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對比 > 正文

唐建光:孩子準備登船的時候 祖國怎能撤掉跳板

作者:

昨天早上,Levi結束了篩查檢測,到達天府新區指定的酒店集中觀察。

開車去送了一些日用品,發現酒店離家很近,周邊很便利,可以點外賣,吃喝無憂。家長群里對成都的入境流程和服務大多認可,父母和學生都挺放心和安心。

然而到了晚上,民航總局突然發出通知:要求中外航司的國際航班的運力從每日25000人減少到5000人,削減80%。雖然Levi已經幸運回國,但政府此舉,意味招數以萬計的留學生將會在異國延長滯留。

一位朋友這幾天向我諮詢在美國的侄兒該不該回家的問題,看到這則消息告訴我,侄兒的航班已被取消了兩次,昨天又重新買票,大概率要取消了。她剛氣得哭了一會兒,還不知道該怎麼辦。

這是很多留學生家庭的共同境遇。

目前在海外到底有多少中國留學生?據財新網站引用教育部2018年的數字是153萬,並稱這個數據中可能少了一部分「小留學生」。自國外疫情爆發,可能多數已經回國,還有多少人計劃回國,並沒有統計,但應該應該數以萬計。

回國的留學生(圖片來自澎湃)

回家之路,猶如穿越戰場

拿Levi回家的經歷來講。

1月20日,levi按計劃行程,從成都返回美國,兩天後武漢疫情爆出,全國恐慌,算是擦肩而過。

按照就讀的威廉瑪麗學院校歷,5月14號放暑假,於是早就訂好了回程機票。春假還沒結束,學校3月11號突然通知,從3月23號開始將轉為網課。此時美國疫情剛剛開始,我們評估以美國的醫療系統還能扛得住,尤其在威瑪所處的小城威廉斯堡出現爆發可能性不大,所以並不需要倉皇逃難。但是

預計疫情將會持續,學校本學期不可能複課,而且多數學生都已離校,呆在學校「上電大」也無益,所以又訂了3月29號的返程票。

而到了3月18日,北京市疾控中心發言人表示,「留學生無十分必須應暫停回國」,聽起來只是勸誡而非禁止,但我個人判斷,按這口氣,未來「關門」並不是不可能,如不儘快回國就可能被滯留,多久還不可預計。氣氛就開始緊張了。

3月19號,學校宣布要求所有學生應在25號離校,原因是所在的維吉尼亞東部半島疫情聚集,學校沒有醫療機構,無法保證師生安全。此時留在威瑪的還有幾十個中國學生,都必須自己找住處。我們在美國沒有親戚,如果滯留在美國,Levi剛滿18歲,不可能獨自一個人住幾個月的酒店。於是趕緊搶票,當晚反覆刷各旅行平台,幸運地搶到一張華盛頓-洛杉磯-台北-成都的機票,其他票都是兩三萬了。

3月21日從華盛頓出發,雖然一路飛行轉機30多個小時,但總算回到成都,機場檢疫6小時,然後轉運到檢測篩查隔酒店,兩天後再轉運至離家十多分鐘車程的酒店集中觀察十幾天。無論如何,總算回家了,無論家長和孩子都還是覺得幸運和安心,尤其對成都市的檢疫和安頓很滿意,為了大家安全,都願意配合。

Levi算是順利和幸運,3月23日有一則新聞,真是讓人心疼:一個12歲男孩,從西班牙馬德里獨自回國,從登機開始,一直到首都機場,全程始終佩戴著口罩、帽子等防護用品,20多個小時的長途飛行,水米未進,到達北京時,已經已經臨近脫水狀態。

留學生和其他公民回國,無論是因為認為國內更安全,還是因為學校關閉無處可去,感到危險或走投無路時,各回各家,各找各媽,是動物的本能,也是人類的天性,哪個孩子此時不願回到家裡,哪個父母會拒絕自己的孩子呢?

民航總局新規一出,很多家庭就更不走運了,近期的機票都是天價,動輒三四五六萬,還極難搶到。一位朋友的孩子在英國劍橋,原本按計劃6月暑假回國,學校突然要求離校。最近的回國機票已經四五萬,先交一萬押金,仲介還不保證買得到,於是放棄買了4月12號的回程。但現在,按新的計劃航班將減少80%,則很多航班將被取消,如果Levi按原計劃3月29日返程,也許就在取消之列。而更多已經訂票或未訂票的孩子,歸期更是不可預測。

孩子準備登船的時候,祖國卻撤掉了跳板

雖然Levi已經回家,算是公共汽車關門前跳上車的那一撥乘客,但那麼多尚未回家的留學生何去何從?

回想3月16號,本來還比較淡定的Levi忽然不淡定了:「同學說,現在不回家就只能等到明年了」。我當時還篤定地安慰她:包括中國在內,全世界沒有哪個國家限制自己的公民回國,所以你是隨時可以回來的。」

現在看來,我比孩子們還天真了。航班縮減80%,我無法認同這樣的政府決策,變相限制公民回國,將自己的孩子拒之於國門之外。

其一,目前入境人員絕大多數是中國公民,其中相當比例是留學生,以「堅決遏制境外新冠肺炎疫情輸入風險高發態勢」為由,以管控運力為手段,將本國公民拒於國門之外,無法體現國家的對公民的擔當和關懷。

可以做對比的,疫情升級後,新加坡、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美國等國在第一時間呼喚公民回國,並盡力提供便利。如加拿大為有困難的公民提供上限5000加元的貸款,德國聯合多家旅行社和漢莎航空,計劃將滯留海外的12萬德國公民接回國內,預計每天有1萬名德國人返回。

而在武漢疫情爆發之後,多數國家都組織僑民撤離,包括包機撤僑(至2月11日,只有巴基斯坦、尼泊爾、柬埔寨和一些非洲國家部分公民和留學生滯留武漢)。而那時,不少中國人認為撤僑不夠」仗義」,並且很多國家撤回的僑民成為本國的第一批感染者和傳染源,但這些國家也並沒有因此拒絕公民回國,也沒發現本國民眾因此抗議和埋怨,因為這是國家的義務。

其二,由於主要留學目的國疫情擴散,關閉學校和宿舍,要求本國學生和國際學生離校,導致多數學生不得不回國。這些留學生數以萬計,多數剛成年或未成年,長期滯留在外,家長能放心嗎?國家就忍心嗎?這些決策者就沒有孩子嗎?

其三,目前入境防疫壓力固然很大,近期全國每天回國2.5萬人,如3月26日輸入病例54人,但與疫情高峰時已不是一個量級,而且近日入境後再傳播的案例並不多見,說明當前是有能力防控的。全國每天兩萬多的檢測和隔離人數,並且隔離是自費,政府有沒有能力應對?可以比較的,至3月26日,德國已經將新冠病毒檢測率提高至每周50萬次,即日均7萬次,中國身為世界第二強國,也擁有了豐富的護疫經驗,真的做不到嗎?

其四,我們理解全國經歷了艱苦的抗疫戰爭,剛剛緩過氣來,因而對二次擴散警惕甚至恐懼,但為了保護多數人而放棄對少數人的幫助,即便這個舉動被受保護的14億國人拍手稱快,也並不因此就具有正當性,何況被祖國拒之門外的是數以萬計的年輕人和未成年人。如環球時報所言,留學生中的大部分會在學成之後回國參加建設,而這場大疫必將給他們留下終生難忘的記憶,參與塑造他們對人生、國家這些重要概念的認識。在他們最無助的時候,祖國的出現比對他們什麼樣的教育都管用。不讓他們有被拋棄感,今天的中國應當致力於去做到。

危難時刻,政府的決策不可能照顧到所有人,但在做決斷時,不是以簡單一句「根據國務院疫情聯防聯控工作要求」就理直氣壯,而是需要把目前面臨什麼問題,決策依據怎樣,需要國民怎麼配合,開誠布公地與國民溝通,以共同尋找更好的辦法。

實際上,家長和學生對於風險同樣是警惕的,對於政府的必要舉措是支持和配合的,當前也並不是沒有更好的選項:例如商業定點直飛包機解決中轉風險,分時有序回國緩解短期壓力等等。

所謂國家,無非是願意在危難時庇護彼此的一群人結成的共同體;所謂命運共同體,是互相擔當,而不是各自保命。無論如何,一個國家,一個族群,做出取捨決斷時,都應該首先從保護弱者和孩子出發,這是國家的良心,也是人類的本能。

也許幾個月後,各個國家的同學重聚一起,談起疫中經歷,其他國家的同學說,我的國家派包機把我接回國,那我們的孩子該怎樣說呢——我們的祖國擔心我傳染,讓我不要回國?

孩子是最純潔的愛國者,他們走出國門,也是第一次睜眼看世界,第一次體驗從口號到現實的「祖國」,盡力善待他們,也是維護他們心目中的「祖國」形象,維繫與祖國的情感。

疫情終會過去,地球不會毀滅,2020對於我們,對於孩子,都將是人生中難忘的一段記憶。這場疫情會給他們留下什麼記憶呢,是患難與共、守望相助的溫暖,還是那句朗朗上口的「祖國建設你不在,萬里投毒你最快」?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微信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0/0328/14290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