候
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
《伊索寓言》裡說:「所有冷血的人,都和蛇一樣惡到極致。」
每個人都不希望別人把自己當做惡人,可是為什麼惡的傳播卻比善要快得多,也猛得多?
因為選擇「善」要付出的代價太大了。
就像給女孩披上衣服的保全,你要經受意志的考驗,還要經受其他人的謾罵。
相反選擇惡卻不需要費神,而且有許多理由可以為自己開脫。
看過一個真實的案例。
1964年,一位叫凱薩琳·吉諾維西的三十歲女子在深夜下班回家的途中被刺殺,在長達35分鐘的時間內,攻擊者不斷追逐,前後襲擊了三次,終於將凱薩琳殺死。
在整個過程中她一直在尖叫呼救,而她的38個鄰居從自家窗戶里觀看了謀殺的整個過程,卻沒有一個人報警。
後來,在媒體的逼問下,目擊者都聲稱「我不知道」,只有幾個人說是因為害怕或不想卷進去。
很多人常常把自己想像為超級英雄,可這個社會需要的其實不是超人和蝙蝠俠,而是一個個平凡但是卻有勇氣的個體。
只可惜,現實比美好的想像要殘酷得多。
心理學上有所謂「破窗效應」。
一扇窗戶被打破後,其他的窗戶也會很快被人跟著打破。
人們會想:反正我又不是第一個,多我一個也沒關係。
既然朋友圈裡都是女孩跳樓的視頻,多我一個轉發又如何?既然大家都舉起手機拍裸女,我何不加入這場盛宴?
久而久之,人與人的關係就變得更加冷漠。社會就變得更加腐朽與墮落。
有句話說得好:雪崩的時候,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
當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習慣了嘲笑弱者,習慣了消費他人痛苦,習慣了享受高高在上的快感時;
當我們跑步時摔倒時,沒有人主動將我們扶起,我們在街上被搶劫,也無人挺身而出時;
不用懷疑,最後受害的會是我們每一個人。
生而為人
我勸你善良
宗教中說:人是天使與魔鬼的合體,人性中既有敗壞的一面,也有純良的一面。
但人的高貴之處就在於,能夠用善良和理性去遏制內心的陰暗和醜惡。
所以,決定我們成為什麼樣的人,不是我們的能力,而是我們的選擇。
哈維爾曾說:
我們堅持一件事情,並不是因為這樣做了會有效果,而是堅信,這樣做是對的。
我們選擇做一個好人,我們選擇做善良的事,不是為了回報,只是因為這是對的。
人生其實就是一場修行,修的你的心。
善與惡就是這場旅行中的羅盤,一念之差,你便在天使與魔鬼間切換。
二戰時,辛德勒作為一個德國商人,本來是一個惡棍。
他誘逼猶太人投資,再僱傭廉價的猶太人做工,大發橫財。
可是有一次當他親眼目睹了猶太人在集中營里被殘殺的畫面時,他內心的善良與正義感被喚醒。
他開始重新思考人性到底是什麼和人類存在的意義。
於是,他做出了二戰史中最偉大的壯舉之一,用戰爭期間賺來的財富買下一個個必遭集中營厄運的猶太人。
最後,辛德勒散盡家財,換取了成百上千猶太人的生命。
倖存下來的猶太人用自己保存下的一顆金牙,也是他們戰後僅存的唯一的財富,為辛德勒鑄成了一枚戒指。
上面刻著一句猶太法典上的希伯萊經文:「救一條命等於救全世界。」
善良,是人類共同的情感。無論種族、性別、信仰、階級,善良都是我們靈魂深處的交融點。
即便你做不到偉大的情操,至少你應該做到不去傷害無辜,不要在別人有難時落井下石。
也許人性的惡永遠無法澆滅,但好在,世間還有生生不息的善良,溫暖著這夜裡的寒冷。
願其中,有你,有我,也有他。
請記住,這個世界並不美好,但依然值得我們為之奮鬥。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