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鉤沉 > 正文

對比驚人 民國時上大學多少錢?

—民國時上大學多少錢?

作者:

19世紀末年滿清政府有北洋大學堂、京師大學堂和南洋公學等設置,但實際上直到辛亥革命以後,我國才正式建立了現代意義上的大學。20世紀20-30年代,我國的大學主要集中在北京、天津、上海南京、蘇杭、廣州和一些通商口岸等地區;大學和規模逐步走向現代化、正規化。此後20年間,我國各大學先後培養出了幾十萬名大專畢業的專門人才,成為社會進步的中堅力量。從此,進入大學校園讀書,成了每一個平民子弟的夢想。

通常認為,在所謂「舊社會」,上大學幾乎是富家大戶和貴裔子女的專利,一般勞動人民無力負擔那樣昂貴的學費,因而對於大學校門難以問津。那麼,20世紀30年代我國各類大學需要多少學費呢?當時一個普通家庭為了培養一個大學生,需要負擔多大的代價呢?下面筆者用第一手史料準確地給出答案。

在30年代,我國的大學分為三大類:國立大學,私立大學,還有教會大學。學費最便宜但是也最難考取的,是清華、北大、北師大、交通大學、中山大學這樣一些主要由國家教育專款支撐的國立大學;而被稱為「貴族大學」的協和、燕京、輔仁和上海聖約翰、滬江等等,這些具有西方(特別是美國)背景的非常洋氣的教會大學,近乎為外國大學的分部,學費特別昂貴;另外一些藉助捐贈和基金會補貼的私立大學,如天津南開大學、北平朝陽大學、中國大學、中法大學、上海復旦、大同、大夏、光華大學等,學費介於兩者之間。

20世紀30年代國立大學的學費

1932年修訂的《國立北京大學入學考試簡章》,其中第14條明文規定--

北京大學學費每年銀圓20圓,分兩期,於每學期開學前交納:第一期自9月至次年1月,交10圓;第二期自2月至6月交10圓。又,體育費每學期銀圓1圓。這就是說,北大學生每年交費共22塊銀圓。宿費全免。

30年代清華大學以及北平醫學院、工學院、法商學院等等的學費跟北大基本一樣。

國立上海商學院、國立上海醫學院等,學費都是每學期10銀圓,每年20銀圓;但此外須交宿費12圓。

鐵道部所屬的交通大學(總部在上海、而在北平設有分部)的學費為每學期20銀圓,每年40銀圓。

1936年制訂的《國立北平(北京)師範大學學則》規定:「本大學不收學宿費」,「入學新生除辦理註冊手續外,須交納保證金20圓」,「本大學學生所交納之保證金於畢業(或病故)時發還,但自請退學或因故由學校令其退學者,已交納之保證金概不退還。」

全國各地的師範學校一律不收學宿費。

30年代教會大學的學費

1934年修訂的《燕京大學本科教務通則》中關於納費的規定:「本大學學生,每學期須於註冊時,依照下列費用表納費--

本科正式生學費55圓;特別生附習生學費每學分5圓(學生以學分為交學費標準者,每學期至少需交學費15圓);宿舍費(電,爐,水等)20圓;醫術費(藥費另計)2圓;體育費2圓;雜費2圓;」

這就是說,30年代燕京大學本科正式生的學費每學期銀洋81圓,每年162圓。此外一些著名的教會大學,如北平輔仁大學、上海聖約翰大學、滬江大學,以及廣州嶺南大學的學費,跟燕京基本上一樣,每年大約160銀圓。

30年代私立大學的學費

私立天津南開大學的學費,據吳大猷教授回憶:「南開的經費,學宿費為一主要來源。學費每年60圓,宿費兩學期30圓(每年共須交費90圓),這與國立大學(如北大)之學費每年約20圓錢,自是很高的;但與教會大學(如燕京嶺南等)比較,則是平民化的了。」

北平市私立平民大學學費第一學期26銀圓,第二學期25銀圓,每年共51銀圓;私立北平鐵路大學(私立鐵道學院)學費每學期29圓,每年58圓。

又,1934年制訂的《私立中法大學組織大綱》規定:「本大學本科學生每年應該納下列各費(甲)學費全年30圓,分兩學期交納,每學期各15圓;(乙)實驗費每學期5圓,不足補交,有餘退還。此外,須交納保證金10圓。」這個學校是由留法預科改辦的,不必住宿,所以學費比較低,合計大約45圓。

1933年制訂的《北平私立朝陽學院學則》規定:各科系學生每年納費如下--學宿費52圓,講義費10圓,圖書費2圓,制服費2圓,體育費2圓,新生入學費2圓,雜費1圓,共計交費71銀圓。

1934-1936年上海市最著名的四所私立大學,被公認為學費比較昂貴,(因為當時上海市生活程度為全國最高):

復旦、光華、不同、大夏,所收學費如下--上海復旦大學每年學費100銀圓;上海光華大學每學期學費50銀圓,每年100銀圓;上海大同大學每學期學費60銀圓,每年120銀圓;上海大夏大學每學期學費45銀圓,每年90銀圓(以上如住校另收宿費)。

總之,在30年代我國的大學收費情況大致分為3種:國立大學每年約22-40銀圓,師範類甚至不收學費;私立大學每年約45-120銀圓不等,中間數約為90銀圓;教會大學每年約160銀圓。

30年代學費占平民家庭收入的份額

30年代我國民眾各階層的收入情況又是如何呢?根據1929-1930年進行的社會調查報告《上海市工人生活程度》所提供的數據,30年代初,一個典型的工人4口之家每年平均生活費為454銀圓。

當時普通工人的月工資通常為16-33銀圓之間,平均約為22銀圓;每個家庭必須有兩個人同時做工方能維持生計。所以,一般民眾家庭若要供一個孩子上大學,只能是國立大學,如北大、清華、交大、北師大等等,或免費的師範院校。30年代北京大學、交通大學、清華大學和北師大有許多大學生來自普通家庭,這已經是眾所周知的史實。

而私立大學或「貴族化」的教會大學,對於工農子弟來說確實是上不起的。

30年代,國立大學的學費占平民百姓家庭生活費的份額大約5-10%,或者相當於一個工人一兩個月的平均工資。而貴族化的「教會大學」的學費占平民家庭生活費的份額為35%,即三分之一;或者說,教會大學的昂貴學費相當於一個普通工人年工資的三分之二。怪不得當時有人說,教會學校是培養「高等華人」和「精神貴族」的溫房;而北大、北師大則洋溢著「平民意識」。

30年代大學畢業生的起點月薪一般為50銀圓;待遇高的可以拿到80銀圓。一般從事腦力勞動自食其力的知識階層,如中學教員,工程師,記者,編輯,職員等等,月薪在100-200銀圓之間。大學教授平均月薪為350銀圓;一級教授最高月薪可達500-600銀圓。這些人群組成社會的「中產階級」,而當時我國的大學生們多數來自這個階層。原因之一是這個階層熱愛知識,並且以他們所掌握的知識為社會服務;原因之二,是他們的勞動所得能夠保障子女從小學到大學的全部學費,一般說來,大學學費不高於他們一個月的薪金。他們中間,收入稍低的可以把子女送入國立大學,收入較高的可以把子女送入私立大學。

從貨幣購買力看大學學費

為了便於將不同歷史時期的社會經濟生活作定量的比較分析,經濟學家和社會學家們早就提出了「生活費指數」、「生活程度」、「物價指數」和「貨幣購買力」等科學概念。有學者由統計數據計算出:30年代銀圓1圓對於日常生活用品的購買力,約相當於1997年的人民幣30元。這個基本換算率,已經得到一些學者的認同。舉幾個形象的例子:在30年代,1塊銀圓可以買6斤好豬肉,或20張公園門票,或兩本不太厚的書;北平1塊銀圓足可以請客涮羊肉,上海1塊銀圓可以買兩份西餐。最豪華劇院的入場券為2銀圓,梅蘭芳等「國劇大師」的票價為1銀圓;一般電影票價為2角-8角銀圓。讀者很容易把這些價格與今天的情況作一參照。

如此說來,在20世紀30年代國立大學每年約22銀圓的學費,相當於1997年的人民幣660元;私立大學每年約90銀圓的學費,相當於1997年的人民幣2700元;「貴族大學」每年約160銀圓的學費,相當於1997年的人民幣4800元。

責任編輯: 李廣松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0/0408/14336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