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外媒看中國 > 正文

德媒:為何中國此次敢於對澳洲下重手?

中共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在其推特帳戶上發布了一張由中國藝術家付昱(網名為「烏合麒麟」)創作的諷刺畫而陷入外交爭端。畫中描繪了一名澳大利亞士兵用刀子抵住一個阿富汗兒童的脖子。配文為「不要怕,我們是給你們帶來和平的。」趙立堅以此來諷刺澳大利亞特種部隊在阿富汗濫殺平民卻標榜正義的事件。

澳中雙邊關係過去一段時間持續惡化

澳大利亞一份名為《布雷頓調查》的文件發現,有證據證明澳大利亞特種部隊軍人殺害了至少39名阿富汗平民和囚犯。

在這則推文出現不久之後,澳大利亞總理莫里森在電視直播中要求趙立堅撤下圖片,並要求中國政府道歉。但是莫里森得到的是中國方面更加強力的反彈和付昱另一張諷刺畫作。

處在模糊地帶的「戰狼外交官」

澳大利亞輿論界普遍注意到 中共外交部的所謂「戰狼」作風,認為中國政府在習近平主政後逐步具有進攻性。趙立堅作為「戰狼外交官」,樹立了個人鮮明的風格。他此次「貼圖攻擊」澳大利亞的行為是否是中國政府高層的授意還不得而知。

墨爾本大學亞洲研究中心(the Asia Institute of 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的卓少傑(Sow Keat Tok)博士在接受德國之聲採訪時表示,趙立堅的行為處在一個模糊地帶。

「 中共外交部作為一個對外工作單位歷來有一個問題,就是它在中國民眾的眼裡比較『軟』而不是強勢」,他說。「隨著習近平上台,強勢的要求就凸顯出來了。趙立堅的做法有上層官僚授意而為之的成分,但是他作為一個發言人他有一定空間去發言。」

「他用個人推特帳戶發表東西可以說是外交部的意思,但是外交部也可以說是他個人的意思,這處在一個模糊狀態」,卓少傑認為,「但是他作為一個官僚必須去揣摩『上意』,通過個人的行為和言語體現外交部所尋求的強硬姿態。」

沒有經過深思熟慮的回應

在坎培拉的政治圈內有意見認為,即便是趙立堅發布了令人無法接受的圖片,莫里森總理也不應直接回復,而是應該讓澳大利亞外交部官員回應。

但是卓少傑認為,莫里森的回應是一種「沒有選擇」的回應方式。

「他從隔離出來後第一次面對記者就被問到了這個問題。他當時非常惱怒,是本能的一個回應」,他說,「他要求撤銷圖片、要求 中共外交部道歉,這些都是不實際的要求。它不是一個深思熟慮的反應。」莫里森此前前往日本簽署《互惠准入協議》(Reciprocal Access Agreement,RAA),返回澳大利亞後按照要求進行隔離。該協議被認為目的是遏制中國在區域內的勢力擴張。

澳大利亞總理「深思熟慮」的反應沒隔多久就出現了。

莫里森依舊要求中國方面撤圖道歉,但是他也用另一種方式在管控兩國間的危機。他在聯盟黨黨團會議上說:「不需要進一步放大。我們的工作重點是(和中國)建立對話,使我們能夠作為政府穩定地解決問題。」「他在給自己一個退路。他軟下來是讓自己能夠婉轉退出這個爭論,把它交到外交部門手裡,」卓少傑分析說。

「不顯示『服軟』的情況下『服軟』」

澳中兩國早在新冠疫情期間就已經爆發經濟齟齬繼而發展為兩國的貿易戰

墨爾本大學亞洲研究中心研究員梅麗莎康利泰勒(Melissa Conley Tyler)在《對話(Conversation)》上撰文指出「澳大利亞和中國可能不會很快成為最好的朋友,但他們可以重建一段關係。」她認為澳大利亞可以「做一個大動作,再做兩個小動作」來改善對華關係。因為近期中國外交官釋放出的對澳大利亞14點不滿可以幫助澳大利亞找到在哪些領域可以和中國周旋。

泰勒認為「大動作」是指簽署「一帶一路」倡議,「小動作」則是修改外國投資審核法以及目前正在聯邦議會討論的限制聯邦以下政府以及大學簽訂國際協議的法案。後兩者被認為都是針對中國影響力而制定的法案。

卓少傑則認為澳大利亞對華的對抗策略不會出現戰略性的轉變,中國對澳大利亞已進入了戰略對抗。

「中美關係惡化和進行貿易戰的背景下,中國對於美國方面必須更加謹慎,但不需要對澳大利亞這個美國的盟友謹慎對待,可以採取『隔山打牛』和『殺雞儆猴』的態度。」他說。「這也是做給其他國家看的。」

卓少傑認為儘管兩國陷入對抗,但是在後新冠疫情時期,中國對於澳大利亞經濟的重要性在短期內不會削弱,尋找替代市場非常困難。「一個市場的構建是需要時間的,澳大利亞在中國投入很多資金和努力,怎麼能一下就放棄掉呢?」

由於中國和澳大利亞在經貿利益和國家力量上存在懸殊差異,卓少傑認為未來澳大利亞政府需要謹慎布局,除了國際局勢以外還要面對自己國內的選民,因此如何能夠「在不顯示自己『服軟』的情況下『服軟』」是一大挑戰。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德國之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0/1205/15306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