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最需要的不是耍小聰明,而是人生智慧,有智慧的人才是明白人,是真正意義上的聰明人,知道怎樣做人,如何處事。孔子是最有智慧的人,古有半部《論語》治天下,可見,《論語》就是一部人生智慧之書,不得不讀。
孔子說: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意思是說:品德不加以培養,求學問不加以講習,聽到道義不能相從,有了錯誤卻不能改正,這些都是我們憂慮的事情。孔子的智慧和高明之處,就在於把道德修養、讀書學習和知錯就改這三個問題相提並論,在孔子看來,這三者之間有著緊密的內在聯繫。讀孔子之語,受益不淺。人生最大的智慧,就是學而有法,做人有德,知錯就改。
01、學而有法,必有所獲。
人人都知道學習的重要性,知道人生需要學習,但如何搞好學習,不少人卻很茫然,不知所措。其原因,就是沒有掌握正確的學習的方法,沒有嘗到學習的甜頭,如此就少了學習的興趣和激情。什麼是正確的學習方法呢?
孔子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學習了不深入思考,就會感到迷惑,只有思考而不學習,那就會疑惑不解。學習要有效果,就需要思考、需要溫習、需要總結、需要不斷地實踐,學習要做到學用結合,學以致用,邊學邊干,這樣的學習才會有收穫。學習貴在有正確的方法,要由淺入深,要敢於實踐,要知難而進,學習只有掌握了正確的方法,如此才能學得好、學得活,學有所獲。
02、做人有德,有德必得。
一個人的成長和作為與道德密切相關,有德才有得,無德便會失。孔子說:「君子關心的是道德,小人關心的是家業;君子關心的是法治,小人關心的是恩惠。」人生能不能取得成績和成功。取決於一個人的思想境界和道德素養,沒有境界,沒有格局的人,就是沒有人生底線的人,就會處處碰紅線。有道是:「先做人,後做事。」只有人做好了,才能守規矩,如此,才能成就自己的事業。人做不好,就會缺德,就會心術不正,就會損人利已,也就成不了事情。
做人有德,這是人之品質,人之素質。人就是這樣,人的心寬廣了,活得就會自信、活得就會坦然,活得就會快樂。人越自私,人心越窄,如此,活得就不開心和快樂。人生有德必有得,這是社會的公平,也是天道,更是因果和報應。
03、見賢思齊,知錯就改。
「三人行必有我師。」見到別人的優點和長處就學習,知道自己的不足就要改正,這也是人生的一種智慧,更是做人的一種學問。孔子之所以能夠成為一個大學問家、大智慧家。原因就在於此,他總是學習別人之長,克服自己之短,做到吾日三省吾身,這才是智慧的人生。
大多人心情浮躁了,不少人不能虛心學習別人的長處,總認為自己什麼都比別人強,表面上看這是一種強勢,其實,這是一種不自知之明的表現,既不能見賢思齊,更不能知錯就改了,明知有錯,還要堅持自己的行為,剛愎自用,最終是害人害己。做人只要有知錯就改的膽識,就不會耍小聰明了,這就是人生的一種智慧。
有一種智慧叫大智若愚,做人就是要做實在人,就是要下點笨功夫,真正做到,學而有法,為人有德,知錯就改,如此就會成為一個智慧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