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事 > 萬花筒 > 正文

道德經:為人處世之道——六原則

道德經:古之善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夫不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

譯文:古時候善於行道的人,微妙通達,深刻玄遠,不是一般人可以理解的。正因為不能認識他,所以只能勉強地形容他說:他小心謹慎啊,好像冬天踩著水過河;

得道之人的為人處世之道在一般人看來是無法理解的,主要是將在一般人看來有些事情明擺著的,直接快刀斬亂麻就得了,過了這村就沒這店了,心浮氣躁,但是對於得到的之人來說,處理事情總是謹小慎微的,三思而行,不會不管不顧,逞匹夫之勇,在得道之人看來萬事總有道,只需謀定而後動,順其自然,必然會得到想得到的,做到要做到的,而不是貪功冒進,莽撞行事。因此,這是在教人們做事要思慮周全,穩中求勝。

道德經:猶兮若畏四鄰;

譯文:他警覺戒備啊,好像防備著鄰國的進攻;

做人更要有危機意思,居安思危,不能總是貪圖享樂,而不是顧忌可能發生的變化,貪圖享樂容易使人迷惑,陷入其中,進而渾然不知危險的悄悄降臨,如何居安思危,而不是草木皆兵呢?老子曰:「天下大事必作於細」,細節決定成敗,如何得知細節,就是要我們善於觀察,通過事物的現象,觀察到其內在聯繫,進而分析出可能產生的危機,要遵循「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的原則,防微杜漸,防患於未然,在其尚未發生前就處理好。就好像「千里之堤毀於蟻穴」發現蟻穴時就應該處理掉,才會解決發生堤毀的後患。

道德經:儼兮其若客;

譯文:他恭敬鄭重啊,好像要去赴宴做客;

得道之人待人接物都會很慎重,不會看輕人,也不會看輕事。就好像我們在生活中,有德之人,不會因為你的工作卑微,社會地位低下而瞧不起你,也不會因為你是達官顯貴,權勢滔天而高看你,總是以一種平靜的心來看重每一個人,畢竟在聖人看來「人盡其才,物盡其用」,天下沒有無用之人,天下沒有無用之物,唯有客觀看待,才不至於被個人情感蒙蔽雙眼,失去理智。同時對待每件事時,也要鄭重對待,只要認真對待才不會遇到意外的困難,正如「是以聖人猶難之,故終無難矣。」聖人總是看重困難,所以沒有困難,而不是盲目自信,最終導致考慮不周,事情無法圓滿解決。

道德經:渙兮其若凌釋;敦兮其若朴;曠兮其若谷;

譯文:他行動灑脫啊,好像冰塊緩緩消融;他純樸厚道啊,好像沒有經過加工的原料;

待人不卑不亢,做事不急不躁,這都來自於周全的思考和善於觀察,與他人相處之時,不要激進如湍流,鋒芒外露,應當溫和待之,保持冷靜,以便於能更好地了解對方,而做事時應循序漸進,不可冒失,不要讓貪念左右自己的原則,損害自己的道德準則,如此行事,會讓他人覺得你辦事穩重,可靠,讓人產生信賴。只要沒有自私之心,利己之心,那麼所做之事就會公正,就會顯得厚道。

道德經:曠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濁;孰能濁以靜之徐清?孰能安以靜之徐生?

譯文:他曠遠豁達啊,好像深幽的山谷;他渾厚寬容,好像不清地濁水。誰能使渾濁安靜下來,慢慢澄清?誰能使安靜變動起來,慢慢顯出生機?

得道之人,總是會胸懷寬廣,虛懷若谷,不會目中無人,也不會阿諛奉承,不會因為他人一時妄言而耿耿於懷,也不會因為被他人占了便宜而懷恨在心。對於世人的冷言冷語,污言穢語,惡習陋習等不良的社會現象,誰能把這些負能量過濾掉?誰能讓被這些負能量所摧殘夠的猶如萬籟俱靜般的世界再次恢復生機?這就好像我們平常說的「出淤泥而不染」,如何能「近墨者不黑」?如何在周圍人都是消極怠慢的情況下,自己卻能靜下心來,積極向上,蓬勃發展,對人如此,國亦是如此。內心清明則萬毒不侵。

道德經: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譯文:保持這個「道」的人不會自滿。正因為他從不自滿,所以能夠去故更新。

只有聖人可以做到,因為聖人從不會自滿,不自滿就以為這知道自己的不足,知道不足就會改正,知道的不足越多改正得越多,那麼就完善的越多,是以「聖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只有把缺點看作缺點才沒有缺點。我們每天也應如是,每天自省,每天進步一點點,第二天都會是一個嶄新的自己,持之以恆,相信那個更加優秀的自己就在前方等你。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無尤居士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0/1013/15114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