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教育育兒 > 正文

朋友圈的北京和深圳家長為了這事 已經瘋了

南京家長之後,深圳家長也瘋了。

近日,網絡上多篇百萬量級的文章洗版,聲討深圳各大公立初中要考察學生「綜合素質」的中考綜評」制度。

「形式主義表格、做公益變成作秀擺拍、最終還要拼爹拼媽…」經歷了一年的「綜合素質」洗禮後,全深圳七年級、八年級的孩子和家長,集體情緒大爆發,呼籲教育部門重新審視這個方案。

在公眾號@深圳初中生發起的投票中,有超過3萬人,近88%的家長甚至投了「支持取消中考綜評」這一選項。

「中考綜評」是怎麼回事?

關心教育的朋友都知道,近幾年,我國的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是扭轉應試教育「唯分數論」、「一考定終身」的現狀。

想把學生平日的綜合素質,也納入升學考核體系之中。

2016年,教育部頒布了《教育部關於進一步推進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在改革目標一欄明確寫明:

到2020年左右初步形成基於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結合綜合素質評價的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錄取模式。

也就是說,2020年以後,在全國大多數地方,中考不僅要看考試成績,還要看綜合素質。

深圳只是比其他地方早了一步,成為了試驗田。

從去年9月開始,深圳公立初中的家長們,個個都得仔細研究這個洋洋灑灑16頁的「中考綜評」方案。

按照教育部的意見,各大初中需要從思想品德、學業水平、身心健康、藝術素養和實踐創新五個方面評價學生的綜合素質,每方面各占20分。

每個方面下又派生出5個「重要觀測點」(最右欄),每個分值為4分。

也就是說要想拿到一個綜合素質高分,需要完成25項、囊括德智體美勞各方面的任務。

這意味著:無論孩子還是家長,必須在課外砸下巨量時間,才能完成表格要求。

孩子不僅要學樂器、學二外,還要做實踐、做義工、參加勞動。

除了準備理化生競賽,還有嚴苛的體育成績和計算機技能要求。

而在學校,還要積極爭取當上班幹部,為集體做貢獻。

此外,項目如「海外研學旅行、參加國際會議」的分數,想要拿到,拼的就不是學生能力,而是家庭經濟實力。

雖然官方申明,綜評成績不計入中考總分,但它仍然是非常重要的高中入學參考依據。

方案規定:

綜合素質表現評價中五個方面的評價等級,用於劃定招生學校錄取標準;學業水平考試成績相同的情況下,綜合素質表現評價等級高者優先錄取;綜合素質表現評價結果,是自主招生學校錄取的重要參考條件;省一級普通高中學校招生錄取時,思想品德方面五個學期的總得分不得少於60分。

這意味著,即便考分一樣,孩子很可能因綜評的1分之差,被優秀高中拒之門外。

又或者因沒搶到義工名額,或家裡沒條件送去國外研學,使得家境普通、父母幫不上忙的好孩子,由於綜合素質分沒達標,而與四大公立名校,擦肩而過。

深圳中考向來以殘酷著稱,現在又加上了綜評,可以說給激烈的競爭又添了一把火。

深圳是一個年輕的城市,教育資源本來就稀缺,每年又有大量的外來人口湧入,學校少、學位少的問題一直是深圳的痛點。

而且這還直接導致了2018年深圳高中升學率,在全國一線城市及各大省會中墊底。

在深圳,考高中比考大學還要難。

深圳市2018年高考本科錄取率為73%,而同期中考錄取率只有47%,遠低於全國57.9%的平均水準。

近5年深圳中考錄取數據。

深圳新聞網每年有一半以上的15、6歲的初中畢業生,連普通高中都進不去。

無論是孩子還是家長,都背負著巨大的升學壓力。

綜評下崩潰的中國家長一紙令下,背後是家長們生活一地雞毛。

初一學生家長雪媽,因為綜評,生活徹底被打亂,連續幾個周末,忙的連家裡7個月大的小孩都顧不上帶。

「每天不是陪孩子完成各種綜評要求的任務,就是在陪她去完成任務的路上、或者在琢磨怎麼使用綜評平台。」

為了完成分數要求,孩子和家長不得不去搶著做公益活動。

並且在活動結束後,如同大賣場哄搶一樣,圍著主辦方索要證書。

為了綜評,才上初中的孩子,就已經熟練掌握網紅打卡拍照技能。

為了上交和條幅合影的證明,出現了許多次為搶拍照位置,而造成的推推搡搡。

悲涼而無奈,作為不得不從的家長,雪媽這樣寫道。

對愛心一向求之不得的公益組織人員,在這場活動里也不忍感到唏噓。

「這段時間我們親眼見證了一些瘋狂的家長,因為我們沒有策劃滿足其數量的義工服務,而對我們罵罵咧咧和喋喋不休。

時常有那麼一些家長,強烈要求「指導」我們開展各種活動,目的只有一個:給我的孩子加義工時數。讓人悲涼又難過。」

公益淪為了家長孩子完成任務的「趕場」。

綜評為公益活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人氣,更帶來了一場複雜的「錢權社會遊戲」。

一邊是,家長們怨聲載道:「給孩子報個義工都搶不到位,想去做義工都聽說還得托關係,這世道是怎麼了?」。

另一邊,就有人嗅著商機趕來,給沒有關係、但有錢的家長,帶來春天的消息。

而把家長和孩子折騰的夠嗆的「公益考核」,不過是綜評中九九八十一難的其中一難。

相比需要花時間花精力的公益活動,研學更加可怕,也更燒錢……

「每學期參與學習弘揚傳統文化活動1次以上,與國際友好學校(含港澳台)交換學習、聯合調研,或參加國際事務會議、講座、社會等活動1次以上。」圖文來自公眾號:我是Dr小魚

每學期一次,這樣高門檻的活動,對於優越的中產家庭都需勞心費力,可是,它卻成為了每個普通的深圳家庭的要求。

燒錢、燒時間、而後成功打卡,完成任務。

無論值得不值得,家長几乎別無選擇。

綜評按分數 A、B、C三個等級,其中C等級不能被省級學校錄取,而在深圳第一二梯隊以及大部分普高皆是省級學校。

想孩子上到好的高中,不僅成績要好,綜評分數也一定要高。

在中考成績相同的時候,按綜評等級高者優先錄取。

中考成績相同,綜評等級也相同的時候,才看生物和地理的分數。

如果說,原本教育的初衷,應該拼的是孩子的成績與能力;那麼綜評這樣搞之後,教育更像一場拼爹拼媽的遊戲:拼爹有錢,拼媽有閒。

而作為全國加班率最高的城市之一,深圳的普通「社畜」家庭,都很難有完全充裕的時間。

想要有錢,就意味著沒有時間,於是在綜評前,只能更加辛苦的扛著,下班後也不得片刻喘息。

要為孩子秒殺義工機會要組織研學活動要平日裡記錄各種點滴最後還要漫長的填表流程,再上傳平台。

搶一個義工名額跟搶一個學位一樣,拼的都是父母手速。

每天上班帶娃都忙不過來,還得忙著天天看平台,搶名額。

放之全國,能稱得上生活中等偏上的雙薪家庭,在這場綜評中都顯得不太夠格。

生活在深圳的中產家庭父母,原本溫馨從容的周末,都被綜評牢牢占據。

一位職場媽媽在呼籲取消綜評的文章下,留言到:「從今年8月底起,我就基本沒有屬於我的周末,每個周末都在路上!身體告訴我已經太累了。」

甚至,手機壞掉,都成了壓垮一個職場寶媽的最後一根稻草。

「幾個月來輾轉各處進行的義工、研學、藝術薰陶、社會調研照片,因手機故障無情的全軍覆沒,那一刻真狠狠的扇了自已幾巴掌。

顧不上焦急工作上的重要合同和資料全沒了、也來不及惋惜無數客戶和朋友的聯繫方式都沒了,想著幾個月來,孩子在辛苦學習和努力適應住校生活之餘趕的場子,想著一片空白的綜評系統,真是從沒有過的崩潰......」

而對更多生活不及中產水平的普通家庭來說,綜評的壓力,實在是太大太大了。

僅僅是填寫這一項,就能篩選掉家長學歷不夠的家庭。

|網上的綜評代寫服務儘管各類綜評服務應運而生,但普通家庭更加清楚的知道,別人是努力是拿A,自己的努力是不拿C。

綜評之下,第一梯隊的好學校,就如同天邊的月亮,讓這些家庭可望不可及。

「深圳壓力太大,白天在職場打拼,晚上還要回來輔導小孩,還得上培訓班140元/小時,我們太累了。」

素質教育≠拼爹拼媽

今年以來,關於深圳公辦高中學位不足、供需矛盾突出、「中考難過高考」等一系列呼聲其實一直未斷,「綜合素質評價體系」只是年底壓垮焦慮的深圳「老母親」們的又一根稻草。

幸運的是,政策制定者聽到了廣大家長的呼聲。

昨天,深圳市教育局召開專題會議,表示將儘快完善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

實際上,無論是推行素質教育,還是開始試行「中考綜評」,出發點都是好的。

畢竟沒有人希望自己的孩子只是做題家、刷題王,只能被一考定終身,一切成敗被用分數作為最終評判。

無論學校還是家長,都期望著孩子們的個性和能力,能夠得到健全的發展。

而相關的評判標準,當然可以更加的豐富和多元。

在一線城市中,上海和廣州也從今年9月起,開始把綜合素質評價引入初中階段。

到2020年,全國多個省市的家長都可能得面對新的變化。

但是在具體的行政操作上,在推行素質教育的過程中,如何才能保證公平?

並且怎樣才是最省精力、效率最高的方式呢?

公立學校存在的價值,是要保證每一個納稅人的孩子,公平公正地享受受教育機會。

如果由校方主導的素質教育,像此番「綜評」一樣,變得有些過分依賴家長之後,只會加劇教育資源的不公平。

這種做法,會直接剝奪底層家庭的孩子,接受素質教育的權利。

這和前段時間南京各大學校單方面「減負」,把孩子趕回家,把重擔壓在家長身上,所引發的問題,本質很相似。

素質教育的改革,是一場負重前行的摸索。

及時接收各方意見,調整方向,一定才會走的越來越好。

責任編輯: 李華  來源:鳳凰WEEKLY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9/1213/13823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