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事 > 萬花筒 > 正文

你說話的語氣里 藏著你一生的運氣!(深刻)

作者:

01

作家本·瓊森曾說:「語言最能暴露一個人,只要你說話,我就能了解你。」

日常生活中,有的人相貌出眾,可一開口說話,便給人一種極大的落差感;而有的人長得其貌不揚,可說話談吐總令人倍感舒暢。

扯著嗓子說話的人,面相一般都特別凶;

講話富有條理的人,性情溫潤如玉,給人以親切;

言語中帶刺的人,心機過於深沉,與之相談,話不投機;

講話綿軟和善的人,表情自然,態度誠懇,讓人舒服輕鬆。

一個人怎麼說話,說什麼話,都會藏著這個人的態度和眼界。好好說話,是必要且重要的。

好好說話,會說好話,是一個人過好人生的捷徑。

02

《增廣賢文》裡說:「好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

很多時候,一句理解安慰的話,就能給人莫大的勇氣,即使身處困境也能擁有力量。而一句不合時宜的話,就像是一把利刃,刺傷他人的心,讓人即使當時發生了開心的事情,也感到喪氣掃興。

好好說話,就是避免「語言暴力」。可以溫和表達的話語,就不要劍拔弩張;明明是關心和擔心,就不要滿口責備嘮叨。

當孩子做錯事了,請把「為什麼什麼事你都能搞砸」換成「沒事兒,這說明你還有進步改善的空間。」;

當朋友做錯事了,請把「你果然不是很靠譜」換成「沒關係,吃一塹長一智,下次避免再犯。」;

當父母做錯事了,請把「你怎麼這把年紀了還在犯蠢」換成「您只是一時糊塗了,我也會有這樣的時刻」。

外國詩人尼扎米說:「發自內心的話,就能深入人心。」

好好說話,讓別人感受到真心實意的關心與撫慰,而不是用刺耳的言語給別人帶來第二次傷害。

語言,是溝通人際關係的重要渠道。你怎麼說話,別人眼中的你就是怎麼樣的。做一個會說話的人,從改變你的表達方式開始。

03

從前,有一位表演大師準備演出。上場之前,他的弟子告訴他鞋帶鬆了,並蹲下來為大師仔細系好,大師笑著對他致謝,並表揚了他工作的細膩與認真。

等到弟子轉身離開後,大師蹲下來將鞋帶鬆開了。旁人看了不解地問道:「大師,您為什麼解開了鞋帶呢?」大師回答說:「因為我即將表演一個長途跋涉的旅者,鞋帶鬆開的細節能展現旅者的勞累。」

旁人又問:「那你為什麼不跟你的弟子說呢?」大師說:「他能細心發現我鞋帶鬆開了,這是一件值得及時給予表揚的事情。而我將鞋帶再次解開,是想通過演出讓他領悟這樣的表演細節。」

旁人不禁讚嘆道:「大師簡直是好好說話和教育弟子的典範啊。」

最好的溝通不是咄咄逼人,而是理解與體諒。會說話的人,既給足了他人面子,又彰顯了自己的高情商,可謂兩全其美。

就像是蔡康永說的那句話:「我不在乎說話之術,而是在意說話之道。我的說話之道,就是把你放在心上。」

深以為然。只有將別人放在心上,才能好好說話。因為知道自己說出的話能產生什麼樣的結果,所以非常注重說話的方式。

04

生活中,我們的身邊一定有一種人,只要他開口說話場面就冷了,有時即使是好意,也因為錯誤的表達方式遭到周圍人的排斥和厭惡。

會說話是一門藝術,更是一門技術。一起學習以下幾點,讓我們也做個口吐芬芳的人吧:

-學會欣賞,表揚他人-

不管是生活還是工作,我們都渴望聽到別人的讚美和誇獎,同樣的,周圍的人也需要被欣賞和鼓勵。所以,不妨把你的掌聲與讚揚送給他人,讓他們也獲得快樂。

懂得欣賞他人,自然會說出令對方高興、增強對方自信的話語,這是情商,更是一種不吝嗇讚美的德行。

-懂得換位思考-

《論語》裡有一句話:「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我們都渴望被人理解,那麼我們就要站在他人的角度,同樣地去理解他人。

懂得換位思考,才知道什麼話能說,什麼話不適合說,什麼話千萬不要說。凡事站在他人的角度想想,便不會說錯話了。

-不隨意批評別人-

不隨意點評他人,是一種禮貌,是一種美德。生活中有太多人,總是對他人妄加評論,失了分寸。

要守住不隨便批評他人的底線,便能不給他人留下「亂說話」的壞印象。

-說話前三思,想想該不該說,要不要說-

老話說:「三思而後行。」同理,三思而後言。在對一個人、一件事進行評論的時候,要思慮再三,「怎麼說」和「說什麼」是非常重要的。

我們都知道禍從口出,所以更要知道謹言慎行。說話前,要懂得想想這話該不該說,再決定要不要說。

古人云言多必失,所以會說話,說好話便是一門學問。凡事講個過腦子,切記口無遮攔。

與朋友說話,多點誠摯的讚揚;

與親人說話,多點耐心的話語;

與伴侶說話,多點溫柔的真情。

會說話,是一種能力,也是一種情商,更是一種修行。願我們都能成為令人舒服、開心的交談之人。

與朋友們共勉。

責任編輯: 趙麗  來源:詩詞天地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0/0506/14471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