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鉤沉 > 正文

俾斯麥的一手好牌 被威廉二世打得稀爛 害了德國也害了世界

作者:
德國是個神奇的國家,它的近代史不僅改變了自己,也改變了人類的命運。這一切,要從俾斯麥的普法戰爭開始。1870年7月法蘭西第二帝國為爭奪歐洲大陸霸權,發動「普法戰爭」(1870.7-1871.5)

德國是個神奇的國家,它的近代史不僅改變了自己,也改變了人類的命運。這一切,要從俾斯麥的普法戰爭開始。

1870年7月法蘭西第二帝國為爭奪歐洲大陸霸權,發動「普法戰爭」(1870.7-1871.5),最後普魯士大獲全勝,借這次戰爭,普魯士王國完成德意志統一。

毫無疑問,第一功臣是普魯士宰相兼外交大臣俾斯麥,德國近代史上傑出的政治家和外交家,被稱為「鐵血宰相」。在他的策劃下新生德國取代法國成為歐洲大陸的霸主。

然而,這次戰爭卻把德國帶進意想不到的軌道,以後德國沿著這條路走到了與人類為敵的地方。

究竟是誰禍害了好端端的德國又坑害了世界?

01

俾斯麥的博弈策略

普法戰爭和德意志的統一,使德法兩國成為宿敵。當時德法力量基本上還是勢均力敵,俾斯麥玩的一手聰明外交,採取孤立削弱法國的策略,試圖使之徹底喪失還手之力。

在孤立宿敵法國的同時,俾斯麥對中歐和南歐各國採取拉攏政策。並極力拉攏奧匈帝國做他的盟友,為此,俾斯麥還調停了奧匈帝國和俄國之間的矛盾,並促使三國簽訂了同盟協議,史稱「三皇協議」,為此俄國和奧匈帝國化敵為友。

當時英國和俄國是德國的潛在威脅,俾斯麥則暗中挑撥兩國的關係,使兩國在東方問題上形成敵對。同時,還鼓勵法國參與海外殖民地的擴張,消除英法同盟的可能。

俾斯麥高超的外交藝術,不僅使新生的德國得以崛起,而且沒有遭到歐洲大國的嫉妒。俾斯麥的一系列的外交政策在歷史上稱之為「大陸政策」,保證了德國穩穩噹噹發展幾十年,使德國借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東風,成為了歐洲第一經濟大國。

如果按照俾斯麥的「大陸政策」實行下去,德國就能在歐洲大陸稱雄。

02

巨嬰威廉二世

1888年德意志皇帝威廉一世,因病去世。威廉一世的兒子,腓特烈三世繼位,但腓特烈三世在位幾個月就病逝。隨後威廉二世(1859~1941)作為繼承人,坐上了德意志帝國的皇位。

威廉二世是德意志帝國末代皇帝(1888~1918)。他由於出生時發生臀位生產,患有厄爾布氏麻痹以致左臂萎縮。威廉二世一方面有驕傲的貴族血統,另一方面,又因為身體殘疾而深深地自卑。

他痴迷於絕對的力量,期許掩蓋他自卑的心理。在他看來,只有權力夠強大,就能阻擋一切的鄙夷。他是一個被公認沒有正確成熟心態的人,而這樣的一個人卻成為了一國之主,從此新生德國的夢魘開始了。

威廉二世登基兩年後,在1890年把俾斯麥趕回了家,德國從此進入威廉二世時代。此時德國已經統一了十多年,工業化迅猛發展,國力蒸蒸日上,歐洲列國中僅次於英國。

在這個崛起中的國家,即使威廉二世是一個平庸之君,只要他因勢利導,無為而治,也可以成為一代英主,留名史冊。可是威廉二世偏偏是一個雄心勃勃、狂妄自大,卻又有自卑性格的君主。

在他的領導下,一個好端端的國家被推進了災難的深淵。

03

不作不死,害人害己

威廉二世任命的幾位宰相都只是高級技術官僚,沒有俾斯麥那樣高明的政治手腕和政治智慧,也不會像俾斯麥那樣規諫,反而迎合新皇帝的野心,大肆鼓吹對外擴張。從此衝動魯莽的威廉二世更加目中無人,不可一世。

在俾斯麥下台的第二年,德國就拒絕了與沙皇俄國續訂再保險條約,這一舉動讓俄國非常惱怒,於是轉而走近德國的宿敵法國,並形成兩國協約。

威廉二世對俾斯麥一直所實行的「大陸政策」嗤之以鼻,認為德意志不應該僅僅局限於歐洲大陸,要走向世界,擴建德國海軍,爭奪海外殖民地,這就是威廉二世的「世界政策」。

威廉二世把俾斯麥趕回家,就是嫌他礙手礙腳,影響他稱霸世界的勃勃雄心,阻礙他「世界政策」的推行。所以,威廉二世主導的德國叫囂要爭奪「陽光下的地盤」,氣勢咄咄逼人。

威廉二世的「世界政策」中有「找尋世界市場」、「在全世界爭奪殖民地」、「建設強大的海軍」等目標,件件直戳當時世界霸主英國的心窩,件件都顛覆英國賴以稱霸的基點基石。

而這正是當年俾斯麥竭力避免的,但在威廉二世的「世界政策」下衝突在所難免。

而後,德國在土耳其和南非觸動了英國的利益,加大了英德的裂痕。於是英國不但在1904年接受了法國的協約,甚至主動與其一直以來厭惡的俄國靠攏,並於1907年與俄國化解了之間的恩怨,三國協約正式形成。

1914年塞拉耶佛事件的發生,威廉二世不顧德國外長的反對,對塞爾維亞採取了強硬的最後通牒,使得塞爾維亞背後的英法俄趁機聯合對德宣戰,開始了一場極為慘烈的世界大戰。

一戰前德國版圖

德國在一戰中慘遭失敗,被迫接受《凡爾賽條約》,使德國本土損失了13.5%的領土。德國在海外的所有殖民地也全部被英國、日本、澳大利亞、南非、比利時、法國瓜分。

俾斯麥的一手好牌,被威廉二世打得稀爛,老本幾乎輸光,自己也因此下台,終結了德國帝制。

著名一戰史專家李德·哈特曾經有過這樣一句話:

「這些被俾斯麥耍弄過而相互攻擊的列強,現在在任何地方只見到一件事——打擊德國的拳頭。事實上威廉二世被認為應該負最大的戰爭責任。他的好戰言論與態度,在國際間製造了不信任感與警訊,使當時歐洲到處都沾染了他的火藥。」

威廉二世有賭徒的性格,只知拼命下注,不知何時離桌。不但造成個人的悲劇,整個民族為此付出慘重的代價。

一戰後德國版圖

事後看,一戰對世界格局的影響非常深遠:它激起了德國民粹的高潮,在德國戰敗後引起了民族主義狂熱,如此,納粹才能掌控德國,結果才有了造就今天世界格局的二戰;在可預期的未來,我們仍將活在這一格局的延長線上。

付出代價的不僅是德國,而是整個世界

歷史有著神奇的連續性,前面一步會對後面一步產生巨大影響,而一個雙重性格的德國恰好站在了關鍵位置上

有人說過,德意志不是用思想拷問世界,就是用戰爭拷打世界。它時而理性,時而瘋狂;時而雄起,時而衰落。矛盾的性格支配者它的歷史,因而總是在改革和軍國主義兩個極端之間轉換,每一次都會產生世界性的後果。

弔詭的是,後來的俄羅斯、日本也都如此,重走了德國老路,似乎這種矛盾是後發國家的普遍模式。這足以令今天的我們再三警惕。

德國可以說是第一個追趕英法先進國家的後發國家,不了解現代德國的來龍去脈,就不了解今天的世界是如何形成的,更不可能理解後發國家為了融入文明主流,中間要經過多少波折。

為此,先知書店精選德國史「三書」,均是經典之作:這三本書覆蓋了德國近現代史重大轉折,且都是權威之作,再版多次;如威廉·夏伊勒《第三帝國的興亡》(全新中譯本),作者親身經歷了納粹德國種種事件,集歷史學家和親歷者於一身,一出版,就風靡全球。

迄今為止,世界上所有的大國,走向文明之路無一不是暗礁密布,步步驚心,而德國史就是人類社會的現代啟示錄。感興趣的讀者可識圖掃碼,一鍵收藏,看清歷史的彎路。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於風時雨若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0/0731/1483468.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