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一本討論網際網路對人類影響的書,作者在裡面提到了一個很有趣的差異:接觸手機電腦等電子產品長大的孩子,和他們的父母不一樣,他們對外在世界的「真實性」不再有高要求。
她舉的例子是她帶女兒去參觀自然歷史博物館,展廳裡面都是塑料和化石,只有門口的兩隻大海龜是真的,博物館顯然把這兩隻真的海龜視為奇珍異寶,並認為參觀者也會這樣認為。
但是她的女兒看著門口兩隻真的海龜表示:完全可以用機器代替,因為海龜在博物館裡無所事事一動不動,沒必要費盡千辛萬苦把它們從太平洋帶到紐約。她同情海龜過著監禁的生活,但是對它們的真實性無動於衷。
作者非常驚訝,她和她的丈夫都認為最關鍵的是應該是真實、活生生的,但是他們採訪在場的孩子們,孩子們卻覺得,這些海龜看起來髒兮兮的有點噁心,沒必要用活的,這種真實性沒有內在價值,它們只需要看起來像真的。
展開聯想一下,這也許就是未來人類對於機器人伴侶的態度:它們只需要看起來像人類,能溝通和理解。當你感到沮喪的時候,向機器人傾訴,機器人回應你、安慰你,給了你一個擁抱,讓你覺得好很多。至於它到底是真的理解了你的沮喪,還是基於算法和程序對人類的特定語言行為做出反應,這已經不重要了——它只需要看起來理解你。
作者提到了她在心理學會議上遇到的女研究生,她覺得,如果機器人能提供她所需的關懷行為,她可以考慮把男朋友換成一個「精緻的日本機器人」。她依賴一種「居家禮儀的感覺」,不想孤單一個人。如果這個機器人能夠提供這些,她很樂意哄自己開心,告訴自己這裡有個真人和她生活在一起。她想要的既可以避免孤單,又沒有風險的男女關係。對她來說,一個具有交互功能的機器人,即使只是依照程序表演人類的動作,都比一個苛刻的男朋友更好。
我很好奇大家對這個問題的態度:
A:伴侶一定要是具有自我意識的人類。
B:伴侶可以是由程序邏輯和特定算法驅動的機器人(它能和你溝通交流,看起來很像人類,會對你的語言和行為作出符合邏輯的反應,但它沒有自我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