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人物 > 正文

高清圖片:《青春之歌》的作者楊沫在文革中與丈夫互相揭發隱私

作者:

楊沫的人生像一艘巨大的潛艇,《青春之歌》和張中行只是露在水面上的兩截長短桅杆,潮濕而鮮亮,豈知潛藏於水下的是如此龐大而複雜的命運構成。兒子老鬼的《我的母親楊沫》不僅勾勒了大輪廓,而且力求逼真立體。犄角旮旯處的迂迴曲折都寫出來了——甚至寫了她不光彩的一面,如晚年時與比她小20歲的男秘書的曖昧關係。它們隨著時間逐漸滑膩而失真,反而令人性化的楊沫更加完整。她的一生基本屬於「一個人的戰爭」。她本質上是一個偏於善、野性又偏執、衝動也輕信的溫情主義者,只是缺少愛。《青春之歌》算是她的半個自傳。寫作於她來說,是虛榮,是個人實現,更是生命的證詞。
  1931年她遇到了張中行。她少女時代在家庭中受到了太多的冰冷和傷害——父母不和,各自尋歡作樂——而這個溫情的學子,「處世嚴謹、治學勤奮、多情多義,讓她感受到高雅的情趣,也給了她呵護和尊重,在她心中簡直光芒四射」。她在他那裡得到了巨大的、令人暈眩的幸福。她很快懷了孕。
  她既不是張愛玲式的「高貴的孤獨」,也不具備林徽因的優越感與貴族詩情,冰心式的溫婉安寧不屬於她,丁玲與她同屬革命作家序列,但丁玲比她更豪邁粗放。
  她身上流著湖南人的血,是一位吃辣椒長大的女性,這決定了她渴求動盪和冒險,又敏感多情,有著湖南人特有的執著、生猛,平庸的生活令她窒息。「她渴望投身到一個偉大的運動中去,即使危險叢生,也樂趣無窮。」1936年她與張中行斷絕關係,與老地下黨馬建民生活在一起,他成為她的第二任丈夫。這時候她22歲,正懷著張中行的第二個孩子。
  老鬼這樣描述他的母親:她認準了一件事就死盯著不放。她每天挺著個大肚子纏著馬建民要入黨。她是如此真誠。她這時候想入黨,原因很簡單:就是覺著它好,它代表未來。
  這時候的她,就是林道靜。
  每個人的性格與命運真是互為因果。年輕時代的經歷,只是圍棋盤上最初布置的幾顆棋子,看似漫不經心,煞尾時卻生死攸關。它們所決定的格局與大勢,終會隨著時間逐漸顯現。她順著它走,無法突破宿命。值得玩味的是楊沫的後來。
  對馬的個人感情中有一點是不能忽略的,就是她把對共產黨人的崇拜和仰慕完全集中在他的身上,為他罩了一層聖光。馬為了安撫她,有一天對她說,黨已經同意接受她,他是她的入黨介紹人。這只是一種善意的謊言,但是多年之後,卻成為一顆定時炸彈在「文革」中爆炸。這險些要了她的命。

 

楊沫解放前夕的全家照

1969年,丈夫馬建民在政治高壓下寫材料,主動揭發了這個細節,說楊沫是「假黨員」、「政治騙子」。當時的情形是《青春之歌》正在接受暴風雨加冰雹式的大批判,楊沫本人有心臟病。換句話說,他為了自保,出賣了她,並且也知道後果。


  這時候的楊沫,血液中的辣椒性終於被壓榨出來了:她反過來加倍地攻擊揭發丈夫馬建民,她反駁說,她是被欺騙的,關鍵是,馬建民也欺騙了黨。她把他值得說而不能說的罪狀,比如與鄧拓的關係,等等,一一透露出來。這些都是可以置丈夫馬建民於死地的武器。他們夫妻之間互相傷害,刀刀見血。這時候,他們已經共同孕育了三個孩子。


  人性在被逼仄到最後一步的時候,會被考量出質地。這個考量是殘酷的,也是真實的。


  人性和歷史,同樣值得玩味。職場生存、利益競爭,大大小小、零零碎碎,同樣是考量,周邊都是眼睛。


  楊沫在「文革」中,雖遭批判,卻沒有挨過一下打,與她同在北京文聯的老捨命運就大不同了——她是怎麼活過來的?

 

據浩然回憶,1966年,把老舍揪出來時,楊沫就在現場。她親眼看到了整個過程,恐怖之極。楊沫因為害怕,高血壓心臟病並發,癱倒在屋子裡。


  從1966年至1969年間,楊沫得到了浩然等人切實有效的保護。她雖然緊張,但是求生有法。書中說,北京電子管廠的造反派召開17萬人的《青春之歌》批判大會,相關人楊述、蔣南翔等被拉上台批鬥,唯獨楊沫這個作者逃之夭夭。北影廠召開萬人大會批判毒草電影《青春之歌》,導演崔嵬、演員謝芳全都挨了鬥,楊沫這個編劇又逃脫了。


  她沒有出賣過別人——儘管有時候,出賣不是因為邪惡,而是因為軟弱。比如,北影廠編劇海默遭到批判後,她對他相當同情,從沒跟他劃清界限,還曾借給過他500塊錢,那時候500塊錢可是個大數目。海默是何許人呢?據說紅衛兵抄他家時,他拿根大鐵棍子,擋在門口。批鬥他時,一位北影廠女士在台下喊:「反動作家海默低頭!」海默當眾回嘴:「我是反動作家,可我不是國民黨的小老婆!」把這位女士氣得臉色發青,跳上台去狠狠抽了他兩個耳光。


  有人說,海默如不跟造反派硬頂硬鬧,不至於後來被打死。相較之下的楊沫比較溫情主義,只有唯唯諾諾,左躲西藏,她本質上不是那種鬥爭性很盛、朋友出了事就翻臉不認人的「革命左派」——老鬼的話說到了骨子裡。


  她晚年沒有與丈夫離婚,中國人的宿命正是把那些互相憎惡的人,犬牙交錯地壓合在一起,讓他們在生活的輪子裡,吱吱呀呀地運轉。因此她與男秘書的傳說,或者源於在生活中突圍罷。

 

正在寫作的楊沫

晚年楊沫夫婦的合影

於2011年7月15日轉作者:左效勤

責任編輯: 劉詩雨  來源:卜榮華博客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3/1015/3414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