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存照 > 正文

王維洛:湄公河水資源衝突的根本原因

作者:

前言

中國的水電開發是從東向西、從漢族區向少數民族區、從地震地質災害弱發地區向地震地質災害高發地區、從國內河流向國際河流推進的過程。在西部大開發的號角下,最先實施的就是西部水電大開發。瀾滄江是中國西部水電大開發中第一條被開發的國際大河流,也是惹起國際糾紛最多的一條河流。目前湄公河流域與約旦河流域、尼羅河流域、底格里斯河—幼發拉底河流域、恆河流域、印度河流域、鹹海流域等均被認為是全球國際河流水資源利用矛盾最尖銳的地區。

湄公河流域人民的擔憂主要集中在下面三個方面:

——擔心上游大壩攔截了水源,造成了下游水資源的短缺;

——擔心上游大壩在安全上出現問題,影響下游國家的安全;

——對生態環境的破壞、特別是對漁業資源造成的破壞。

一、湄公河流域的抱怨聲

瀾滄江幹流上的水庫大壩建設始於1986年。從那之後,湄公河流域民眾就開始抱怨。

1995年4月5日,泰國、寮國、越南和柬埔寨共同簽署了《湄公河流域持續發展合作協定》(The Agreement on the Cooperation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Mekong River Basin),湄公河流域委員會成立。湄公河流域委員會的前身是前身為聯合國亞洲及太平洋經濟社會委員會(ESCAP)於1957年發起的「湄公河下游調查協調委員會」。湄公河流域委員會的工作重點在湄公河流域的綜合開發利用、水資源保護、防災減災、航運安全等領域開展合作。湄公河流域委員會是亞洲一個通過協商對話,解決國際河流水資源利用問題的一個嘗試和典範。十分可惜,作為流域國的中國和緬甸沒有參加這個委員會。只是從2010年成為觀察員國,2016年起兩國成為湄公河流域委員會的對話夥伴。

從外交策略上來說,湄公河流域各國政府儘量表現出與中國政府的友好態度,喜歡 中共領導人,更喜歡來自中國的錢。對中共在瀾滄江/湄公河上的霸凌行為,則是通過湄公河流域委員會或者其他非政府組織出面,通過媒體、學者和民眾來表達。

1.2010年的3、4月份中國政府表明:瀾滄江水電開發對下游水量幾乎無影響

湄公河上水資源使用矛盾第一次大爆發是在2010年的3、4月份。這年的4月4日至5日,第一屆湄公河流域委員會會議將在泰國海濱城市華欣舉行。參加會議的有四個成員國的代表,還有以觀察員國中國和緬甸的代表。中國代表團團長是外交部副部長宋濤(後任中央聯絡部部長)參加會議。這次會議聚焦的就是中國的水壩建設對湄公河的影響。

2010年3月11日中國駐泰使館就湄公河流域旱情問題舉行記者會指出:瀾滄江出境處年均徑流量僅占湄公河出海口年均徑流量的13.5%;中國目前在瀾滄江已建成的漫灣、大朝山和景洪三個水庫,面積都很小,蒸發水量可忽略不計;水電站運行不消耗水量,因此瀾滄江水電開發對下游水量幾乎無影響。

2010年3月30日,中國節水大使、外交部發言人秦剛外交部在當天例行記者會上回答相關提問時,重複了中國駐泰使館的陳述。同一天,中國雲南水利系統負責人也表示,水文數據顯示,瀾滄江上的大壩與下游的湄公河流域旱情加重沒有關聯。

在會議舉行前一天,中國駐泰國大使管木約見泰國自然資源和環境部長素威‧坤吉滴(Suwit Khunkitti),再次老調重彈。

中共外交部副部長宋濤在第一屆湄公河流域委員會會議上代表中國政府表明:瀾滄江出境處年均徑流量僅占湄公河年均徑流總量的13.5%,湄公河幹流水量有86.5%來自中國境外的各支流。至於中國在瀾滄江上的梯級水電開發,目前已建成的漫灣、大朝山和景洪3個電站的水庫面積很小,蒸發水量可忽略不計,電站運行本身並不耗水。科學調查分析結果顯示,瀾滄江出境處水質良好,瀾滄江水電站調度未造成下游水位大幅波動,沒有對下游洄游魚類造成阻隔影響。此外,有關水庫大壩通過科學調配,能有效實現削峰補枯的功能,為下游防洪抗旱發揮積極作用。

由於中國三個重要人物秦剛、管木和宋濤都出來說事,比一件重要事情說三遍效果更好。其實,秦剛、管木和宋濤都是說給國內人聽的。第一屆湄公河流域委員會會議聚焦的中國水壩建設對湄公河的影響,就很說明問題了。

2010年3月31日新華網發表記者李懷岩、王若遙和李雲路題為《數據顯示中國修建水壩與湄公河流域旱情加重無關》的報導,除了瀾滄江出境處年均徑流量僅占湄公河出海口年均徑流量的13.5%外,也有一絲新意:第一,承認瀾滄江水電梯級開發、築壩抬高了水位,會增加小部分蒸發損失;第二,除了漫灣、大朝山和景洪3個水壩外,還有小灣水庫也已經投入運行。

2.2016年3月份中國政府加大水壩下泄流量幫助解決乾旱問題

2016年3月,湄公河流域發生嚴重乾旱。越南南部的湄公河三角洲正遭受百年來最嚴重的旱情,湄公河水位也降至近90年最低。乾涸的三角洲比往常提早2個月出現海水入侵現象,鹽水已入侵三角洲主河道40至93公里,115萬公頃冬春作物中30%受到威脅,沿海多省份將可能經受較長時間的缺水。

據報導,應越南外交部的要求,中國抗旱防洪總指揮部命令瀾滄江上的水庫大壩加大下泄流量,為下游湄公河緊急補水兩個月,平均下泄流量為枯水期自然出境流量的兩倍,最大下泄流量高達每秒2190立方米,為枯水期平均流量為689立方米/秒的三倍多。中國媒體稱,此舉得到越南等國的大力讚揚。殊不知,2016年的補水行動證明了瀾滄江上的水庫大壩對江水的巨大調控能力,可以影響下游湄公河的流量和水位,可以使湄公河幹流各斷面水位抬高0.21至1.44米。這個緊急補水行動也證明了2010年中國駐泰國大使和 中共外交部發言人的辯解都是謊言。從技術上來說,景洪水壩在枯水季節泄流每秒2190立方米將成為未來的一個標準,如果湄公河在枯水季節出現乾旱現象,瀾滄江出境水量達不到這個水平,就別怪下遊人們的抱怨。

其實這次放水行動是為了配合將在中國海南三亞舉行的瀾滄江—湄公河合作首次領導人會議,是一次有政治目的放水行為。2014年11月,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第17次中國—東協領導人會議上提出建立瀾滄江—湄公河合作(簡稱「瀾湄合作」)機制。2015年11月12日,首次外長會在雲南景洪舉行,為領導人會議做準備。2016年2月24日六國的外交部副部長們再次在海南三亞開準備會。2016年2月25日,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今年是東協共同體建成元年和中國—東協建立對話關係25周年,也是瀾湄合作開局之年。首次領導人會議對瀾湄合作未來發展具有建章立制、開篇定調的重要意義。中方願同各方共同努力,確保領導人會議取得圓滿成功和豐碩成果,為促進湄公河次區域發展、推動東協共同體建設做出積極貢獻。」

2016年3月23日,首次領導人會議如願在海南三亞舉行,李克強總理同泰國總理巴育、柬埔寨首相洪森、寮國總理通邢、緬甸副總統賽茂康和越南副總理范平明等湄公河五國領導人共同出席,李克強發表講話,強調要建立瀾湄國家命運共同體。會議發表了《首次領導人會議三亞宣言》。同時中共政府也向湄公河五國撒了一大把錢。

為了這次峰會,2016年1月至6月,中方還邀請緬甸、寮國、泰國、柬埔寨、越南及湄委會秘書處等十餘個多雙邊團組,共百餘名水利主管部門官員、水利專家和流域國青年媒體代表,實地考察瀾滄江有關水庫,並參訪三峽工程、南水北調工程和上海、廣州、北京等地,分享中國治水經驗。

3.2019年湄公河下游流域遭遇嚴重乾旱,中共政府又說,數據顯示中國修建水壩與湄公河流域旱情加重無關

2019年,湄公河下游流域遭遇嚴重乾旱,水位比2018年同期平均下降70至75%。此外,洪水周期變得不規則,嚴重影響漁業、農業生產和居民生活。湄公河地區民眾再次抱怨中共在瀾滄江上建造水庫大壩,攔截和控制了水流。

路透社發出的報導說,2019年的乾旱使湄公河下游水位處於50多年來的最低水平,讓農民和漁民受到很大的損害,並使河道退化,部分河道沿線的河灘暴露,而其它河道則由於水位太淺和水中雜物減少,河水從通常的渾濁的棕色變成了明亮的藍色。

2020年美國水資源研究和諮詢公司「地球之眼」(Eyes on Earth)在一份研究報告中指出,儘管2019年湄公河下游國家出現破壞性旱災,而中國上游水位高於平均水平,但中國的大壩還是攔截了大量水源,加劇了下游的乾旱。

2020年4月21日 中共外交部外交部發言人耿爽說,瀾滄江徑流量僅占瀾滄江一湄公河全流域徑流量的13.5%,瀾滄江出境水量對湄公河整體水量影響非常有限,其下游水量主要受到全流域降雨和支流匯入的影響。因此,沒有理由把下游國家所遭遇的旱情歸咎於中國。耿爽指出,2019年以來,中國雲南省也遭遇了嚴重旱情。儘管如此,中方仍盡最大努力保障了瀾滄江合理下泄流量。

此時,中共的立場又回到了2010年,強調中國在瀾滄江上修建水壩與湄公河流域旱情加重沒有關係。

4.2021年1月因中方因電網維修限制瀾滄江出境水量

2021年1月6日,泰國和湄公河委員會證實,中方在當天通知瀾滄江下游國家,自2021年1月5日起至1月24日將限水20日。而湄公河委員會說,在2020年12月31日已經測到湄公河水位下降。中方此舉可能導致湄公河水位下降1.2米。泰國水務指揮中心說,中方將下泄流量從每秒1904立方米降到每秒1000立方米,降幅為47%。據說景洪水電站出水量的下降主要原因是維護電網輸電線路。再說,從1月5日開始限水,而在1月6日通知對方,不遵守提前通報的規矩,缺乏起碼的尊重。

二、瀾滄江/湄公河/的水電大開發

瀾滄江/湄公河流經中國、緬甸、寮國、泰國、柬埔寨、越南六國,注幹流全長4880公里(一說4909公里)。流域面積81萬平方公里,年平均徑流量4750億立方米(入海處的流量,相當於每秒15062立方米),是東南亞最長的國際河流。瀾滄江/湄公河流域面積、流量比例、河流長度見下面兩表。

圖1:瀾滄江/湄公河,圖片來源:網絡截圖

湄公河之跨界分布

國家

國家面積(平方公里)

該國位於流域之面積(平方公里)

流域占該國之面積比例(%)

該國占流域之面積比例(%)

該國占湄公河之流量(%)

寮國(寮國)

236.800

198.000

83.61

25.14

35

泰國

514.000

193.900

37.72

24.62

18

中國

9.596.960

171.100

1.78

21.79

16

柬埔寨

181.040

158.400

87.49

20.10

18

越南

329.560

38.200

11.59

4.84

11

緬甸

678.500

27.600

4.07

3.51

2

資料來源:於蕙清:湄公河流域跨界水域治理之評析

國家

河流長度

中國

2139公里

緬甸

265公里

寮國(寮國)

777.4公里

泰國

976.3公里

柬埔寨

501.7公里

越南

234公里

資料來源:王慶忠:國際河流水資源治理及成效:湄公河與萊茵河的比較研究

瀾滄江/湄公河發源於中國青海省唐古拉山,流經橫斷山脈,在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勐臘縣流出國境,最後在越南胡志明市流入南海。瀾滄江流出國境後稱湄公河。瀾滄是萬頭大象的意思,寮國古稱瀾滄。

瀾滄江在中國境內長2139千米,瀾滄江流經青海、西藏和雲南三省區,流域面積16.48萬平方公里,年平均徑流量765億立方米(一說640億立方米,相當於每秒2182立方米)。中國地形西高東低,河流多自西向東流,大江東去,但是瀾滄江是自北向南流。瀾滄江多支流,流域面積大於100平方公里的支流就有138條,大於1000平方公里的支流有41條。

瀾滄江上游稱扎曲,其源流有二,南流扎那曲,南流扎阿曲,兩源在朵那松多會合,至於誰是正源,自古有不同的說法。1999年中國科學探險協會組織了「瀾滄江源頭科學探險考察隊」,確認扎阿曲為瀾滄江的正源,發源於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雜多縣扎青鄉果宗木查山(峰頂海拔5514米)上一條面積為0.67平方公里的冰川,源頭高度5224米。

瀾滄江在青海省境內幹流長448公里,流經玉樹藏族自治州雜多縣和襄謙縣。

扎曲在西藏自治區的昌都與昂曲匯合後始稱瀾滄江,流經昌都、察雅、左貢、芒康、德欽縣,全長465公里。於德欽縣下鹽井流入雲南省。

瀾滄江在雲南省境內流經迪慶藏族自治州、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大理白族自治州、保山市、臨滄市、普洱市、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全長1216公里。

瀾滄江/湄公河作為一條中國與東南亞五國之間的一條國際河流,在水資源利用上,一直到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初,還可以說是友誼「不斷似流水」,起碼沒有發生過爭水的尖銳矛盾。我住江之頭,君住江之尾,共飲一江水。

三、瀾滄江上的水電大開發

瀾滄江/湄公河的水衝突因瀾滄江上的水庫大壩建設而引起,隨著水庫大壩建設規模的擴大而不斷發展,矛盾日益尖銳,衝突日益頻發。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雲南省邀請國內專家考察雲南省水電資源,提出了開發建議,目的是雲電東送。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二十一世紀初,中國五大電力集團外加三峽集團,跑馬圈水,瓜分了西藏高原的水力資源開發權。瀾滄江水力資源的開發權歸屬華能集團。

瀾滄江幹流水電開發分三段,自下而上,兩段在雲南境內,一段在西藏境內:

雲南境內實施16級開發(即串聯式地建造16座水庫大壩),後改為15級(放棄了果念水庫大壩工程,但規模卻加大了)。雲南境內的水電開發分兩段,即雲南境內下中游段和雲南境內上游段。

西藏境內實施6級開發,外加扎曲上的果多水電站,一共7級。

這樣瀾滄江幹流水電開發共有23級開發,計劃發電裝機容量2566.4萬千瓦,年發電量1280.8億千瓦時。(資料來源:趙純厚等編《世界江河與大壩)。開發瀾滄江幹流水電資源的目的十分明確,就是西電東送,或者具體說是雲電東送。

到2020年12月底,在瀾滄江幹流上一共建造了12座水庫大壩,美國《地球之眼》網站說11座水庫大壩,是遺忘了在西藏段扎曲上的果多水電站。開發建設過程大致如下:

瀾滄江幹流水壩分布圖,圖中缺少果多水壩,在西藏接近青海處,圖片來源:陳曉舒等:基於不同利益相關者的水電能源基地建設經濟損益研究——以瀾滄江幹流為例

第一座水庫大壩工程是漫灣水庫水壩,1986年開工,一期工程發電裝機容量125萬千瓦,1995年一期完工,西電東送(廣東)。二期工程發電裝機容量25萬千瓦,2004年開工,2007年建成投產。水庫總庫容9.2億立方米,最大壩高132米。

第二座水庫大壩工程是大朝山水庫大壩,裝機容量135萬千瓦,1992年開始籌建,1993年底導流洞開工,1996年11月截流工程正式開工,1997年8月正式動工,2001年12月26日第一台發電機投產,2003年全部投產。水庫總庫容9.4億立方米,最大壩高115米。

第三座水庫大壩工程是景洪水庫大壩,發電裝機容量175萬千瓦,2003年10月開工建設,2008年5月蓄水發電,2009年上半年五台發電機組全部投產。水庫總庫容11.4億立方米,最大壩高108米。最初目的是向泰國輸電,後改為向廣東送電。

第四座水庫大壩工程是小灣水庫大壩,發電裝機容量420萬千瓦,2002年1月正式動工,2004年大江截流,2009年第一台發電機投產,2012年全部投產。水庫總庫容151.32億立方米,最大壩高294.5米,當時為世界第二高壩,僅次於塔吉克斯坦的努列克大壩。

第五座水庫大壩工程是功果橋水庫大壩,發電裝機容量90萬千瓦,2007年5月籌建,10月22日導流洞開工,2008年12月大江截流,2011年9月30日具備下閘蓄水條件,2011年10月31日首台發電機投產,2012年3月12日完工。水庫總庫容0.49億立方米,最大壩高105米。

第六座水庫大壩工程是糯扎渡水庫大壩,發電裝機容量585萬千瓦,2005年底正式動工,2007年11月實現大江截流,2013年首批發電機投產,2014年6月全部投產。水庫總庫容237.03億立方米(相當於16個滇池),最大壩高261.5米,居同類垻型世界第三(心牆堆石壩)。以上六座水庫大壩均在雲南境內中下游段。

第七座水庫大壩工程是果多水庫大壩,這是位於西藏自治區昌都附近的一座水庫大壩工程,目的是為玉龍銅礦提供電力。果多水水電站發電裝機容量16.5萬千瓦,2011年開工。2015年12月首台發電機投產,2016年12月全部建成。水庫總庫容0.7959億立方米,最大壩高83米,每千瓦投資25553元。

第八座水庫大壩工程是苗尾水庫大壩,即進入雲南境內上游段。苗尾水電站裝機容量140萬千瓦,2009年開工,2014年建成。水庫總庫容6.6億立方米,最大壩高139.8米。每千瓦投資6502元。

第九座水庫大壩工程是黃登水庫大壩,發電裝機容量190萬千瓦,2010年1月開始主洞施工,2013年大江截流,2018年第一台發電機投產,2019年月1日全部建成。水庫總庫容14.18億立方米,最大壩高203米。每千瓦投資9120元。

第十座水庫大壩工程是大華橋水庫大壩,發電裝機容量92萬千瓦。工程2009年籌建,2010年開工,2019年1月1日全部建成,水庫總庫容2.93億立方米,最大壩高106米。

第十一座水庫大壩工程是里底水庫大壩,發電裝機容量42千瓦。2010年開工,2019年1月1日全部建成,水庫總庫容0.7085億立方米,最大壩高74米。

第十二座水庫大壩工程是烏弄龍水庫大壩,發電裝機容量99千瓦。2010年開工,2019年1月1日全部建成,水庫總庫容0.7085億立方米,最大壩高74米。

黃登、大華橋、里底、烏弄龍四個工程2019年1月1日此次同日投產四台機組又一次刷新2018年7月12日公司創造的「一日雙投」世界水電投產紀錄,華能瀾滄江公司也創造了「一年十八投」的壯舉。

至此,瀾滄江幹流上已經建成總裝機容量2134,5萬千瓦。

從2017年/2018年開始,瀾滄江水電開發轉向瀾滄江西藏段,計劃開發6個水電站,自下而上分別為古學(裝機容量156萬千瓦)、如美(裝機容量210萬千瓦)、班達(裝機容量100萬千瓦)、卡貢(裝機容量24萬千瓦)、約龍(裝機容量10萬千瓦)、側格(裝機容量16萬千瓦)。共計裝機容量516萬千瓦。同時補建雲南中下游第七級電站——橄欖垻水電站(裝機容量15.5萬千瓦)和瀾滄江上游第一級電站——古水水電站(裝機容量180萬千瓦,垻高305米)。總計711.5萬千瓦。

瀾滄江幹流上已經建成總裝機容量2134,5萬千瓦,加上正在建設的711.5萬千瓦,一共2846萬千瓦。

根據趙純厚等編著的《世界江河與大壩》,瀾滄江幹流的水能蘊藏量為2545萬千瓦,現在已經建成總裝機容量2134,5萬千瓦,開發程度為84%。加上正在建設的711.5萬千瓦,一共2846萬千瓦,開發程度為112%。

根據《中國能源報》記者蘇南撰寫的《十三五瀾滄江上游水電站建設加速》一文(《中國能源報》2017年5月1日,http://39.107.244.210/showNewsDetail.asp?nsId=21074),」十二五」末,以糯扎渡電站全部建成投產為標誌,發電裝機容量達到1700萬千瓦以上。瀾滄江中下游基本開發完畢,上游雲南段全面開工建設。」十三五」期間,瀾滄江公司將加快瀾滄江上游段水電站建設,力爭實現全部投產,新增裝機容量1000萬千瓦以上,」十三五」末,雲南省境內瀾滄江幹流14個梯級將全部開發完畢,瀾滄江公司裝機容量將達到2800萬千瓦以上。西藏段水電項目全面開工建設,爭取掌控資源總量5000萬千瓦左右。

記者蘇南報導的發電裝機,應該是包括瀾滄江幹流和支流上所有水電站的發電裝機容量。瀾滄江幹流的水能蘊藏量為2545萬千瓦,支流的水能蘊藏量為1111萬千瓦,總計3656萬千瓦。中共在瀾滄江上計劃掌控水能資源總量5000萬千瓦左右,是實際水能蘊藏量的137%。中共對瀾滄江水電資源開發的貪婪可見一斑。

四、關於瀾滄江出境處年均徑流量僅占湄公河出海口年均徑流量的13.5%

2010年3、4月份瀾滄江上的水電開發與湄公河的水資源利用發生矛盾時,中共官員說,瀾滄江出境處年均徑流量僅占湄公河出海口年均徑流量的13.5%,因此瀾滄江水電開發對下游水量幾乎無影響。

到了2019年/2020年中共官員依然說,瀾滄江徑流量僅占瀾滄江/湄公河全流域徑流量的13.5%,瀾滄江出境水量對湄公河整體水量影響非常有限,其下游水量主要受到全流域降雨和支流匯入的影響。

關於瀾滄江平均每年的出境流量有兩個數據:一個是平均每年765億立方米,一個是640億立方米,兩者相差125立方米。按湄公河每年入海流量4750億立方米計算,765億立方米占4750億立方米的16%;640億立方米占13.5%。

中共官員不斷強調瀾滄江的出境流量只占湄公河入海流量的13.5%,對減輕中國的責任有好處。但是也有很大的害處。

中共的一些學者喜歡用中共在黃河上的分水模式來討論瀾滄江/湄公河的水權分配和水量分配,他們強調的是主權論,在中國領土上產生的水量,就屬於中國的主權。在此時,瀾滄江的出境流量只占湄公河入海流量的13.5%,遠不如占16%有利,會導致部分「水權」的喪失。用中國式「愛國主義」來衡量,這可能是賣國行為。習近平說過,老祖宗留下的國土一寸也不能丟。那麼老祖宗留下的「水權」也是一立方米也不能丟。

從水文上來說,瀾滄江上遊河段的徑流來源主要是高山冰川雪山融化水和地下水,中游段地下水補給有所增加,下游地下水補給占60%以上。而湄公河則主要依靠降雨補給。受季風影響,瀾滄江/湄公河流域雨旱兩季分明,下游湄公河流域更為明顯,而上游則相對弱一些,瀾滄江在枯水期的徑流量還是比較大。國界處多年平均流量2180立方米每秒,允景洪水文站實測最大流量12800立方米每秒,最小流量395立方米每秒,最大最小比值為32.4。

而湄公河除上游來水外,主要依靠降雨,枯水期沒有降雨,對上游來水依賴性大,特別是湄公河泰國清盛至中國邊境的河段。在自然狀態下,瀾滄江在枯水期出境的平均流量為689立方米/秒,它占湄公河部分河段枯水季節流量的一半甚至三分之二,所占比重很高。

五、關於水庫大壩對下游沒有影響

當2010年3、4月份湄公河的水資源利用矛盾爆發時,中共官員稱,只有漫灣、大朝山和景洪三個水庫大壩工程完工。

從上述瀾滄江的水電開發過程中可以看到,到2010年3月,中國已經完全建成的水壩工程三個:漫灣、大朝山和景洪,水庫庫容分別是蓄水分別達9.2億、9.4億和11.4億立方米,相當於三個滇池。

小灣水庫大壩2009年第一台發電機已經投產。水庫總庫容151.32億立方米,最大壩高294.5米,為世界最高壩之一。功果橋水庫大壩2008年12月大江截流。糯扎渡水庫大壩2007年11月實現大江截流。苗尾水庫大壩2009年開工。黃登水庫大壩、大華橋水庫大壩、里底水庫大壩、2烏弄龍水庫大壩四個工程都是2010年開工的。

就拿小灣水庫來說,水庫總庫容151.32億立方米,死庫容52.37億立方米。小灣水庫發電機要投產,最起碼需要攔蓄52.37億立方米的水量。如果攔截151.32億立方米的水量,則是發電效果最好。這就大大減少了瀾滄江的出境流量。

到2019年這一年,黃登水庫大壩、大華橋水庫大壩、里底水庫大壩、2烏弄龍水庫大壩四個工程都是在2019年1月1日建成投產的。為了加大四個工程的發電能力,必然會加高水庫的蓄水位而減少下泄流量。這和衛星照片顯示的瀾滄江幹流上的水庫蓄水相當高的現象一致。

必須指出的是,建造瀾滄江上水壩的目的,不僅僅是為了發電。比如小灣水壩以發電為主兼有防洪、灌溉、攔沙及航運等目標。糯扎渡水壩的工程目標是以發電為主兼有防洪、灌溉、養殖和旅遊等。既然小灣水壩、糯扎渡水壩都有灌溉任務,就必然會有減少瀾滄江的出境流量。

中共官員認為,瀾滄江上水庫蒸發水量可忽略不計。但是不要忘記,瀾滄江上是梯級開發,現在幹流已經建成了12座,還有8座在建,在幾百條支流上已經建成的水庫也是相當客觀,累計的蒸發水量是很可怕的。比如大家熟悉的流經北京的永定河,在自然狀態下,每年為北京提供20億立方米的水資源。後來建造了官廳水壩,問題不大,接著又建造了冊田、友誼、洋河等等幾百座水壩,永定河就幾乎乾涸了。現在每年給北京提供的水只有3億立方米。還需要從黃河調水。瀾滄江上的小灣水庫面積193.98平方公里,按雲南省水面年蒸發2300毫米計算,每年蒸發損失4.5億立方米。這個蒸發損失是不能忽略不計的。糯扎渡水庫320平方公里,每年蒸發損失7.36億立方米。所以,在水力資源梯級開發的河流上,水庫的累計蒸發損失是絕對不能忽視的。同樣對水庫滲漏損失也不能忽視。

六、水庫攔沙作用對下游漁業生產的影響

湄公河擁有豐富多樣的漁業資源,僅次於巴西的亞馬遜河,特別以柬埔寨和寮國為最。據聯合國糧農組織(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FAO)統計,75萬噸/年。但根據在流域地區進行的實地調查推斷出的數值,達到了210萬噸/年,占世界淡水魚捕獲量的18%。另外,根據FAO的統計計算,淡水魚的人均年消費量,湄公河下游為13.8㎏,世界平均水平僅為2.3㎏。在柬埔寨人均消費量甚至達到19.4㎏、高於世界任何地區。湄公河豐富的漁業資源,得益於來自上游瀾滄江的營養物質。

漁業在湄公河流域經濟中地位很重要,比如柬埔寨漁業占GDP的比例超過百分之十。湄公河流域幾十萬人依靠漁業生存。

瀾滄江的泥沙含量,比經過三峽地區的長江略高一些。由於水壩的層層攔截,泥沙在大壩後面淤積,進入湄公河的營養物質大量減少。當筆者在湄公河流域考察時,當地漁民抱怨,捕魚量減少三分之一到三分之二。這和美國衛星照片顯示的情況一致,河水變清了。中國俗語說,水清則無魚。

瀾滄江上水庫攔沙作用對湄公河下游漁業資源的影響,就和三峽工程對長江中下游漁業資源的影響一樣。三峽大壩攔沙,進入長江中下游的營養物質減少,一直影響到長江入海口和東海近海地區。三峽工程發電,從深層取水,出庫水溫很低,影響魚類產卵。三峽水庫泄洪,又破壞魚類產卵場。總之,三峽工程的建造,導致長江中下游漁業資源大量減少,長江河流生態危在旦夕。亡羊補牢,中國政府決定,2021年1月1日起在長江幹流、重要支流和大型通江湖泊禁止捕魚十年。中國政府將退捕漁民納入社會保障制度,讓全中國納稅人承擔。那麼,對於湄公河失去漁業資源的漁民,瀾滄江的水壩所有者或者中國政府或者中國納稅人願意對他們做出同樣的賠償嗎?

七、對於瀾滄江大壩安全問題的擔憂

前面談到,中國的水電開發是從地震地質災害弱發地區向地震地質災害高發地區推進。瀾滄江流域就是地震地質災害高發地區。

這裡只摘錄水利部原副部長、中國大壩工程學會理事長矯勇表示的擔憂,這是他在中國大壩工程學會2017學術年會暨大壩安全國際研討會上的發言:中國是世界上擁有200米級以上高壩最多的國家,目前世界建成的200米級以上高壩77座,中國有20座,占26%;在建的200米級以上高壩19座,中國就有12座,占63%。目前,中國200米級以上高壩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區,高海拔、高地震強度、高邊坡、地質條件極為複雜。主要分布在黃河、金沙江、雅礱江、瀾滄江、大渡河等大江大河,河流水量充沛,水能資源富集,大地下廠房、大流量泄洪、大機組發電、高速水流消能成為常態,對水工建築物的安全性、穩定性、耐久性要求十分高。如此密集地建設一批200米級高壩,在世界築壩史上前所未有,許多勘測設計和建設管理中的技術難題,可能是第一次遇到,稍有不慎就可能埋下安全隱患。

瀾滄江上已經建成的200米級以上高壩有三座,分別是小灣、若扎渡和黃登,在建的古水大壩,垻高305米,將和中國錦屏一級大壩共同名列世界第一。

瀾滄江的洪水資料如下:1905年大洪水,允景洪調查洪峰流量17100立方米每秒。1024年大洪水,允景洪調查洪峰流量15000立方米每秒。1966年大洪水,允景洪實測洪峰流量12800立方米每秒。

但是在瀾滄江水壩設計中,水庫的最大下泄流量超過了歷史最大洪峰流量,而三峽大壩的校核洪水流量與調查歷史最大洪峰流量相當。小灣水壩最大泄洪能力為20745立方米每秒,比實測、調查洪峰流量都要大許多,風險很大。糯扎渡水壩採用開敞式溢洪道,規模亞洲第一,泄洪功率和流速居世界第一,水壩校核洪水流量為27500立方米每秒。當小灣水壩和糯扎渡水壩在其技術範圍內「正常運行」、「正常泄洪」時,對於下游湄公河流域可能都是災難,遭遇比自然狀態下最大洪水更大的人造洪水。

這正是湄公河流域人們的擔憂。命運不在上天的手中,而在瀾滄江上一級又一級的高壩手中。

責任編輯: 趙亮軒  來源:議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1/0311/15671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