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外媒看中國 > 正文

德媒:等全球擺脫危機後 追責將成中共沉重負擔

杜塞道夫出版的德國《商報》以「追責將削弱中國的國際地位」為題,刊發評論指出,疫情導致的國際新秩序,不一定對北京有利。

「歷史上,大規模瘟疫曾經促成政治新秩序。本次新冠疫情也有可能造成同樣的結果。當前的危機再清楚不過地表明,美國人擔當世界領袖的意願與能力是多麼地小。G7、G20集團也同樣無法給出令人信服地答案。但是,中國亦無法在這場危機中自居為全球救援者。等到世界各國都擺脫了危機之後,追責之事就會成為關鍵,屆時這將成為中國的沉重負擔。」

「2007年,金融危機從美國開始爆發,後來,中國經濟起到了穩定全球經濟的作用,北京因此獲得了許多國際認可。但現在的情況完全不同:中國無法拯救全球經濟,北京自詡的抗疫領軍者形象也沒有得到什麼認同。這部分是因為新冠危機肇始於中國,湖北當局以及中央政府反應太遲、過晚向全球發出警報這一點,現在並無太大爭議。」

作者認為,雖然北京當局成功避免了所謂的「車諾比時刻」,讓國內輿論不再糾纏於疫情最早期的疏失,還讓湖北省政府充當替罪羊,但是在國際層面上,如果中國政府能夠在疫情最早期更透明,必然能夠為其他國家再贏得一些寶貴的時間。

文章注意到,針對中國政府在此次疫情中的透明度問題,發難的不僅僅是美國,澳大利亞、巴西、印度等國領導人也紛紛提出了批評。「有些問題也許永遠也不會有答案,比如,這一病毒到底是自然環境下由野生動物傳染給人類,還是在實驗室內感染了人類?不管怎樣,單單是圍繞這些問題的討論,就足以損害中國的國際形象。」

作者接著指出,圍繞疫情的輿論爭奪戰早已開始,中國在積極為歐洲國家提供援助的同時,也在藉機拓展政治影響力。「在歐洲,中國在防疫領域的權力地位也已經成為了一個話題。口罩和呼吸機,現在已經發酵成了又一個5G:歐洲人正因此而擔憂自己過度依賴中國。」

「種種跡象都表明,國際社會在接下去一段時間將面臨一個弱勢的美國,以及一個國際地位遭削弱的中國。而在防疫工作中小有成就的韓國、德國等國,則有機會來促進多邊主義。北京當局現在必須建立起外界對其的信任,而透明度便是核心要義。對於 中共領導人而言,當前的局勢也同樣是前所未見、充滿挑戰的。如果中方想要展現其全球責任感,也不妨減免非洲國家的債務,即便中國自身的經濟同樣處於歷史性的低谷。」

責任編輯: 李華  來源:德國之聲中文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0/0423/14411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