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螞蟻上市 風光無限掩飾不了銀行問題叢生

中國金融科技巨頭螞蟻集團日前宣布將在上海香港上市。輿論揣測,螞蟻上市可能再次造就數十個億萬富翁。但這一事件背後,也折射出中國銀行體系存在的種種問題。

從兩年前網貸平台集體暴雷,到如今螞蟻集團(Ant Group)即將雙上市,中國的金融科技可謂開了一段過山車。上半場是驚心動魄,下半場卻似乎風光無限。

作為中國金融科技的代表企業,螞蟻集團自然吸引了無數目光。但在燦爛的表象背後,也掩藏著中國銀行業的種種無奈。

螞蟻上市再次引發對影子銀行問題的關注

中國民營企業,尤其是小微企業貸款難是老大難問題,這使得他們中很多人尋求網貸的方式來獲得極為寶貴的資金。

復旦大學泛海國際金融學院執行院長、金融學教授錢軍周三在華盛頓智庫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PIIE)的研討會上指出,「金融科技的借款方很多都是小微企業,尤其是那些網絡銷售企業。我看到的數據是,90%從螞蟻集團獲得貸款的小企業,以前從來沒有從銀行得到過貸款。」

但對於螞蟻這類網貸企業從事的業務,卻在銀行業記憶體在不少爭議。2016年,時任中國央行行長周小川對外表示,螞蟻集團前身螞蟻金服從事的影子銀行活動,存在期限轉換問題,以及槓桿程度過高,資本充足率的要求不足等現象,有較大風險。

所謂影子銀行,按照國際金融穩定理事會的定義,是指游離於銀行監管體系之外、可能引發系統性風險和監管套利等問題的各類相關機構和業務活動。

2017年以來的網貸平台集體暴雷就顯示出了影子銀行的風險性。到今年,網貸暴雷餘波未息,影子銀行又借招數字貨幣借貸服務等形式再次崛起。

據中國《華夏時報》報導,數字貨幣交易所比科(BiKi)今年初推出「閃電貸」服務,支持平台用戶利用比特幣等數字貨幣進行抵押貸款。

錢軍指出,中國政府正在採取多種措施,來監管影子銀行的板塊:「監管方明確告訴銀行機構縮減影子銀行業務,尤其是其中高風險業務,同時對資產管理也頒布了很多的新規。」

商業銀行的表外業務也值得擔憂

同樣引發銀行業擔憂的,除了影子銀行之外,還有銀行機構的表外業務。表外業務是商業銀行從事的不列入資產負債表,但能影響銀行當期損益的經營活動。為大眾熟知的表外業務,包括期貨、期權等金融衍生工具,和證券代理、證券包銷等投資銀行業務。

業內一般認為,表外業務是多元化經營,風險防範較為困難,並且因為不在財務報表上反映,難以評估,風險隱蔽性也更強。

中國人民銀行2019年發布的《中國金融穩定報告》把銀行機構的表外業務列入了重點領域風險關注。其中提到的數據表明,截至2018年末,銀行業金融機構表外業務餘額達338.42萬億元(含託管資產表外部分),這相當於2019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的三倍還多(99萬億人民幣)。

錢軍解釋說,2008年中國政府出台的四萬億經濟刺激方案是造成表外業務廣泛增長的主因,「這種巨大的信用刺激造成了後面的一系列問題,它促使銀行從事更多的表外業務;另外,四大行之外的銀行彼此的競爭也促使它們在表外業務上投入很多。」

整體樂觀但頑疾仍在

但錢軍對中國金融體系的整體評估比較樂觀。他認為,中國的銀行,尤其是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等四大行在國民經濟中起著重要的固本作用,現在主要是地區性的小型商業銀行因為不良管理出現了不少問題。但同時,中國的壞帳也處於可控的範圍。

美國《外交官》雜誌上周刊文指出,中國的工業壞帳從2019年最後一季度的1.86%上升到2020年第一季度的2.04%。雖然這個比例不高,但在兩個季度內就上升了9%,還是值得擔憂。

但中國在今年第二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了3.2%,成為疫情期間率先恢復經濟增長的大型經濟體。業內人士一般認為,這對銀行業是利多。

同在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PIIE)的研討會上發言的該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尼古拉斯·拉迪(Nicholas Lardy)指出,中國經濟恢復增長對銀行業固然是好事,但中國銀行業還存在很多頑疾。

「我比較擔憂的是,銀行系統有太多的行政干預,銀行被要求做很多事情,阻礙了他們向純粹的商業銀行轉化。而且,我認為,銀行資源的分配也很不合理。」

他分析說,目前銀行的資源分配,仍然是傾向於國有企業,私營企業受惠偏少,但前者的資本報酬率卻只有後者的三分之一。另外,他還強調,今年第二季度的信用擴張大多數是來自於投資需求,消費驅動的信用擴張實際上是負數。

責任編輯: 楚天  來源:RFA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0/0724/14806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