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事 > 萬花筒 > 正文

一個人最大的善意 就是不輕易給別人「貼標籤」

01

上班的時候,我想很多人都會有過這樣一個經歷,看別人哪方面沒有做到位的話,會跟他貼上標籤。

想起前兩年的時候,跟同事們一起去聚餐,就發現了還有一位同事沒有過來。我好奇之下,就問了別人,她們說,「他這個人不合群,不用管他。」

後來,我漸漸了解到,他並非不合群。在某次的閒聊當中,他跟我說,「一般聚會,都是吃個飯,唱個歌,時間就這麼過去了,還不如做一些有意義的事。」

我當時是初來公司,通過別人給我對他的評價,我對他的印象就是「不合群」。而不合群也就能看出,他缺乏好的人際關係,自然能力也就不會好到哪裡去。

在生活中,我們常常會以別人的評價,來判斷他這個人性格,處事能力,進而就是值不值得深交了。

心理學家認為,這種心理是由於知覺者的情感引起的,對他人的一種主觀傾向。因此,當你在說別人的缺點,我們對他人就會存在誤解。當你在說別人的優點時,對方的缺點也會被隱匿起來,你所看到對方的,都是他所具備的優點。

但現實生活中,鮮少有人談論別人的優點,大多數在聊天的時候,會說某某犯了什麼錯,也常會因為一些小事,就抱怨。

這種心理,會讓你喪失思考問題的能力,容易被別人牽著鼻子走。從客觀的角度來看,你要抱著正確的意識,去看待別人,而不是輕易地給對方貼標籤,把他的某方面的不足擴大化,然後進行大肆的宣傳。

其實,這就是心理學上暈輪效應的最典型的表現,在人際交往的時候,我們會從別人的口中,了解這個人的性格特徵。而通過這些信息,對他這個人就會做出一番結論。

在暈輪效應的影響下,我們就會對他人存在一種以偏概全的評價。

那麼,如果你是作為主人公,對方說了你不合群,等不好的評價時,請你客觀一點的去對待。

02

去年的時候,有一個朋友就跟我吐槽了公司裡面的一位同事,他來到公司幾個月沒有業績,估計是要被開除了。

他以前是從事會計的,接觸的人比較少,轉行做銷售,跨度相對來說,是比較大的。面對這樣有壓力的行業,又要面對領導施加給他的業績,難免有些力不從心。

不光如此,周圍的人給他貼上了,內向,頭腦不靈活的標籤。這樣對於他來說,就愈發的負重了。不僅要承受外在的壓力,還有承受內在的壓力。

在這兩種壓力的疊加之下,他選擇了堅持。在能力方面,他比別人弱,他選擇了腳踏實地的努力,比別人多做一些事。

後來,我朋友跟我說,這位同事讓我刮目相看。他憑藉著堅毅,努力提高了自己的業績。

李嘉誠說過一句話,雞蛋從外打破是食物,從內打破是生命。

起初,他由被別人「看不好」,到了被「看好」,就有了一個質的改變。

從客觀上來講,這也是暈輪效應所帶給一個人的影響。當別人把你的缺點放大時,並給予了你否定,你需要做的不是氣餒,而是去改變。

其實,它就像是一把雙刃劍,你要理智地去對待它。當別人貶低了你時,不要自暴自棄,你要把自己的優點挖掘出來,避免自己成為別人口中的那個人,更不要因為別人的以偏概全而導致自己自卑,不自信。

當別人誇讚了你時,也不要被一時的甜言蜜語沖昏了理智。

人是存在無限可能的,被別人標榜成你所不喜歡的樣子,內心上面固然很難受,但是你可以把這些當作驅動自己努力的力量,你的未來才會可期。

03

有人說,一個人最大的善意,就是不詆毀別人,不輕易給別人貼標籤。

可是一旦到了現實生活中,這樣的事總會出現在你的身邊,既然無法去改變這些現狀,你可以從自己做起。

別人的閒話別說,也別戴著有色眼鏡對待他人。人都是相互的,你做了損人不利己的事,別人也會損你,相互來來往往,只能落得一個疲憊兩字。

倒不如讓自己活得自在一點,讓自己多看到別人的優點,多看到世間上存在的美好,你的心裡裝下的也是那些美好的事物。

跟別人相處的時候,給對方多一點肯定,多一點鼓勵。成年人的生活本身就很不容易了,學會把肩膀給別人靠,你難的時候,他也會是你的肩膀。

世間上,有一種力量,叫做世間美好環環相扣。

即便有人跟你貼了不好的標籤,也別去理會,把它撕下來,做最好的自己,你才是最棒的。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小余姑娘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0/0428/14432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