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科教 > 正文

前幾天去趟日本 我被日本的工業實力震撼到了

考慮到當下的肺炎疫情,猶豫5秒後——2月11日,我還是搭上了前往日本的飛機,去東京參加一場極具規模的B2B工業展會。

作為一個一直靠筆桿子過活的人,我踏入會場不到5分鐘,就得出一個結論:

我恐怕很難用筆描繪出這些工業機器的強大工藝與品質感,也難以形容我看到這些後的複雜心情。

世界上大部分人對於「日本工業技術實力雄厚」這一點深信不疑,但用眼睛真正看到,是另外一回事。

因此,我又猶豫了一下,最後嘗試用手機、拙劣的拍攝技巧與拙劣的剪輯功力製作了這個小短片(由於是初次嘗試拍攝與剪輯視頻,因此對於呈現效果還請包容,友情提示:請調大音量)。

不過,這些頗具特色的工業機器人僅僅只是這次展會的冰山一角。

有太多與日本工業技術相關的前沿成果與產品需要去進一步了解與諮詢才能獲知。但無論如何,你也能從中窺探到,一個製造強國,之所以能被稱為「強國」的部分原因。

工業屆一次大型展會,由於是B2B性質,不面向普通大眾

雖然今年這場工業展會,因為國內肺炎疫情以及東京奧運會場館徵用等諸多原因,規模不如以往龐大。但是,我們仍然能在這裡看到日本乃至全球目前最頂尖的工業設備。

我以前對日本工業的印象,基本來自很多媒體或出版物對日本工業的描繪。譬如,關於「日本製造業衰退」與「日本電器行業已經落後於時代」的言論一直層出不窮。當然,這可能也是一部分事實。

然而,我親眼在現場看到的,是日本在工業領域從未喪失的強大的製造工藝與軟硬體集成能力,以及並不落後於中國與歐美的工業技術應用遠見。

在這裡插一嘴:很多時候,無論怎麼強調「彎道超車」的可能性,我們都需要保持理智與思考——

在「需要穩步紮實前進」的製造業面前,地基打不好,所謂的軟體與新技術,都是一派胡言。

發那科技術人員正在講解工業中的輕巧化網際網路技術應用

發那科、安川電機、松下、理光……這些把控著工廠內關鍵硬體節點的工業硬體與專業軟體巨頭,是中國許多精密儀器車間必不可少(不誇張,是沒得選)設備供應商。

而讓人敬佩的是,他們不僅擅長追求機器上的極限性能與品質,也一直在密切關注著各類新技術,而且基於工業優勢,他們比歐美以及中國其實更早開始運用AI與IOT技術。

從硬體層面粗淺看下來,數十種大大小小的機械臂,大多製造材料看起來有著非常高級的質感。

這是我第一次想用「晶瑩剔透」來形容一堆工業器械。一點也不誇張,因為用肉眼看的話,日本製造的工業機器人的確泛著「一看就很貴」、「一看就能用很久」的光澤……

而這些機器在「工作」時,移動的流暢性,以及對力度與位置的精準把控,也讓人嘆服。

對質量的高要求,似乎也體現在日本工業機器人公司做生意的態度上。

不僅日本客戶會對這些機器認真觀察,反覆考究,360°無死角對機器進行盤問,反過來,日本工業廠商對客戶也帶著審視的目光——大概就是你選擇我,我也選擇了你,大家看對眼才行,得有靈魂上的契合,買賣才能做成……

工業巨頭安川電機的展台,AI與IOT展示部分很受歡迎

從軟體層面來看,除了已經非常成熟的工業專用配套軟體,日本早在5年前,就開始集體琢磨大數據、工業IOT與AI了。

所有巨頭展台,IOT或AI的綜合解決方案都是標配,沒有才奇怪;而讓人驚喜的是,不少針對工業特殊場景提供新技術方案的創業公司也不少。

譬如針對某些工業精密微小零部件與特殊材料的品檢技術;還有針對某些特殊生產流程進行持續監視、數據在屏幕上匯集成十幾種好看紋路的可視化系統,都讓我看得目瞪口呆。

富士通展台

在國內的傳播環境裡,人們更容易為站在舞台上聚光燈下發布手機的CEO而尖叫甚至「窒息」,在很多人眼中,工廠距離他們著實有點遠,他們不太會在乎生產手機的工廠到底是什麼樣子,在做些什麼。

但是,只有看到工廠,深入到生產設備這些有關終端產品的製造業「內里」,你才能知道為什麼我們還不能坦然自稱「製造強國」,為什麼我們不得不去加速學習工業網際網路、工廠自動化、人工智慧……

只會享受消費者紅利的業者,不會走太遠。C端市場有多狂歡,B端技術升級就有多迫切。

同時,這場工業展會讓我反思的另一點是,很多人都認為,為了工程智能化的實現,需要重新開闢一條「為智能化服務」的新工廠,需要投入大量資本進入新設備。

但這種刻板印象,其實正在被看到的一個趨勢逐漸瓦解——

「一點點開始智能化」並非毫無可能。

少量導入,不排斥他社製品的新舊組合配置,先節省「工人彎腰的時間」……或許都能給中小企業向智能化邁出第一步的勇氣。

智能化並非是絕對的。這大概讓我看到了一種被稱為「中庸」的修為在日本工業中的極妙呈現形式。

實際上,整個展會給我印象最深的一點,反而不是這些並非常見的精密儀器,而是完全沒有被機器之力所掩蓋的「人情味兒」。

在這個屬於工業人的「場」中,所有企業展位都有長期服務在工廠一線的老師傅。他們穿著廠服,知識淵博,對機器的運作原理十分熟稔,也對自己的「作品」非常自豪。

沒錯,是那種一眼就能看懂的驕傲。

也許這就是傳說中的「工業工匠」?無論如何,我都能感受到他們在現場得到了異於常人的尊重。

另外,日本工業的成熟度,不僅在於製造工藝與技術上的先進性,還在於保看護人作業安全的配套產品的完善程度。

譬如,保看護人安全的智能護腰設備、智能護腿設備、智能護頭設備、智能護腕設備……

當時我沒忍住好奇心,去試了一下看起來像登山裝置的護腰夾克,這是一種給經常搬運重型物品的工人減輕腰部與胸部壓力的特殊穿戴設備。

舉個例子,經常搬運大件包裹的快遞小哥和倉庫工人可能會傷到腰,穿上這個,除了可以固定和支撐腰部和胸部,還能通過內置的電動馬達,在拿起包裹時,給予一定的輔助力。

我試了一下,腰和肩部竟然有一種通電的感覺…在搬運模擬包裹時,的確感受到了一種向上的支撐力,就好像有人在下面馱著你往上夠東西。

……這個產品有點人情味兒。

這樣的安全穿戴設備企業現場還有很多

以上就是我的一些初步感受。

在日語幾乎完全不懂的情況下,通過兩天「手舞足蹈」和「英文夾雜中文」的糅合性溝通,我愈加感受到,在舉全國之力推進中國製造2025的當下,日本工業每一個方面,都有太多值得我們探究與學習的地方。

責任編輯: 夏雨荷  來源:虎嗅APP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0/0227/14148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