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民意 > 正文

余華教中高考作文靠譜嗎?

孟大明白髮了一張圖,作家余華上台講「如何在中高考中寫好作文」,她說這表明「文學已死」。作家教人寫作很正常,就好比廚師教別人做菜、演員教別人演戲。但一般作家都是在大學裡教創意寫作,像王安憶在復旦,孫甘露在華師大,張悅然在人民大學,三毛、馮內古特都教寫作。老舍、葉聖陶、張中行都有關於寫作課的著作。

一位語文老師說,余華教作文,簡直是降維打擊。其實作家不一定教得好考試的作文。我讀書時,一位發表過許多論文的教授替他兒子寫了一篇作文,老師給判了不合格,他還要去找人理論。

作文這件事,作家也沒什麼秘訣,不是憑几個秘訣就能成功的。張中行先生說:「連續兩次,有年輕人來問準備高考的事,說旁的幾門課溫習得差不多了,只是不知道語文怎麼樣才能考好。我說,我不知道出題的同志怎樣出題,比如說,一類是偏於考記憶的,內容出於課本,你就要溫習課本;另一類不出於課本,甚至有意躲開課本,而考語文能力,如作文、正誤等,溫習課本自然用處不大。可惜此外也沒什麼好辦法,因為語文能力的提高要靠多讀多寫,長期積累,不能速戰速決。我這樣答,等於說沒辦法,很抱歉,但這是實情,也只好這樣說。」

國外的創意寫作班「教」出了不少優秀作家,但他們的老師主要起到鼓勵、引領的作用。澳大利亞作家克萊夫·詹姆斯在《文化失憶》中說:「創意寫作課程除了補充閱讀材料之外還能教點什麼,的確讓人生疑。」美國作家菲茨傑拉德輔導過他女兒的寫作,他女兒也的確成了一名作家,但菲茨傑拉德無法把自己的寫作天賦傳遞給女兒。里爾克給一個青年詩人寫過十多封信。「那個青年詩人後來成了一個乏味的老商人,唯一的傑作是配平到無可挑剔的帳簿。」

菲茨傑拉德在給他女兒的信中說:「優美的風格不可能產生,除非你每年從五六個一流作家那裡吸收養分。」菲茨傑拉德在一系列信件中提及的作家給他女兒提供了一個書單,包括亨利·詹姆士、屠格涅夫、德萊塞、巴爾扎克、陀思妥耶夫斯基、易卜生、福樓拜、托馬斯·曼等。新秀必須從眾多名家那裡吸收精華,如果你只受一個人的影響,那一定會有痕跡,而吸收養分的核心在於不留痕跡。

按照菲茨傑拉德的建議,形成自己的風格靠大量閱讀最優秀的作家的作品,包括他本人。

老舍先生在《寫與讀》一文中說:「要寫作,便須讀書。讀書與著書是不可分離的事……使我受益最大的是但丁的《神曲》。我把所能找到的幾種英譯本,韻文的與散文的,都讀了一過兒,並且搜集了許多關於但丁的論著。它使我明白了肉體與靈魂的關係,也使我明白了文藝的真正深度。」

再有天賦的作家也不是橫空出世的,都需要去了解大部分人是如何運用語言的,創作要有所依託,「可用的表達方式不只一種,但不管其中的哪一種,都是由前人習用的框架描畫或脫化而來。加拿大作家達尼·拉費里埃說:一定是閱讀在先,寫作在後。所有作家一定首先是讀者。正是由於酷愛閱讀,他才希望可以寫作。」

《你好,舊時光》劇照

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史蒂芬·平克在《風格感覺》中分析了幾段範文,他說:「成為好讀者是成為好作者的起點。作者在閱讀中發現、欣賞,並對好作品進行逆向工程,以獲得自己的技巧。」

好的文章要得體、明晰、準確、有說服力,這需要反覆的練習。英國古典學家周伊特說:「完美的風格是在統一、自由、輕快、明晰之間的變化,是一種可以暢所欲言、擊中人心,卻也保持得體的力量。」明晰的反面是給予讀者太多意義含混、粗心大意的段落,那樣會削減讀者們的耐心——因此要以讓讀者感到舒適的方式來寫作。

2019年1月,湖南一所小學的老師正在給孩子們上作文課。刻板的教學方式很難讓學生記住知識點,他就用繪圖的方式,把作文技巧拆解(IC PHOTO供圖)

說理的文章有其特別的難處,有些中高考的題目過於宏大,其實不適合孩子去寫。英國作家亞瑟·克里斯托夫·本生在《寫作談》中說:「當我們一開始練習寫作時,我們都常感到,想要把一條思路一直維持到底會有多難;這時我們慣常會遠離正路不走而去另闢什麼迷人的邪徑;我們往往不會組織安排自己的思想。一切能拿得出有獨到之處的產品的作家大概都經歷過這樣一個階段,這時大批大批相互類似的意念往往會紛至沓來,一齊湧入,這一切都或多或少與其主旨有關,但其各自的動向卻全然超出其駕馭能力。

他們的思想正仿佛一夥亂紛紛的烏合之眾,而此刻的要務即是如何將此蚩蚩群氓訓練成一支紀律嚴明的隊伍。一名作家是要經歷這樣一個見習階段的;醫治這一勢所難免的浮泛空疏之弊的良方即是首先選好一些小而明確的題目,然後就有關的意思,罄其所知,全部說出,並意盡筆止;所追求的目標也不在文章的如何華麗漂亮,而在其意思的具體與明晰。」

本生建議學習寫作從記日記和寫詩練起。日記不必枯燥地記錄自己的日常活動起,它只需要對其中較有意義的事項著上幾筆,比如一次散步、一部作品、一段談話。寫詩能擴大詞彙,領會平衡之德,節奏之妙,選詞之秘與狀摹之藝術。我們的作文教學往往非常假大空,做不到讓孩子愛上寫作、領略到文字之美。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三聯生活周刊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1/0313/15679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