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健康養生 > 正文

放射科醫生都幹啥?你們說的「拍片兒的」醫生其實是這樣的

X光怎麼發明的?

100多年前的1895年11月8日傍晚,一個叫倫琴的德國物理學家在做陰極射線的研究時,意外發現了X射線。X射線具有穿透性,當X射線透過人體不同組織時,被吸收的程度不同,經過顯像處理後即可得到不同的影像。

倫琴發明的X射線這項技術後,被廣泛應用於醫學檢查,也就有了你們所說的「拍片兒的」。對了,人家真不叫拍片兒的,人家是有科室名稱的——放射科!

其實,在醫院的放射科,放射技師和醫生的工作,遠不止拍片兒那麼簡單。在11月8日國際放射日來臨前夕,小編就帶您來看看我們地壇醫院放射科的醫務人員都在幹什麼!

說起放射科醫生和技師,咱普通百姓可能並不熟悉。的確,這是一個不為人熟悉的群體。然而在現代醫院建設中,放射科已經作為醫院的重要科室,可以說是一個檢查、診斷、治療於一體的科室,臨床很多疾病也都是通過放射科發出的「那張片子」而被診斷出來的,可以說,放射科是臨床醫生的「眼睛」。

CT室里的日復一日

小編下午1點多來到CT診室,郭明楠和杜霄鵬兩位技師正一刻不停地忙碌著……桌上厚厚一沓檢查申請單是他們下午下班前要完成的任務,如果遇到病情危急的患者,還需要馬上加急檢查。與此同時,郭明楠的記錄本上顯示,他們一間CT診室上午半天就已經為70多名患者進行了CT檢查。據放射科主任謝汝明介紹,「這幾天CT量增加了不少,平均一天200餘個。」

一般CT室都有兩名技師,一人台前、一人幕後。杜霄鵬負責在「台前」跟患者打交道,叫號、引導、擺位都是他的工作。「張XX,您姓名沒錯吧?近半年您沒有備孕計劃吧?」杜霄鵬說為了確保萬無一失,他們需要向每位患者核對信息。「我都40了,還懷什麼孕?」偶爾遇到有不明白的患者,他們也會細心解釋……「像我這樣,手向上舉」。簡單的示範能讓患者更容易理解。

「吸氣、憋住氣……」在幕後,郭明楠負責拍攝CT影像。他們日復一日對著機器認真掃描、仔細檢查,只為精準成像,為臨床醫生提供最準確的診療依據。他們給患者檢查拍片力求細緻、清晰,反映全貌,「先核對患者信息和掃描部位,然後看一下患者姿勢是否規範,再操作機器推進和移出。」郭明楠向小編介紹著操作流程,可手上的操作卻沒有片刻停頓,他的手速很快,熟練地敲擊著鍵盤。隨著他的操作,精準的肺部、胸部、頭部CT影像被一組組呈現在電腦上。

放射技師都有一個小筆電,上面秘密麻麻記錄著患者的姓名和掃描部位,郭明楠告訴小編「每天下班前都逐一核對一遍,做到萬無一失。操作雖然是機械重複的,但更考驗人的認真程度。」別看放射技師與患者接觸只有幾分鐘,但點滴之處都體現出他們的耐心與責任心。

儘管接待的都是普通患者(新冠患者有單獨的CT檢查室),但患者做完檢查後,杜霄鵬還是會用酒精濕巾將機器擦拭一遍、鋪上新的一次性床單。疫情期間,每天早中晚三次的徹底消毒也必不可少,酒精擦拭儀器用具物表、噴灑消毒液進行空氣消毒、紫外線燈照射消毒,一次消毒需要一小時。

閱片室里的火眼金睛

很多患者並不知道,從CT掃描到出報告的過程中還有一道至關重要的流程——閱片,也就是通過CT影像分析病因,形成報告。小編來到閱片室時,薛明醫生正在仔細查看著一幅幅的CT影像。他們每天閱片,就像孫悟空一樣練就了一雙火眼金睛,再小的病灶在他們犀利的眼神下也無所遁形。

在地壇醫院,閱片工作通常由兩名醫師負責,下級醫師負責根據影像學特徵,寫出診斷報告。上級醫師負責根據影像,對下級醫師的診斷報告進行覆核完善,完善之後才能生成一份CT影像診斷報告。一個診斷報告無論是寫還是審核,至少需要5-10分鐘,甚至更長時間,一名醫生每天需要出50-60份報告。「患者拿到的所謂『一張片子』其實是由幾百幅圖像組成的,每層只有幾毫米,我們需要滑動滑鼠,一層層來看,從中尋找蛛絲馬跡。」薛明指著一張CT影像給小編科普著「你看,這個小白點是連續的,這應該就是血管。你看,這個它不是連續的,這就有可能是一個小的結節。」閱片工作不僅考驗眼力,更是對耐心和經驗的考察。

他們工作不僅是「看圖說話」,還要結合臨床,分析一切蛛絲馬跡,在同病異影和異病同影中分辨真偽,然後將病痛「真相」大白於天下……薛明說「其實,有時候病症是動態發展的,我們就要特別傾其心志,對於疑難雜症,不僅要仔細尋找徵象,還認真詢問病史,動態觀察病情,有絲毫的疑問也不能妄下結論、錯發報告。」

登記窗口的溫情服務

其實,在放射科還有一群默默奉獻的白衣天使,她們就是放射科登記窗口的護士們。當小編來到放射科時,放射科登記室的窗口外面已經排滿了等候檢查的病人,基本上秩序良好,也偶爾有患者及家屬因為約不上檢查而產生抱怨情緒,但經過護士們的耐心解釋,他們也都消除了不良情緒,表示理解。除了登記、分診、指引患者,遇到做增強CT的患者,護士們還需要給患者打造影劑。

放射科登記窗口的護士們每天都需要直接與患者打交道,和言細語對待患者是她們的工作態度,她們不僅僅是和冷冰冰的機器打交道,更是在用他們的熱情和溫度在默默地為病人的健康奉獻著。在放射科,濃濃的關切氛圍縈繞患者左右,親切的話語讓人倍感溫暖。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北京地壇醫院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0/1112/1522384.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