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教育育兒 > 正文

日本52名孩子跳海逃生 輪渡觸礁後 他們做的這件事暴露了教育最魔鬼的細節!

11月19日下午4點40,香川縣坂出市附近海域發出求救信號,內容是:

「我們的船因撞上了海上漂流物,導致船身進水,目前在這艘船上有大概50名的小學生......

如果不緊急實施救援行動,這將發生一場巨大的傷亡事故。

01

52個小學生大難面前臨危不亂

成功脫險

這是一艘日本觀光船,載有52名小學生在參加修學旅行活動,當他們滿懷期待地前往下一個目的地時,突然從船底傳來了巨大的撞擊聲。

隨後船內的照明開始閃爍,這個場景像極了恐怖片的開頭,在輪船發生撞擊後,時間開始倒數計時,20分鐘後船體幾乎會被海水完全沉沒

20分鐘只是眨眼的功夫。稍有片刻的耽誤,船就被海水吞噬,所有人的人生,便永遠的停留在此刻。

死神開始揮動著魔抓,船上全員的生命進入倒數計時,孩子們開始恐慌,救援隊剛剛出發:想要活下去,就必須要自救。

6個老師,6個船員,52個小學生,這樣的組合想要和死神搶時間,簡直是有些自不量力,在緊急關頭,老師們立即組織孩子們第一時間拿出自備的救生衣穿在身上。

船長向所有人發出到船頂避難的指令:船在沉沒時會將人吸入海底,所以請孩子們馬上去船頂避難。

52名小學生,5個老師精力和專注力有限,無法顧及所有的小孩。沒有父母作為後盾,孩子必須學會獨自長大,在恐慌中冷靜下來的孩子們,開始迅速遵從船長和老師的指令。

當時,漁民岩中優次正準備捕魚,卻發現離他只有一公里左右的渡輪漸漸傾斜,而船的頂部有很多孩子,迅速確認狀況後,他召集其他漁民去實施救援。

一個人,當有希望能幫助更多的人,尤其是從死神手裡搶人時,你必須鎮定並保持安靜。

在去救援的路上,岩中優次努力使自己鎮靜下來,他很害怕自己緊張的情緒傳給孩子們引發恐慌。

在靠近後,他鼓勵孩子們跳下來,游到他的船上。船上的孩子們面對汪洋大海,躊躇猶豫著。

就在這時,一些男同學主動站出來用行動鼓舞其他的同學,他們對同學們大喊:

「我先跳下去,你們就和我一樣」,然後義無反顧的跳了下去。

就這樣,一個,兩個,三個……所有的孩子們陸續的跳到海里。

有一部分孩子上了漁民的船。

當海警趕到現場時,其他的小孩都漂浮在海面上等待救援,無一人掙扎大喊大叫。

面對汪洋大海,人顯得過於渺小,生命開始進入倒數計時,大人可以故作堅強,而孩子們,在面對人生如此重大的事件時,還能鎮定自若,真的很了不起。

整個團隊中,只有5名老師和5名船員,在事發十分鐘內迅速組織好學生登上船頂,卻安全保護了52個小學生沒有一人受傷,堪稱奇蹟。

救援結束後,孩子們一一向救援人員鞠躬感謝。

在巨大的災難面前能夠臨危不亂,結束後依舊能夠保持禮貌,這和平時的教育是分不開的。

02

教育上的獨特性

體現了民族的嚴謹度

安全感來自充分準備,訓練次數和對實力的磨鍊,以及對危險的了解。

在日本教育中,教會孩子如何自立,自律,自強,學會忍耐和打擊是一門重要的課程。

從幼兒園開始,就開始教育孩子們如何獨立,並培養集體意識。

面對汪洋大海之所以敢跳的前提是會游泳。

在日本幼兒園,會定期組織孩子們身著便裝游泳,體驗落水的感覺。

因為日本是一個多地震的國家,地震演習是必不可少。老師會指揮大家淡定的躲在桌子下面。

如果發出海嘯警報,大家會乖乖排好隊,手拉手跟在老師後面,直到被老師裝進推車裡,全程有秩序,不吵鬧。

對危險的預估都會在實戰中反覆演練。有壞人來時,如何逃跑:

發生火災時,該如何逃難:

即使有小朋友被場景嚇哭,但依舊會乖乖排好隊,在老師的組織下逃離現場。

在紀錄片《他鄉的童年》裡,第一站便是到訪日本的幼兒園,從教育方式到園內設計,處處體現著嚴謹和思想。

他們將這些大而廣的教育方式揉碎了貫穿到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里,耳濡目染,在日積月累中培養孩子們個人與集體的意識。

為了讓孩子們養成好習慣,東京的藤幼兒園在細節上做到了滿分。

從早上踏入學校的那一刻起,見人都要say hi。

在地板上做出鞋子的形狀,這樣可以提醒孩子脫掉鞋子後自動擺正;

操場上的洗手池,沒有安裝節水槽,如果不注意水流的控制,便會水花四濺淋濕自己的腳。這樣孩子們就會自覺的意識到要調節水流量,洗手後及時關上水龍頭。

教室的門根據孩子的力量,特意設計成讓他關不上的,冬天的時候離這個門近的孩子會說冷,關門的孩子會返回來重新把門關嚴。

這樣的做法,就是來教育孩子做事情要徹底,把事情做到最後一部為止才叫做完整。

日本非常重視身體上的教育,即使是幼兒園的孩子,也要學習劍道以及國學課程。

早上到了幼兒園,要先徹底活動放鬆,舒展身體後,才開始上課。

不僅重視體能方面的教育,情感方面也一併抓起。

當老師舉出「愛情」這一詞條時,或許很多人都覺得不可思議,愛情這個詞彙還是儘量少讓孩子過早的知道。

但在園長看來,愛情是一個很寬泛的詞語,並不僅僅局限於男女之間,而老師們要做的,就是在這些詞語裡注入思想和感情,並傳遞給孩子們。

就算是在午餐的過程中,孩子們的教育也依舊體現在細節上。幼兒園鼓勵孩子們分享自己便當,但遇到爭奪的情況,也要學會保護自己的物品。

平時要老師帶領學生自己種下蔬菜,等蔬菜成熟時,就可以品嘗收穫的感覺,非常有成就感,也能體會食物的來之不易。

用餐結束後,學生要負責整理餐具,拆開喝完的牛奶盒,洗乾淨曬乾,在放到回收站內。

在幼兒園,孩子們學到的不是基礎的拼音和算數,而是懂得感恩和說「謝謝!」

通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簡單的行動去培養孩子們獨立思考的精神,面對困難臨危不懼的魄力,這也是本文開篇為什麼6個老師可以只會52個小學生一起渡過難關的原因。

03

不糾結,不焦慮

選擇與孩子共同成長

日本的基礎教育水平是亞洲頂尖。

學校處處體現著細節,而回到家裡,家長們也非常重視孩子的成長,他們通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簡單行動,去培養孩子們的獨立性,並給予他們更多的空間。

日本有一檔綜藝叫《初遣》,專門記錄父母第一次放手教育孩子如何獨立。

儘管孩子已經哭成了淚人,也還是會邊鼓勵邊放手。

從孩子上幼兒園起,媽媽的職責便是護送孩子走到校車門口,孩子會獨自坐上校車去上學。

家長和老師們會鼓勵孩子在生活方方面面上的獨立性,比如獨自穿好衣服,即使到了幼兒園,老師也不會幫忙,2-3歲的小朋友也會在摸索中漸漸學會如何將衣服穿的整潔漂亮。

書包很沉,但也要自己拿好。

在家庭中,家長會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參與到生活家務當中,有時,孩子很小,在家務中感受不到樂趣時,家長也不會強制的要求他,而是會以其他的方式和他溝通。以此來培養孩子的獨立性。

初為父母,身上的責任與愛同等相當,不糾結,不焦慮,他們選擇與孩子共同成長。

蓮花幼兒園的校長說:父母和孩子之間並不是支配的關係,孩子也是大人的父母。

與父母的關係,能夠彼此相愛就夠了,不必要製造一個階級的觀念,一定要小的服從大的。

每個人都是一個個體,彼此尊重對方的一切,接受他,在彼此的成長中,都能成為更好的人。

在教育中,對愛的教育、死亡的教育貫穿始終,這兩大課題,讓孩子們的靈魂更加豐沛,生命更有價值。

我希望,在未來的教育中,我們也能做個參照,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讓孩子在未來的人生中,面對危險可以擁有更多的選擇權。

而作為家長,不僅僅是作為孩子的保護傘,未來的依靠,而是能與孩子一同成長,教會他們如何直面生活的難題。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益美傳媒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0/1208/15316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