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動態 > 正文

獨山燒掉400億留下爛尾樓 地方債警鐘為誰而鳴

作者:

獨山縣再度受到輿論關注,表面看是那些外形奇特的政績工程,根本上還是因為清理巨量地方債的細節不甚透明,進而引發外界對民生受擠壓、貧困持續惡化的擔憂。

近日,一段「親眼看看獨山縣如何燒掉400億」的視頻播出後引發關注。

7月14日,微信公眾號「大美獨山」發文稱,2019年以來已在整改盲目舉債遺留的形象工程、政績工程和爛尾工程。續建項目完工18個,在建項目32個,轉建項目17個。獨山縣承諾嚴格按照政府投資項目管理辦法,杜絕新上形象工程。從表態看,獨山正竭力處置前任縣委書記潘志立留下的「爛攤子」。

獨山縣作為今年3月才「摘帽」的國家級貧困縣,財政年入不到10億元,但依靠政府擔保,大干快上「融投建」項目欠下一屁股債務,其實在去年年初就已經被曝光。始作俑者、從江蘇「空降」的潘志立也已落馬,去年12月在安順市中級法院被以受賄罪、瀆職罪起訴。如何處置他燒錢舉債的「遺產」,估計令繼任者頭疼。

這一波獨山縣的輿論聲浪,與自媒體拍攝的一段視頻有關。而自媒體關注的點也是早已報導過的,就是靠「投融建」方式拉起來的「第一水司樓」、超大型牌樓、縣級大學城等政績工程。人們詫異和質疑的是,獨山縣規模宏大的爛尾工程是如何落地、如何陷入泥潭的,又將如何才能「起死回生」。

在潘志立被撤職,暴露獨山縣大舉地方債醜聞後,機構媒體對獨山地方債的運作曾有一些披露。從當時的信息看,在潘志立的推動下,該縣上下陷入擔保舉債的狂熱浪潮:一方是政府擔保提供「畫大餅」一樣的項目,另一方則由上海的基金瘋狂發行。獨山地方債的既遂與爛尾,是行政與金融黑洞的相互吸引。

(原獨山縣委書記潘志立)

面對新一輪輿論壓力,獨山縣被迫做出回應,但主要還是表態,對實質內容仍遮遮掩掩。比如,債務規模到底有多少?違約債務有沒有?有的話規模是多大?獨山縣的財政基本就是「吃飯財政」,發完工資後所剩無幾,具體要怎樣「推進問題整改」,獨山縣給出的事實信息很少,外界仍是霧裡看花。

獨山地方債的「爛攤子」,不管其成因、走向,還是結果上的慘況,都是超發、濫發地方債的典型樣本。政府不僅嚴重透支未來的財政收入,更嚴重透支政府信譽。如果是一般的公司,面臨如此債務壓力早就倒閉了。政府這麼做遺留問題更複雜更嚴重,民生利益如何在清償地方債的刀口上「求生」,始終是挑戰。

尤其是對獨山縣這樣底子薄的地方,民生支出本身是就低不就高,一旦進入所謂盤活地方債的進程,薄弱的財政更是處處掣肘,民生很可能不再是優先地位,或將成為轉嫁地方債沉重負擔的犧牲品。這一塊詳情如何,獨山縣也沒有信息披露。活在地方債巨大陰影下的不只有上海灘的投機客,更有當地窮苦人。

相信潘志立的繼任者、獨山縣新的領導團隊看到了問題所在,只是地方債的窟窿過於龐大,消化起來必定吃力。而在整改過程中,究竟如何平衡「投融建」的歷史問題與現實關係,相關信息透明起來才好,起碼可以杜絕外界猜疑:獨山怎樣才能避免在整改中繼續深陷?外界不是來看笑話的,一方民生牽動人心。

(耗資兩億的獨山「天下第一水司樓」)

還有一個問題在於,獨山縣既要處理潘志立舉債的政治負資產,還要防止類似決策失誤的發生。獨山縣通告只是泛泛而論,「按照政府投資項目管理辦法」,那要如何杜絕黨政一把手再搞「一言堂」,事前拍腦袋、事後拍屁股一走了之,也是需要坦承的問題。獨山縣在整肅政治生態,希望真的是舉一反三。

總之,獨山縣再度受到輿論關注,表面看是那些外形奇特的政績工程,根本上還是因為清理巨量地方債的細節不甚透明,進而引發外界對民生受擠壓、貧困持續惡化的擔憂。即使有上級政府幫助,獨山縣消化那些政績工程的過程必定艱難。惡果已經釀成,止損只是少數,哪怕潘志立鋃鐺入獄,仍要記住地方債的警鐘為誰而鳴。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狐度工作室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0/0716/14778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