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中國疫後最大經濟挑戰是什麼?賀江兵:這是關鍵...

中國的經濟發展,離不開全球經貿,報告提出要「穩住外貿外資基本盤」。中國最大的出口國家是美國,影響中國經濟最主要的外部因素是中美關係。

中國今年不設經濟成長率目標,但並非沒有經濟目標。專家指出,後疫情時代,影響中國經濟復甦最重要的因素是中美關係,若兩國關係持續惡化,將會衝擊中國最在意的就業率、新基建發展等。

中共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昨天在第13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三次會議開幕式上作政府工作報告,這是1994年中國開始設置經濟增長目標以來,首次沒有提出一個具體目標,但報告仍提出城鎮調查失業率6%左右、消費者物價指數漲幅3.5%左右、財政赤字率3.6%等量化目標。

這次中國政府工作報告篇幅較往年大為精簡。中國經濟學者賀江兵告訴中央社記者,李克強對經濟形勢的估計較為務實,「報告中戰鬥型的語言也比較少了」,不設GDP成長率目標有好處。

他指出,因為訂太高,對政府信譽是傷害,也會錯誤引導政策;如果訂出符合實際的2%到3%目標,又會打擊士氣、造成不好的預期。

不過,官方即使轉而提出經濟民生的「六保」、「六穩」,強調「今年要優先穩就業保民生」,要做到也並非易事。

中國的經濟發展,離不開全球經貿,報告提出要「穩住外貿外資基本盤」。中國最大的出口國家是美國,影響中國經濟最主要的外部因素是中美關係。

當前,中共對美「戰狼」式外交未見緩和,美國在疫情後對中共指責更深,並強化貿易戰以來對中國高科技業出口的限制、打擊中國「千人計劃」想獲得美國先進技術等;即使李克強在工作報告中說要「共同落實中美第一階段經貿協議」,但兩國關係疏離未見扭轉。

美國圍堵華為,限制包括台積電在內的半導體業者供應高級晶片給華為,將會影響中國想要大力發展的5G產業,這也是中國現在力圖振興推出的「新基建」項目之一。

賀江兵說,疫後中國經濟最大的挑戰是出口。全球疫情導致訂單衰退,加上美國封鎖,這對中國的影響會長期化,原本屬於傳統產業的製藥、醫療物資企業將會被各國要求遷出中國;出口拉動的下游企業受影響,中國訂出的城鎮調查失業率控制在6%以內目標就有可能不保。

中國能怎麼做?這次政府工作報告再次提出熟悉的「面對外部環境變化,要堅定不移擴大對外開放」,這類文件已經公布很多,重點仍在官方怎麼做。

中共官員近來屢次強調,外資沒有撤退,甚至還打算加碼投資中國。賀江兵說,外資撤退是「只能做不能說」的事,「穩外資、穩外貿,就要穩美國、穩川普」,但目前看不出中國在經貿以外的領域,能做到和美國「相向而行」。

責任編輯: 秦瑞  來源:中央社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0/0524/14554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