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存照 > 正文

按號入座 看看你在哪兒

作者:
有位高中生想報考香港中文大學(深圳)。他父母說這所學校可以保本,因為沒多少家庭能負擔60萬人民幣的學費。這位同學很驚訝,在網上提問說,‌‌「真的有很多家庭出不起60萬的大學學費嗎?‌‌」於是我準備搜一張中國收入、財富分布圖發給這位同學。但找了半天,居然什麼都沒找到。那就只有自己動手了。

有位高中生想報考香港中文大學(深圳)。他父母說這所學校可以保本,因為沒多少家庭能負擔60萬人民幣的學費。這位同學很驚訝,在網上提問說,‌‌「真的有很多家庭出不起60萬的大學學費嗎?‌‌」

網友絕大多數都批評這位同學對社會了解太少,但我倒覺得這是個好問題,回答清楚了就能幫我們了解社會財富的分布。

於是我準備搜一張中國收入、財富分布圖發給這位同學。但找了半天,居然什麼都沒找到。那就只有自己動手了。

我想起前幾年Piketty,Yang,Zucman有一篇論文講中國1978年到2015年收入和財富的分布。幸運的是,作者們公開了數據,於是我就把作者們對2015年的估算畫了出來。(見附圖)

畫圖方法如下:中國大陸20歲以上人口約十億,我們把他們按照財富從少到多排序,再把這些人分成人數相等的100個小組(即每個組大約1000萬人),記錄下每組財富最少那個人的財富價值,共得到100個點,再把這些點連成一條線,就得到了圖一至圖三。(論文作者把‌‌「財富‌‌」定義為資產價值減去負債,把‌‌「已婚夫妻的個人財富‌‌」定義為雙方總財富除以二。)

第一張圖裡,橫軸‌‌「50‌‌」所對應的數值就是我們說的‌‌「中位數‌‌」,即中國一半的人財富少於8.5萬。

紅色標記的地方是‌‌「第95百分位‌‌」的財富——如果一個人的財富超過110.3萬元,他即超過了95%的中國大陸20歲以上人口。也就是說,這個人排在全國前5%。

同理,‌‌「297.9萬元‌‌」標註的是第99百分位的最低門檻。也就是說,如果一個人的財富超過297.9萬元,他就是全國前1%。圖中未標記,但大家可能感興趣的數據如下:

個人財富超過798.8萬元,可以排進全國前0.1%(即全國前100萬名)

個人財富超過6774.4萬元,可以排進全國前0.01%(即全國前10萬名)

個人財富超過4.7億,可以排進全國前0.001%(即全國前一萬名)

需要注意的是,上圖的縱軸取了對數,和我們平時看到的等距遞增縱軸不同。選對數縱軸的原因是高財富人群實在是太富了,如果用普通縱軸來畫圖,我們完全看不出絕大多數人的財富分布。

下面來看收入(圖四到圖六)。全國2015年收入中位數是3.4萬,即有一半的人收入少於3.4萬。

如果你之前對中國收入有了解,可能會發現‌‌「3.4萬‌‌」這個數字遠高於其他地方公布的收入中位數(兩萬多),中高段收入也比其他研究給出的要高。不同學者估算的結果不同,原因有二:

1.‌‌「收入‌‌」有很多不同的算法,主要差異在是否包含稅款。估算出‌‌「兩萬多‌‌」的很多都是‌‌「個人可支配收入‌‌」,而本論文估算的是‌‌「稅前國民所得‌‌」,其定義為:

稅前國民所得(pre-tax national income)

=稅後可支配收入+公共支出

=(稅前財政收入+稅前非財政收入-個人所得稅+現金轉移支付)+(間接稅+政府資本收入+個人所得稅-現金轉移支付)

=稅前財政收入+稅前非財政收入+間接稅+政府資本收入

2.論文作者參考了財政稅收、胡潤富豪榜等居民調查之外的數據,所以對收入的估算(尤其是中高收入段收入的估算)比之前的研究要高。

上圖未標記,但大家可能感興趣的數據如下:

個人稅前收入超過107.1萬元,可以排進全國前0.1%(即全國前100萬名)

個人稅前收入超過620.7萬元,可以排進全國前0.01%(即全國前10萬名)

個人稅前收入超過3020.4萬元,可以排進全國前0.001%(即全國前一萬名)

以上就是Piketty,Yang,Zucman估算的中國收入、財富分布。

長久以來,我們對中國收入和財富分布的了解主要來自兩個全國性的民眾調查(北大組織的CFPS和北師大的CHIP),但這類調查的數據來自受訪者自行匯報,顯然會低估高收入、高財富人群。理想情況下,我們可以用官方統計部門具體到每個人的稅收數據來估算收入和財富分布,但學者能拿到的國內數據只有民眾調查,所以學界一直在想更好的辦法。

來自伯克利和巴黎經濟學院的三位學者(Piketty,Yang,Zucman)根據前面提到的兩項調查以及官方從2006年開始公布的各個稅收段整體數據,構建了1978年到2015年中國大陸的收入和財富分布。(具體構建方法請參考論文原文和附錄。)為了糾正‌‌「低估富人‌‌」的問題,他們還參考了歷年的胡潤富豪榜。雖然論文的估算一定和現實還有偏差(很可能仍然低估了高收入段人群的收入),但已經是現階段我們能做到的最好了。該論文即將發表於經濟學頂級期刊《美國經濟評論》。

@股社區:這個36級的收入表仔細看看還是能學到些東西的。

1、年收入18萬以上是一道坎,88%的中國人都在線下,對應80%以上的股民帳戶不足10萬,我覺得數據很靠譜。在這條線下的歸類為執行層,意思就是不承擔風險也不負責管理決策,就是幹活做事的人的收入。

2、決策層最高能到220萬左右的收入,這在絕大多數的公司里,是作為打工族的天花板了,需要負責決策和管理,但不用承擔風險。

3、再往上的收入,包括項目分成,股東分紅,這就已經開始承擔經營風險。像一些知名企業的高管很大一部分收入都是來自於此,期權股票什麼的,單單工資的話還是上面那個220萬的天花板。

4、作者沒有細分,但看表格,年收入100萬+的人只有2-3%,50萬+的有5%。

5、具體的職稱其實不用太過在意,不同城市的同一個職稱收入波動很大。

6、我查了一下最新的貧困人口定義標準,是人均年收入3000元,在這個表格之外,去年年底的數據是1660萬,最新的我估計已經降到千萬以內了。

責任編輯: 江一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9/1101/13632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