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花,是一種曾經令數億人喪命的傳染病毒。
好在隨著疫苗技術的成熟和普及,從1970年代以後,天花病毒就在世界上絕跡了,
只有少數實驗室里存有用於科研的天花病毒。
但是,幾天前美國疾控中心發布的《發病率和死亡率每周報告》,卻透露了一個與天花相關的令人後怕的故事:
一位沒有接受過牛痘疫苗注射的工作人員,在給小白鼠注射牛痘病毒時,不小心用針頭刺破了手指。
隨後,還帶著受傷的手指,離開了實驗室!
這一系列失誤+巧合發生後,最壞的情況,可是會導致基因改造過的病毒泄露。
而細看這件事的前因後果,這個實驗員的種種行為,也是一言難盡,讓人無比擔憂…
2018年9月,這名26歲的工作人員,暫且稱她為A,準備進入一家位於聖地亞哥的生物實驗室,進行病毒基因改造方面的研究工作。
因為工作內容需要處理各種基因改造過的牛痘病毒,所以她被建議注射牛痘疫苗,以防出現意外的感染。
但是她拒絕了。
注射疫苗只是實驗室的建議,不是強制要求,所以她拒絕後,依然順利進入實驗室了。
隨後,她開始了正式的工作,在實驗室里有了接觸牛痘病毒的機會。
三個月後,她就後悔自己當初的拒絕了。
這天,她和往常一樣來到實驗室工作。在給一隻小白鼠注射基因改造過的牛痘病毒時,實驗小白鼠非常不安分,
她的針頭沒有打到小白鼠身上,卻刺進了自己的手指。
牛痘病毒,是天花病毒的近親,但是比天花病毒的危害性弱得多,因此也被人們利用來製作天花疫苗。
不過,現代用於製作天花疫苗的牛痘病毒,和在野外找到的牛痘病毒,其實已經不是同一種病毒了。
目前,尚不清楚A當時使用的基因改造後的牛痘病毒,和常規的疫苗病毒有什麼區別。
但她之後的做法,卻讓人感到不安:
她先是立刻在實驗室里,沖洗了被刺破的手指15分鐘。
隨後,在沒有更多措施的情況下離開實驗室,去尋找實驗主管:
這相當於帶著病毒,直接離開了高安全級別的區域。
當被詢問到到底感染的是哪一份病毒株後,她表示,已經想不起來了。
「因為她用不同的病毒株給不同的小鼠注射,自己被刺傷後已經搞混了。」
主管建議她立刻就醫,在接下來的10天裡,她在醫護人員的觀察下接受治療。
她的手指的情況看起來非常糟糕:
腫大、發黑。
到了第12天時,她出現了高燒的狀況,同時左腋窩淋巴結腫大,手指的疼痛、腫脹加重。
(接下來高能警告)
(第十一天時的手指)
最後,為了避免病情繼續惡化,她在醫護人員的建議下接受了牛痘病毒抗體注射:
這是一種名為Tecovirimat的病毒抑制劑。
這是這種抑制劑第一次被用於治療以外的牛痘病毒感染。
到底效果如何,目前也沒有詳細的研究資料,醫生也不敢妄下結論。
不過,在接受注射後48小時,A的高燒和淋巴結炎症就消失了。
只是手指的狀況變得更加糟糕,只能等待它慢慢恢復。
(第24天時的手指)
(第54天時的手指)
為了防止這次事故引發更嚴重的意外後果,在這之後,A所在實驗室的全體工作人員不得不休假四個月,確保病毒沒有因為A的一系列事故而擴散。
實驗室的主管們也承認實驗室的管理章程不夠完善,沒有盡到避免風險出現的義務。
尤其是在A入職時拒絕接種疫苗這一點上,是導致整個事故發生的最根本原因。
事後調查人員表示,在詢問A時,A說自己當時根本不知道有那麼高的風險出現意外,所以並沒有太看重疫苗的注射。
而實驗室也沒有強制其注射疫苗,才導致後面這一系列風險的產生...
幸運的是,到目前為止,她的感染似乎已經沒有問題了,同時也沒有出現病毒擴散的現象。
(第94天時的手指)
這次事故如今被曝光後,很快受到了媒體的關注,讓無數人感到擔憂:
如果這次A的一系列失誤操作導致的不是牛痘病毒,而是別的惡性病毒的感染,
那她的做法,是否會引起大範圍的病毒傳染和傳播呢?
「天啊,聽起來她這樣的人一開始就不應該被准許接觸危險的病原體啊,這是為她好也為了別人好。」
「和這些病毒接觸的工作人員,就不該有是否接種疫苗的選項,接種預防應該是強制性的。」
「其實,這樣的事情在實驗室里發生的頻率超出大家的想像。用針頭的人早晚都可能會扎到自己,這是很難避免的。實驗室工作人員是經過訓練的,但最終還是沒有辦法完全杜絕意外的可能。
這事兒可能發生在任何人身上,包括那些經驗豐富的人,只要犯一個小錯就可能會出事。但在一開始就拒絕接受疫苗接種,這真的很蠢。」
科學實驗,尤其是涉及各種危險病原體的醫學實驗,或許比任何一種工作,都需要萬分嚴謹的工作規範和態度。
希望這次事件被報導後,能讓相關的實驗室、實驗人員都再次回顧堅持各自的工作流程,提高預防風險的能力和意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