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教育育兒 > 正文

看了無數育兒書籍 卻依然養不好孩子?最核心的關鍵在於是否覺醒

一個人的改變,起始於開悟,而所謂的開悟,就是覺醒,帶著覺知去生活。

無數的家長深陷焦灼,四處求治:我的孩子不寫作業,怎麼辦?我的孩子光打遊戲,怎麼辦?我的孩子成績下降,怎麼辦?與此同時,市場上關於家庭教育的書汗牛充棟,各種教育專家、心理專家多如牛毛。為什麼現實生活中的親子衝突屢見不鮮?為什麼學了那麼多處理親子關係的課程,改善卻是微乎其微,問題出在哪?

也許一本書的書名可以回答這個問題。這本書是《紐約時報》暢銷書《父母的覺醒》的作者沙法麗▪薩巴瑞的新作《家庭的覺醒》。

《家庭的覺醒》這本書中的親子教育理念很科學,但對我來說並算不新鮮。在今天這篇文章里,我特別想著重講述書名的這兩個字——覺醒。在我看來,這兩個字既是本書最核心的觀點,同時也是每個人成長過程中最重要的兩個字。

所以,剛才那個問題的答案或許已經呼之欲出:學習有用,看書有用,但若沒有「覺醒」,改變就只能拘囿於皮毛。

01覺察:真我與自我

作者認為,覺察的家庭教育的關鍵在於覺察「自我」。作者提出的「自我」概念,並不是弗洛伊德提出的人格結構中的那個「自我」,我們可以將其簡單的理解為「虛假自我」。它類似於我們攜帶在腦海中的自畫像,這幅自畫像從每個人幼年時期便開始形成,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我們與他人的互動(尤其是父母)。

虛假自我,是認識自己的一種錯覺,很多時候,我們是通過他人的意見來認識自己,並把這個形象當成了自己。這樣做的結果是,我們將真實的自己掩蓋在了它下面。

所以,所謂覺醒,最重要的關鍵所在,就在於將每個人的「真我」從「虛假自我」的假象和迷途中解救出來,當我們面見真實,就獲得了自我療愈的可能,同時,也會看清楚我們究竟把多少自己的問題投射到了孩子的身上,製造出無數的親子矛盾和孩子的「問題」

從某種意義上說,所謂覺醒,其實就是顛覆了過去的認知,這種顛覆讓我們震驚、甚至恐懼,否認,但是當你真正臣服於真實的世界,你便獲得了真正的自由。

舉個例子。我們經常認為:作為家長我們必須管孩子,管孩子的吃喝拉撒,學習生活,這種管理經常越界,引發孩子的叛逆,並且,管的越多的孩子,反而問題越多。在這個信念裡面,「必須管孩子」是我們意識層面的認知,也是「虛假自我」向我們傳遞的信號,但事實的真相是:我們管孩子,並不是真正的「為孩子好」,而是通過管孩子,讓孩子時刻處於我們的掌控之中,這樣可以極大的緩解我們自己對於失去「失控感」的恐懼。

覺察,就是先放下具體的事件,覺察到自己背後無法面對的情緒和感受。

虛假自我之所以成為我們難以撕下的面具,和我們完全的融為一體,威力巨大,是因為它根植於恐懼之上。恐懼,是人的最根本、最深刻的情緒。仔細聆聽腦海中的聲音告訴你的關於孩子的無數事情,你會發現它們大部分起源於恐懼——無論是對孩子誇張的期待和願景,還是為他們感到擔心或失望,其背後,都是深深的恐懼。

托馬斯▪摩爾說:對一個人最好的治療,就是拉近他與真實的距離。只有一個人能夠洞見真實的自我,ta的覺察力才能有質的提升,同時親子關係的改善,孩子在自己影響下發生的改變,才能水到渠成的到來。

02覺醒:認識到孩子的「問題」,其實是我們內心恐懼繪製的幻象

虛假自我總是以一種「暴戾」的方式出現——無論是對自己還是對別人。歸根到底,它的出現源於一種精神上的絕望,源於我們每個人自我保護的需要,使我們免於受到家庭教育中無意識的衝擊。

舉個例子。我在情感上屬於隔離型的人,具體表現是越有大事發生,我反而越冷靜。這是因為在巨大的恐懼面前,我啟動了隔離的防禦機制,成為一架只處理事情,不考慮情感的機器。生活上的表現,是我比較獨立。

冷靜、獨立,如果是一種真實的、積極的心理品質,則會給一個人帶來很多益處,但如果是出於防禦,則是一種虛假的冷靜和獨立,它會帶來情感的冷漠、情緒的壓抑

很顯然,我之前的獨立和冷靜屬於假的。正因為如此,我每次看到那些「軟綿綿」的不會拒絕別人的人,心中都要一股怒火,我希望他們像我一樣「勇敢」,對他們哀其不幸怒其不爭。實際上,「勇敢」是自我粉飾的恐懼,一個人正是因為內心極度的恐懼,才會用張牙舞爪的勇敢來保護自己。我見不得別人「軟弱」,本質上是不接納自己內心弱小的部分

這才是真相。真相常常與我們粉飾過的自我感覺相反

有一些家長,看到自己的孩子被欺負,反而會對自己的孩子產生憤怒和嫌棄,狠狠的罵ta:「活該」,「你這麼慫就該被人欺負」、「笨蛋」,這種哀其不幸、怒其不爭,其實是對自己脆弱的迴避

同理,家長看到孩子拖延而不耐煩,可能是因為不接納自己的拖延,或者即使父母自己現在看上去很麻利,但這種麻利的養成,是在恐懼驅使下養成的習慣——比如小時候如果動作慢一點就會被父母責備,久而久之,為了防禦懲罰,學會了麻利的習慣。但是這種看上去幹練、麻利的現狀,卻是以內心的創傷為代價換來的。當在孩子身上看到同樣的特質時,ta的早年創傷被激活,但表現出來的,卻是對孩子的挑剔和抱怨——因為ta不能覺察到對孩子的不滿的本質,是對自己的不接納。

我覺得「精神的絕望」這個詞用得很妙,當我們長大後,常常忘記了自己小時候脆弱的樣子,我們忽視了自己處在一個絕對的弱者地位時,也許大人一不小心的言語,就極大的挫傷了我們脆弱的內心,造成極大的精神世界的絕望。

從這個角度說,虐待絕不僅僅是身體虐待,更包括精神上的暴力——包括語言的羞辱、情感的冷漠、甚至父母的表情:不屑的微笑、輕蔑的憋嘴,陰沉的臉龐............所有這些對於孩子來說,都可能會造成創傷

不管是父母的覺醒,還是家庭的覺醒,只有真正覺醒到自己看到孩子身上的種種錯誤、問題,其實都是自己內心創傷的投射,才會從根本上扭轉家長的育兒態度,改善親子關係,那些美好的教育學詞彙——接納、尊重、邊界、積極關注才會真正發揮作用。

一個人的改變,起始於開悟,而所謂的開悟,就是覺醒,帶著覺知去生活

03覺醒:恐懼的核心

剛才已經對於覺醒父母自己的恐懼做了一些粗略的介紹,在這一段里,我將重點介紹幾種我們內心最核心的恐懼類型。

1、不被愛的恐懼

被愛,是所有人,不分年齡、國籍、種族、性別的共同渴望。它會被掩蓋、壓抑,但從來都不會消失。所以我們看一些影視劇的時候,常會有這樣的情節:一個桀驁不馴的「壞」孩子,最終被一個充滿愛心的老師「收服」。這就是愛的力量。

如果一個人在童年時得到的愛的需要沒有被滿足,成人之後就會要麼無意識的使用各種方法去追逐它,要麼完全封閉自己的內心,變成一個情感冷漠的人。

當這樣的人成為父母,他們與孩子的互動,本質上是出於自己的需要,而不是出於對孩子作為獨特個體的真正關心。比如一些溺愛孩子、過度滿足孩子的家長,表面看他們是在滿足孩子,但本質上他們是在滿足內心那個匱乏的小孩。這就理解了他們,為什麼她自己也知道溺愛不好,但卻總是控制不住自己的原因。

這種恐懼,會以以下方式表現出來

嘗試過分討好孩子,用物質購買孩子的愛

發現很難和孩子樹立規則

很容易心軟,立場不堅定

孩子的自然反抗,被自己解讀為拒人千里之外

孩子的反應,被認為是對自己的攻擊

很難把孩子的身份認同和自己分開——比如微信名會改為xx媽

很容易對孩子動怒

只有對自己內心缺愛狀態的真實而清晰的覺察,父母才能意識到為什麼會有以前那種方式的育兒方式。改變這一切,需要耐心、勇氣和決心,在生活中,在與孩子的互動中,不斷覺察自己被愛,同時也是值得被愛的——養育孩子本身,對於很多人來說,就是一件自我療愈的事情。所以,珍惜這個上天賜予的機會吧。

2、對衝突的恐懼

很多人恐懼衝突,這是因為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中,每當有衝突發生時,他們都會遭受到懲罰,讓自己體會到羞恥,甚至面臨被拋棄的威脅。

內心充滿這種恐懼的家長,可能會有如下表現形式:

無法堅持對孩子說不

一見到孩子遇到困難,就想上去解救

每次拒絕孩子,都會感到羞愧

無法為孩子樹立規則

害怕孩子激烈的情緒

不直接說No,會採用嘮叨的說教方式教育孩子

對孩子百般控制,目的是為了保護他們,和痛苦絕緣

這樣的家長,太在意衝突,所以缺乏幫助孩子正確處理童年重要事情的能力。本質上,他們是把自己內心的恐懼投射到了孩子身上,他們會讓孩子感受到,自己的父母如此「弱」,這可能造成她們的孩子過度擔當,但同時內心虛弱——因為連ta的父母都如此「軟弱」,又怎麼保護ta呢?

3、對失控的恐懼

這類家長就是嘴邊常說「我不管他,行嗎?不管他就學壞了」的家長。她們認為,作為一個負責人的家長,必須控制孩子的一切,確保孩子的成長方向。

但其實她們很難意識到,最應該控制的不是孩子,而是自己的情緒管理能力。

不允許孩子犯錯

覺得如果給孩子獨立權,就等於拋棄了孩子

覺得沒有自己的存在,孩子就不能茁壯成長

給自己過度試壓,滿足孩子每一個需求

為了幫助孩子管理好每一個決定和活動,累垮了自己

孩子的事,就是自己的事

把孩子視為自己的一部分,因為孩子成功,所以自己為人父母的角色也閃閃發光

這樣的父母多數有完美型人格特質,很容易焦慮,自己焦慮,也為孩子焦慮,他們的孩子大多數缺乏生命力,有比較典型的隱性叛逆,做事拖拉,磨蹭。

家長覺察自己對完美的期待,覺察自己對」不完美「的恐懼,至關重要。這是解決自己強勢、控制、嘮叨的關鍵所在——在你心中,住著一個」只有表現完美才能得到讚賞「的小孩,而且一直沒有長大。

4、對投入的恐懼

如果一個人成長的環境不善於公開表達情感,父母對於孩子吝嗇表達愛與認同,那麼長大後,這樣的人同樣會對奉獻自己的愛充滿恐懼。

所有美好的東西都是深度關係的產物,而想構建一種深度的關係,則需要一種無所畏懼的勇敢,比如在相愛時沒有那麼多的算計和計較,無所畏懼的奉獻自己。親子關係也是一樣,敢於奉獻自己的愛,不吝嗇給予孩子愛、認同,讓孩子感覺良好的父母,才能養育出人格健全的孩子。

但是一個內心匱乏,自己都從未得到父母慷慨的愛的人,即使成為了父母,也無法給予自己的孩子無條件的愛——不是不想,而是不能。

甚至有的人會嫉妒自己的孩子,嫉妒自己的孩子得到了太多人的關注和愛,這是自己小的時候所沒有的,所以他們有的時候會無意識的破壞孩子愉快的感受。有的人能夠覺察到自己對孩子的嫉妒,但是大多數人不願意面對,因為這種嫉妒的情緒發生在自己的孩子身上,會讓他們覺得羞恥,自責,無法接受。

在這樣的人心中,他們深信愛是稀缺的資源,供應有限,因為怕浪費了珍貴的愛,所以會保護自己,從一開始就不會付出太多。

所以,真正的愛,並不是一種本能,而是一種健康人格才具有的能力。父母對孩子的愛有本能之愛,但這種本能卻很可能會因為自己人格的種種不健全,導致真正投向孩子的,不是高質量的愛,而是「有毒的愛」。

很難不把自己的感受投射到孩子身上

很難集中注意力在孩子身上

很難用孩子的心態陪伴他們

很難把孩子對自己的要求當做自然發生的事,而是當成一種對自己的威脅

很難做到對孩子無條件的給予

很難把自己的心思放下,全心全意為孩子付出(仔細覺察,會有委屈感)

恐懼,是我們情緒的核心,也是促使防禦機制發展的核心需要。識別自己內心的恐懼,意味著真正的覺醒,改善親子關係,是隨後水到渠成的結果。

也許有人會說:我不想改善親子關係,我只想讓孩子寫作業、別玩遊戲。

我的回答是:所有一切,都是」關係「的產物。孩子學習不好,是ta與學習的關係不好,為什麼與學習的關係不好?是因為學習被賦予太多意義,ta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受到的是壓力、困難,而沒有喜悅和幸福。究其根本,是因為孩子沒有在良好的家庭關係中構建出基本的自尊、自信和抗挫折能力,所以當父母不斷用「學習」隔離和孩子的情感時(不斷因為學習和孩子爭鬥),孩子就會越來越討厭學習。

之所以打遊戲成癮?是因為遊戲中有讚賞、有回報,有不被控制和干擾的自由。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有夢想的唐糖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0/0908/14984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