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大陸 > 正文

無聲的控訴!武漢漫山遍野的無字墓碑

4月4日清明節,中共一方面禁止武漢人掃墓,一方面向疫情死難者舉行所謂「舉國哀悼」。但是外界認為,中共搞的「哀悼戲碼」難以告慰無數受難的國民,武漢扁擔山公墓漫山遍野的無字墓碑,正在向中共發出無聲的控訴。有大陸網民表示,「沒有追責的哀悼都是偽善,災難一定會重複。」
清明節 武漢漫山遍野的無字墓碑(視頻)

4月4日清明節,中共一方面禁止武漢人掃墓,一方面向疫情死難者舉行所謂「舉國哀悼」。但是外界認為,中共搞的「哀悼戲碼」難以告慰無數受難的國民,武漢扁擔山公墓漫山遍野的無字墓碑,正在向中共發出無聲的控訴。有大陸網民表示,「沒有追責的哀悼都是偽善,災難一定會重複。」

40出頭的PL(化名)常年在香港和馬來西亞從事金融和貿易業務,很少回故鄉武漢。這次返鄉卻突遭中年喪父之痛。

1月中,PL的父親在武漢協和醫院例行體檢期間疑似感染中共病毒武漢肺炎),僅十幾天便撒手人寰。

一直等到清明節前夕,武漢市各殯儀館才開始發放骨灰,從工作人員手中接過骨灰盒時,PL哭了。幾個月前還是活生生的親人,如今只剩了一把灰。

出口處,一位白髮蒼蒼的老奶奶哭得很傷心,被人攙扶著。很多家屬看似平靜,口罩上方露出的眼睛裡卻有眼淚在打轉。

PL把父親葬在距離武漢市區最近的扁擔山公墓。墓地是幾天前選好的。上面用黑色的馬克筆寫了父親的名字。公墓里漫山遍野都是無字碑。太多人死了,又要匆匆地被埋葬,碑上還來不及刻上名字。這些無字墓碑對中共的罪惡,發出無聲的控訴。

中共官方公布的數據,全國有約8萬2000人感染病毒,3300人死亡,其中約2500人在疫情中心武漢。但是包括美國政界和情報界在內的各方均認為,北京掩蓋了疫情的真實數字。

網際網路上傳出的照片顯示,開放領取骨灰後,武漢市八家殯儀館之一的漢口殯儀館門前排起了長長隊伍。中國以調查報導著稱的《財新》拍到了館內堆積成山的骨灰盒。這些圖片很快被官方刪除。

PL說,領取父親骨灰和下葬的整個過程,被當局全程監控,我是心不甘情不願的。PL父親生前單位的工作人員始終如影隨形,給他拍照,下葬完畢後要他簽字。

「這是下葬嗎?我覺得這完全就是一種監控,完成政治任務,維穩的任務,」他對美國之音說,「從住院看病,到治療到離世,到下葬,我們感覺都是稀里糊塗的,完全沒有尊嚴。」

和PL有相同遭遇的死難者家屬組建了一個微信群,被當地公安視為眼中釘。PL說,我5次接到公安的電話,最後這個群被公安強制解散。

PL表示他會繼續維權,因為父親直到去世也沒拿到檢測報告,到底是陰性還是陽性不知道,難道父親連個數字都不是嗎?

張軍(化名)也在這個微信群中,但他現在也沒有去領父親的骨灰。

中國人講究入土為安。想到76歲的父親一個人在冰冷的殯儀館裡,孤魂冷寂,張軍淚如雨下。

父親去世後,張軍常常徹夜無眠。深夜裡,他仿佛聽到有人叫他:「兒子,為什還不來接爸爸,你不要爸爸了嗎?」

「我的父親去世了,這是我的家事。我去領骨灰,也是我的家事,」他說,「非要給我安排什麼到單位的人來全程陪同我,給我的感覺就是全程監控我。我對這種做法特別反感。」

張軍說,很多家屬在悲傷的同時都很憤怒,大家有一個共同的想法:希望當局能給個說法。

「我爸去世不是正常死亡,他是人為造成的災難死亡的」,他說,「我們要求當初那些欺騙我們的,瞞報的官員、所謂的專家受到應有的懲罰。不然的話,我們無法向去世的親人有個交代。」

他回憶起父親在昏迷前對他說的一句話痛哭失聲,父親重複地說道「兒子,爸爸不想死,爸爸不想死······」

張軍天天想去把父親的骨灰接回家,他有很多話想對父親說。但他表示,直到有一天,他可以在沒有旁人的監視下去領父親的骨灰,再親手將他安葬。這是他作為一個兒子在維護父親最後的尊嚴。

清明節這天,PL無法去為父親掃墓,因為中共當局禁止武漢市民在這天掃墓、祭奠去世親友。

不過,當局卻強迫全國民眾在清明節這天「舉國哀悼」,紀念疫情中死去的人。

4日早上10點整,全國響起一片鳴笛聲,北京天安門降半旗,習近平帶領中共高層在中南海一齊鞠躬,默哀3分鐘。全國停止所有娛樂活動,包括手機遊戲,民眾也被要求集體默哀3分鐘。

此外,中共還將官方政府網站、外交部網頁變成黑白兩色。不過,中共黨旗、血旗、中共七常委照片仍是一如既往的彩色。網友嘲諷說,「給你點顏色看看」。

中共強迫集體哀悼並沒有得到大陸民間的認可與諒解,有民眾在社交媒體上的回應,獲得很多人點讚與轉發。「他們(中共當局)今日所使用的、強迫我們集體哀悼的權力,正是他們昨日所使用的、殺死我們哀悼之人的同一種權力。」

「所有的事後汽笛長鳴,都比不了事前的那一聲哨響。沒有追責的哀悼都是偽善,災難一定會重複。」

 

責任編輯: 寧成月  來源:新唐人記者羅婷婷報導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0/0407/14333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