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鉤沉 > 正文

《青春之歌》:誕生的陣痛

作者:

1949年初進北京,身著列寧裝的楊沫

楊沫的長篇小說《青春之歌》,和《紅旗譜》一樣,也是誕生於1958年的當代文學名作。如果說,《紅旗譜》問世十分順利,那麼《青春之歌》的出版卻是一波三折。小說創作用了三年半,出版卻長達三年。楊沫的兒子老鬼寫的《母親楊沫》,詳細記錄了《青春之歌》誕生過程的陣痛。

創作的動力

楊沫是老幹部,1936年參加革命。革命勝利後,她工作卻不順心。她先是在《人民日報》當編輯。用現在的眼光看,這是一份美差,但當時她身體很差。《人民日報》一把手鄧拓對她的丈夫說:「轉告楊沫同志,不要逞英雄,有這麼多孩子,身體又不好,安心養病吧。」[i]楊沫覺得領導把她當成可有可無的人,心裡不痛快,又和直接領導有隔閡,於是要求調到婦聯。

到了北京市婦聯,那裡人看楊沫身穿列寧服,戴個藍帽子,說話帶著河北口音,土裡土氣,以為她是鄉下人,沒有把她當作革命老同志對待,而是和剛分配去的大學生一樣,讓她打雜,給人抄登記表,到電影院當招待,幫後勤分發節日用品。有時還遭到領導的呵斥。1949年7月,她又因為宮外孕,摘除了子宮和一側卵巢。手術後全身疼痛,頭髮大把大把脫落,開始禿頂。

1950年,因為不能正常上班,楊沫辭掉婦聯的工作,把組織關係轉到了北池子街道。和家庭婦女、小販、小手工業者、蹬三輪的一起過組織生活。看不到文件,參加不了會議,她心情極其鬱悶。[ii]

過去說,藝術是苦悶的象徵。從生理到心理的極度痛苦,成了楊沫創作的動力。寫什麼呢?對於楊沫這樣氣質敏感的知識女性來說,最重要的心靈史當然是青年時代的愛情與婚姻。正好,進入她生活的幾位男性都不同凡響。張中行,她的第一個伴侶,當時的北大學生,90年代的著名自由派文化人,在她筆下成了余永澤;路揚,她的革命羅曼蒂克男友,一個傳奇般的將軍,在她筆下成了盧嘉川;馬建民,她的丈夫,中國最高師範學府的一把手,在她筆下成了江華。《青春之歌》的故事雖然發生在中國現代的革命大潮中,但最具魅力的內核無疑是青年知識女性林道靜與幾位青年男性的情感波瀾。對於一位三十幾歲就要長期注射荷爾蒙的婦女來說,這應是她最重要的人生記憶了。「她身邊的每一個戰友犧牲都給了她超強刺激,撕裂著她柔弱的神經。」[iii]也是她寫作《青春之歌》的衝動。

小說創作還算順利。1955年春天,她就完成了35萬字的書稿。當時不叫《青春之歌》,而叫《燒不盡的野火》。

出版的波折

中國青年出版社聽說楊沫寫了一部反映30年代青年學生走上革命道路的作品,就要去了書稿。但編輯看完後,卻拿不定主意,提出讓楊沫找一個名家看看,若名家肯定,就馬上出版。[iv]

楊沫的妹妹是電影明星白楊。姐妹一起拿著書稿找到中國文聯秘書長陽翰笙審閱。陽翰笙非常忙,稿子放了幾個月,也沒有時間讀。

中青社只好取回稿子自己先看。編輯的審讀意見是:一,還得請專家看;二,如能刪掉一些描寫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不健康的思想感情的地方,會大有長進;再把一些薄弱的地方適當加強,是可以達到出版水平的。[v]

陽翰笙又推薦中央戲劇學院教授歐陽凡海審讀書稿。歐陽凡海早年留學日本,1937年到延安,曾任魯藝文學研究室主任。他當然熟悉《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精神。他的審稿意見寫了6000多字,共33條,前3條講了優點,如「結構活潑而緊張」,「所寫盧嘉川等人物『相當成功』外,後30條,指出的則全是缺點。」[vi]歐陽凡海認為:最大的缺點是「以小知識分子的林道靜為書中最主要的主人公、中心人物和小說的中心線索。而對林道靜卻缺乏足夠的批判和分析」。[vii]歐陽凡海對這部書稿顯然是基本否定,楊沫只好把書稿放進了抽屜。

還有一種說法,蕭也牧從作家柳溪那裡得到楊沫書稿的上半部。因稿子凌亂,先請人重抄了一遍。蕭也牧在給楊沫的信中說:「現在沒有著手看,因為編輯部人手極端缺少,擬待四月初《燒不盡的野火》下半部手稿寄來後,我們當即安排時間閱讀。」[viii]由於認同歐陽凡海的意見,使得中青社對這部書稿並不積極。蕭也牧是《紅旗譜》的伯樂,卻沒有成為《青春之歌》的伯樂。當然,他也為此書策劃了一個書名——《青春之歌》。作家石灣後來分析:中青社不是沒有眼力,「實在是在蕭也牧的《我們夫婦之間》遭到批判之後,對於處理『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為主人公的作品慎而又慎。」[ix]

一年後,小說終於遇到了伯樂。這就是時任《人民文學》副主編的作家秦兆陽。秦兆陽是楊沫1942年在華北聯大學習時的老師。楊沫還是秦兆陽夫妻的媒人。1956年春天,楊沫把書稿交給了秦兆陽。「過了些天秦兆陽來了電話,說稿子看過了,挺好,沒有什麼大毛病,已經交給了作家出版社。」作家出版社表示:這「是一部有分量的作品,想儘快出版。只需要對個別的一兩處地方修改一下即可――因為要落實毛主席的『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政策」。[x]為了表示誠意,作家出版社還向楊沫預支了一千元稿費。楊沫又用了20天把稿子修改了一遍,全書約40萬字。

因為「雙百方針」,中青社也想起了這部書稿,向楊沫表示可以儘快出版。但楊沫已經預支了稿費,當然不可能從作家出版社撤稿。

楊沫6月交稿以後,作家出版社卻沒有及時付排。先是責編任大心被抽去搞審干工作,別人又插不上手。10月底任大心發排了稿子,12月又說因為紙張緊張,恐怕要拖延。氣得楊沫在日記里罵開了:「真他媽的,天下事,總不像你想得那麼痛快。」[xi]1957年1月任大心電話告訴楊沫:因為全國紙張缺乏得厲害,《青春之歌》今年不能出了。楊沫又找到秦兆陽問:可不可以少印點,把書先弄出來?秦兆陽說,無能為力。《人民文學》每期19萬冊不夠賣,因為缺紙,每期要少印3萬冊。[xii]

因為缺紙,排好了的暢銷書不能開印,這是今天的人們難以想像的。但中國計劃經濟年代物資匱乏是常態,所以經濟學家才把那種經濟體制稱之為短缺經濟。短缺經濟不但影響到小說印刷用紙,甚至影響到高考試卷用紙。直到1977年鄧小平決定恢復高考,印刷試卷的紙張出現缺口,一些省還請示是否可以動用印刷《毛選》五卷的紙張印試卷。

楊沫這時肝部劇痛,懷疑自己得了肝癌。她想在告別人生之前,看到自己的小說問世。這次陽翰笙出面幫了忙。1957年3月,他給人民文學出版社副總編輯樓適夷打招呼,請他幫助催促。責任編輯向楊沫表示:「現在已有4部長篇要付排,你這部擠一擠,也許能擠下。」言外之意,也可能擠不上。楊沫一氣之下,又給作家出版社一把手王任叔寫了信,讓他們出書要守信用。總算有了確切的回覆。

好事多磨。《青春之歌》終於1958年1月出版。出版以後,立即轟動。報刊連載,廣播電台連播,書店銷售一空,馬上加印5萬冊。到1958年6月,已經印到39萬冊。[xiii]1959年改編成同名電影,影響更大了。以後,小說多次再版,發行量逾500萬冊,還被譯成近二十種文字介紹到國外。[xiv]楊沫一舉成名,當年就參加中國作家代表團,赴塔什干出席了亞非作家會議。

《青春之歌》出版始末,發人深思。阻力在「小資」,成功也在「小資」。一個「小資產階級」問題,險些使這部好作品胎死腹中。而這本書的流行,靠的正是「一個小資味的女主人公的真實生活經歷,抓住了讀者的心」[xv]楊沫基本是按照她的感情經歷來寫的。她沒有去過延安,似乎沒有受到《講話》的嚴格訓練。如果早一點領會《講話》的精神,她敢不敢創作以「小資」為主人公的鴻篇巨製就是問題了。當然,這部小說今天還能再版,並改編成電視連續劇,還是因為「小資」。「小資」讓它有可能跨越代溝,獲得新一代人某種程度的共鳴。

2010-09-08

責任編輯: 東方白  來源:博客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1/0330/15747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