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人物 > 正文

馬斯克隱秘的角落:「我的父親是人類的敗種」

我們在很早就注意到,這個當世最大的天才不為人知的另一面。

記得之前每次看他的採訪,對方問他在殖民火星和清潔能源的偉大願景背後的心路時,總會覺察他的內斂和害羞。

2015年馬斯克在全美知名電視節目60分鐘哭訴創業維艱

甚至在最近幾年,因為事業發展的突破性,他似乎更有勇氣展示更真實的內心,比如會在分手之後坦言,自己期待失敗也期待真愛,「當我還是個孩子的時候,我永遠不想一個人,不想一個人」,中國媒體整齊的聚光燈下,馬斯克說出讓全場爆炸的「我認為AI是愛」。

大部分關於馬斯克的認知,就是他是個有遠見的巨人,可以一己之力撬動龐大的歷史必然性槓桿,是那種百年一見的人。但是在這些瞬間,他似乎只是一個敏感孤獨以及害怕被拋棄的孩子。也許這才是他最真實的故事,只是後來越來越多地關注在他殖民火星的夢想。

而當他在最近幾年持續披露自己童年往事後,我們才知道這個總是在外界看來高傲和冷漠的背後,藏著一個情感非常豐富的人。

他的童年也有過隱秘的角落,以及原生家庭之痛。

馬斯克曾經面對媒體談論創業不易,好幾次差點一無所有,無數次被華爾街差評,經濟危機來臨時也曾樹倒猢猻散。但十年後,馬斯克最憎惡的不是那些在低谷拋棄他的人,也不是那些對他冷嘲熱諷的人,而是他的至親,他的父親。

1971年6月28日,馬斯克出生在南非的首都普利托利亞。他的爸爸埃羅爾是一名很成功的電子工程師,有著極高的智商,據說他是南非獲得專業工程師資格最年輕的人,30歲時就已經成為百萬富翁。

但是,他在婚後卻開始對馬斯克的媽媽進行「身體和精神上的虐待」。

在馬斯克媽媽去年出版的回憶錄里,我們可以看到,媽媽以為嫁給了愛情,但蜜月期間家暴便開始,經常將她打得她全身傷痕,還不允許自己和家人說話,每次她自己的媽媽打來電話關心,他就粗暴地掛掉電話。當有其他男性稱讚她時,他也會對她拳腳相加。

「他一遍又一遍地告訴我,我很愚蠢、醜陋、無聊。他很富有,而我一無所有。」

甚至在孩子們和外人面前也毫不收斂,甚至威脅要打死她。

這便是馬斯克幼年時候經歷的家庭生活。

當時在南非家暴並不能作為離婚的合法理由,但幾乎是在南非新的《離婚法》在1979年剛生效,馬斯克的父母便協議離婚,馬斯克媽媽幾乎淨身出戶。那時候,馬斯克8歲。他還有個7歲的弟弟,4歲的妹妹。

唯一幸運的是,媽媽一直是個堅韌的人。我們現在來看,馬斯克的媽媽是一個不老的神話,是一個模特和營養師,可以在63歲時給時尚雜誌拍裸照,69歲登頂時尚雜誌封面。

爸爸媽媽離婚之後,媽媽一個人帶著馬斯克和弟弟妹妹,開始一天做5份工作,試圖養活全家四口,一家人的生活拮据和清貧。

不到兩年,還是九歲的馬斯克決定搬回父親處陪伴他,原因僅僅是「母親有三個孩子跟她在一起,而爸爸看起來很傷心,也很孤獨。所以我想我可以陪著他。」

而這個時候,馬斯克也開始經歷了也許是生命里最黑暗的時光。

馬斯克的性格一直非常內向。直到3歲,他才學會走路,甚至一度被認為有行走障礙,因為不善言語,也一度被母親誤認為有聽力障礙。

但他瘋狂喜歡閱讀,並在書里找到了另一個世界。

從6歲開始,他每天閱讀10小時,讀完了圖書館所有的書,其中就包括阿西莫夫的《基地》,給他未來的太空夢種了一粒種子。

書上講,在銀河帝國時期,心理史學家兼數學家哈里·謝頓精確計算出,人類將進入一個長達三萬年的黑暗時代。

為了應對黑暗時代的到來,謝頓聚集了人類最優秀的科學家,建立了一個「基地」,希望建成挽救人類文明的燈塔。

跟古往今來幾乎所有的書呆子一樣,他喜歡獨來獨往,相對安靜和沉默。當然,書呆子也是最容易被人欺負的。

馬斯克從小在學校里因為「另類」的性格而備受排擠。在學校里,他曾一直面對著「霸凌」,被推下樓梯這種事兒成了家常便飯,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心理陰影。

他後來回憶,「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我是班裡年齡最小、體型也最小的孩子,因為我的生日恰好在6月28日,幾乎是學校接收學生的最小年齡」。

有一次他被毆打之後,甚至一周的時間都無法回到學校。這些每天杵在校門口的惡霸們,讓他充滿了恐懼和不安全感。

在他的記憶里,他會經常躲避這些大高個兒的惡棍們,但他們會通過各種方法追捕他,並欺負他,這持續了很多年。後來,馬斯克在16歲長到183厘米後,終於一拳將這些惡霸們擊倒。

學校雖然糟糕透了,但家裡並沒有成為避風港。

現在被幾乎所有編程教育創業公司講給家長們的故事都是:馬斯克10歲就開始編程,並在12歲設計了一個名叫「Blastar」的太空遊戲軟體之後以500美元價格出售,獲取第一桶金。

10歲時,他已經開始閱讀大英百科全書

但他們都沒講的是,馬斯克的爸爸曾經無數次都要給他頭上澆一頭水,跟他說「電腦就是個浪費時間的東西」。

父親也會嘲笑小時候展現出的科學天賦。他性格暴虐,極其嚴厲苛刻,在家中對他訓話時,會要求他4個小時不能說話或有小動作。

馬斯克曾經在兩年前接受《滾石》雜誌採訪,當時的記者發現每當他提及他的父親,馬斯克都會露出平時不易見的脆弱表情,眼淚順著臉流下。那個時候的他,會異常脆弱、敏感、孤獨。

在他的記憶里,父親是「一個可怕的人」,會從事危險的建築和開採翡翠來賺錢。有時,他甚至無法安全地接近他。在他的記憶里,爸爸曾經殺過人(這段歷史後來被他爸爸說成是正當自衛)。

我爸爸會制定深思熟慮的邪惡計劃,然後執行。你不知道有多糟糕。幾乎所有你能想到的犯罪,他都去做了。幾乎所有你能想到的壞事,他都做了。」

17歲的時候,馬斯克離開了學校,搬到了母親的祖國加拿大。當時父親並不看好他,說他三個月後就得回來,他永遠也無法實現目標,他再也不會自己去做任何事了,並一直叫他白痴。

在馬斯克的口中,童年是痛苦的、孤立的。「父親不會對我採取肢體暴力,但會給年幼時候的我帶來精神暴力。

對於他來說,「我是在讀書中長大的,然後才是父母的養育。」

而功成名就台前風光的馬斯克,並沒有逐漸跟父親和解。他們之間甚至在最近幾年起過無數爭論。

父子之間擁有不同的記憶和對彼此不同的觀點。

馬斯克父親會認為馬斯克的成功大多因為他,馬斯克遺傳了他自己的工程師天才思維,從家中的電路如何工作到如何用燃料進行爆破,基本上可以無師自通。與此同時,他也為他提供了優渥的生活條件。

父親還自詡曾幫助過他,說自己曾給了馬斯克兄弟一大筆錢來啟動他們的第一家公司(Zip2,為報紙提供在線城市指南)。

馬斯克直接對此反駁,並說「他沒有為我上大學花過一分錢。我和弟弟通過獲取獎學金、貸款和同時兼職兩份工作來支付大學學費。

而對於之前網絡上關於馬斯克父親擁有翡翠礦的傳言,馬斯克也花大篇幅在推特上否認:

「我父親根本沒有翡翠礦,我是靠打工讀完的大學,並最終欠下了大約10萬美元的學生貸款債務。在創辦Zip2過程中,我甚至買不起第二台電腦。所以,我只能用一台電腦晚上編程,白天支持網站運行。」

「17歲的時候,我一個人離開南非,只隨身帶了一個背包和一個裝滿書的手提箱。我在母親表弟位於加拿大薩斯喀徹溫省的農場工作,那是個木材廠。在獲得獎學金和背負部分債務的情況下,我進入了加拿大女王大學,然後又以同樣的方式去了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分校和史丹福大學。」

與此同時,兩父子之間的交流也越來越少。一度時間,甚至馬斯克的爸爸都不知道,馬斯克和他的妻子生了個男孩。

在一個被網友們挖出來的油管採訪視頻,主持人問到,您兒子從創辦zip2,PayPal,特斯拉到SpaceX,他這是想拯救世界,您怎麼看?這位父親的回答卻讓人驚掉了下巴:「我很擔心他啊,因為兒子從小對什麼事不感興趣了就甩手撂挑子,我擔心兒子覺得這一切都沒意思了怎麼辦。

網友們的眼睛是雪亮的,直接評論他爸爸是邪惡的人,情感操控者。

這個猜測大多都是有據可循的,因為沒多久之後,便爆出來馬斯克爸爸跟比自己小42歲的繼女有了孩子,她是他第二任妻子與前夫的女兒。

馬斯克恨透了父親,但父親卻說:「我愛我的孩子們,並隨時準備為他們付出一切。」

天才如馬斯克也逃不開原生家庭的影響。

在他充滿創傷的童年,也是馬斯克世界觀形成的關鍵,即利用創造對抗毀滅,保衛世界對抗邪惡,甚至他對於人類滅絕和孤獨和恐懼都有一部分是源於他的不幸童年。

雖然不難發現,馬斯克在一定程度上繼承了他父親的很多特徵,做事情不留情面、簡單粗暴,強勢好戰。

原生家庭指的是我們童年長大的環境,在這個環境裡,我們小時候是如何被對待的、我們被灌輸的信念,就是成為今天我們遇到各種事情的時候,一種自動的反應模式。

3歲的馬斯克

我們的很多習慣、處事方式甚至對自我的看法都是在原生家庭中習得的,包括如何與人溝通、互動,處理我們的情緒和需求。如果成長過程中缺乏安全感和愛,自我意識就容易變得不穩定和脆弱。

因為在小孩子的眼裡,父母即是世界,一個充滿愛和安全感的家庭,也能讓他建立起對這個世界的信任。

大部分原生家庭都無法完美,所有大部分人都需要在之後去療愈童年,認清生命的真相,並劃清自我邊界,再重新學習如何去愛。

當然馬斯克並非一個特例,我們所知道的跟他幾乎平級的兩位當時最偉大的企業家亦如此。在一定程度上,也許只有體內黑色陰暗的能量才能轉化成最完美的創造力。神與魔,其實只在一念之間。這似乎是命運拋出來的一個難題,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蘋果的創始人賈伯斯,是一個被父母拋棄的孩子,被高中畢業的養父母收養長大,從小便知道自己不是親生。而另一位曾市值第一的公司亞馬遜的創始人貝佐斯,出生一年後再也沒見過生父。

我們無法完全知道他們之前那些隱秘的角落,但對於我們而言,也許並不希望這個世界多一個幸福的普通人,而是可以誕生更多的馬斯克,為這個世界帶來更多積極的改變。

責任編輯: 寧成月  來源:Boma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0/0629/14709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