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飲食文化 > 正文

食在上海 感受舌尖上的美味 尋找上海老字號

今天就帶大家一起來吃吃看上海的一些地道美食。之前小編問了一些上海的朋友,老上海究竟是什麼味道?上海人對吃向來挑剔,同時對美食也能海納百川。但要說到最有特色的小吃街,第一個想到的一定是它沒錯。

作為上海建城之後較早發展起來的區域,市中心出現了黃河路、吳江路、雲南南路、乍浦路等一系列美食街。在這些看似普通甚至些許老舊的街區中,散發著一種獨特的市井氣息。而其中的雲南路則極具代表性。住在附近的居民,曾經在這裡"搭過米道"的老上海,以及常常聽聞父母說到"雲南路美食街"的我們,味蕾不自覺地就會惦記這裡的滋味

來頭不小的雲南路美食街

雲南南路自1917年大世界遊樂場建成和1926年共舞台開張後,風味小吃和各類本幫菜商鋪逐步增多,尤其夜宵更為興旺。遊客、觀眾看完戲後,到雲南路吃夜宵,有些知名演員卸妝後也來此光顧。1991年9月第一屆黃浦旅遊節籌辦之際,雲南路被命名為"大世界美食街",1992年改名"上海美食街",1998年9月更名為"雲南南路美食街"。

對於刁嘴巴的上海人來說,小吃雲集的雲南路和曾經的夜排檔是上海人接觸全國各地美食的一扇窗口。如今,老字號、大眾化成了新雲南南路的立足之本。

阿寶豬排——上海人的智慧

阿寶豬排

一塊炸豬排,成功凝聚了上海人的智慧。敲的厚薄適度的豬排被放入一個大油鍋,乘熱盛出帶著油泡的豬排,旁邊早有熟練的師傅在砧板上將之切的大小均勻,再淋上辣醬油,真是絕配。

很多上海人為了不常做的炸豬排,會專門買一瓶辣醬油放在家中,足見魔都人民對於辣醬油的喜愛。豬排咬起來外脆里嫩,還有汁水溢出。除了炸豬排,這裡還有煎餛飩和炸蝦可以選擇。

大壺春——最傳統的生煎

大壺春

通過門口的玻璃窗,就能窺見傳統生煎的做法。每回經過,我都會駐足看一看這些我們最愛的早餐,是怎麼製造出來的。

大壺春出現的時候,小楊生煎的創始人恐怕還未出生。全發酵,不放肉凍,所以皮面厚、湯汁少,這也是很多人吃不慣大壺春的原因。

相比於其他生煎的做法,大壺春能讓食客聞到麵粉的香味,口感更為蓬鬆可口,些許的甜味和敦實的餡料,為其積累了不少擁躉。也有些老食客覺得大壺春"沒有以前好吃"。

小金陵——夢回秦淮河

小金陵鹽水鴨店

小金陵鹽水鴨店雖然創建只有三十年,但已經成為了正宗南京鹽水鴨和金陵湯包的代名詞。小金陵鹽水鴨製作考究,用料好,工藝精,"炒鹽醃,清鹵復",增加鴨的香醇,"炒得干"減少鴨脂肪,"煮得足",食之有嫩香口感。

世上湯包千千萬,我獨愛這金陵湯包和南翔小籠包。望著這傳統的製作工藝,再配上一碗老鴨粉絲湯,只覺得回到了秦淮河邊。

鮮得來——排骨年糕一隻頂

據鮮得來官網引述——早在1921年,創始人何世德舉家三口放上三隻半台子、幾條長凳、一隻鐵鍋、爐子等設攤,占地僅幾個平方米。何世德的小年糕全部按傳統工藝手工操作,做出的排骨年糕潔白細膩、鮮糯可口、肥而不膩,既保持了肉質原有的鮮度,又有一定的營養價值。由於何世德講究質量、價廉物美,而且就餐方便,深受社會下層廣大食客的歡迎,生意日見其好,名氣也逐漸響起來了,吃客們都說:價錢便宜,經濟實惠,味道真是鮮得來!攤主何世德因此得了個"排骨大王"的美稱,遂以食客的贊語"鮮得來"引為招牌。

鮮得來排骨年糕

吃排骨年糕就要到鮮得來。它的排骨年糕是將麵粉、菱粉、五香粉、雞蛋放在一起攪成浸裹在排骨表面,放入油中氽熟。這種排骨色澤金黃,表面酥脆,肉質鮮嫩。與此同時,將松江大米與紅醬油、排骨一起加上甜麵醬,澆上辣椒醬即可。入口糯中發香,略有甜辣味,鮮嫩適口。現在鮮得來推出了很多套餐,對於我來說,排骨年糕加單檔的組合就是魔都標誌性的味道。

鮮得來排骨年糕

老上海的美食之窗

除了本幫小吃,雲南路還雲集了各地風味美食。主打清真的洪長興,烤鴨一隻鼎的燕雲樓,陝西風味的老陝餃子館以及一些時尚美食。

後記

短短的一條馬路,凝聚了這個城市幾十年來的美食記憶。原汁原味的傳統手藝不一定能贏得所有年輕人的喜愛,但光是這種老味道,就足以勾起我們的成長記憶。尊重傳統,尊重工藝,這是一種手藝的傳承,更是對這個城市味道的記錄。如果你想嘗試"步入雲南路,口福,口福,淌下口水無數"的滋味,請一定記得來捧場!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Hi驢友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0/1223/15372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