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好文 > 正文

孫立平:原敵意識:沒來由地對他人抱有敵意

作者:
特別要指出的是,在傳統社會中,由於每個人的生活世界都是狹小的、有限的,敵意的對象往往也是具體的,明確的。而到了陌生的現代社會,這種敵意變得籠統而泛化。誰是你的競爭對手,模模糊糊,說不清楚,似乎每個人都是,又似乎每個人都不是。這樣,即可以理解為什麼人們從陌生人的眼神中很少能看到友愛,而更多看到的是敵意和警惕。

這裡我想提出一個"原敵意識"的概念。即在人與人的關係中,哪怕雙方本來就不認識,也不存在利害關係,但在潛意識中,把對方當作一個對手,當作一個敵人,當作對自己有害的存在。也就是說,這是一種沒有什麼來由的就把其他人當作敵人的意識。

這是我們社會中一種非常值得正視和思考的現象。幾年前,我在一篇評論冷漠現象的文章中,曾經寫了這麼一段話:

這種冷漠更深層的原因,是現實的教育。一位朋友說:在面對這樣的一位受害者的時候,也許你會想像,她是打你孩子的老師,是賣你有毒食品的老闆,是判了你冤案的法官。當然,在當時的情境中,人們不會想得這麼具體,但這樣的思維定勢會形成一種潛意識的積累。惻隱之心來自同類意識,因為我們都是人,都是同一種動物,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而現實是,無論我們的教育也好,現實的教訓也好,都在拉大人們之間的距離,增加人們之間的隔閡。由此形成的,就是一個冷漠的,甚至是互害的社會。

無論是眾人抨擊的冷漠也好,還是上面提到的互害也好,可能都與這種"原敵意識"有著直接的關係。

那麼這種"原敵意識"是哪裡來的?也許需要注意下面的幾個原因。

第一,從熟人社會到陌生人社會。傳統農業社會是一個封閉的社會,親屬、鄰居、朋友,至少是互相比較熟悉的人,就是你交往的圈子。這裡不僅有感情的紐帶,而且有知根知底的信任基礎。即便是出現了違背規則的"意外",他也是跑了和尚跑不了廟。費孝通先生將這種人際關係稱之為差序格局,有如一塊石頭投入水中激起的波紋一樣。

但是,工業化和城市化的過程,在迅速瓦解著傳統社會人際關係的紐帶,並直接把人們帶進一個陌生人的社會。我們每天不再是和親戚、鄰里、朋友打交道,我們每天遇到的、打交道的,往往都是陌生人,至少是沒有其他個人性紐帶連接的人。在這種情況下,產生陌生感是必然的。

當然,正如很多人已經指出的,冷漠並不是今天才有的現象。對此,人們經常用魯迅剖析的看客作為例子。其實這很容易解釋。從費孝通先生"差序格局"的概念看,熟人社會在"我們"內部是密切的,但在外部的,就是陌生的,對外人的冷漠是題中應有之義。

但不管怎麼說,這種陌生人社會造成的陌生感,造成的是冷漠,但卻不足以解釋相當普遍存在的敵視與互害。

第二,資源匱乏下過度競爭產生的敵意。冷漠不是敵意,但是造成敵意的基礎。敵意產生於自己受到威脅的感覺。而這種威脅,與資源匱乏環境中的過度競爭有關。

中國是一個人口眾多,但人均資源又極為有限的國度。為爭奪有限資源而發生的衝突,也是社會生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比如,因為土地爭端,因為爭奪灌溉的水資源而發生的械鬥,在過去的傳統社會中是普遍存在的。不過那時候此類的衝突有兩點。一是這種衝突往往是以團體的方式發生。它一方面造成了外部的某種"世仇",另一方面也強化了內部的團結。二是在持續不斷的衝突中,也慢慢形成了某些規則。比如,兩個村子的人為土地爭端發生嚴重的械鬥,甚至打傷打死了人,但不能在平時隨便尋仇、復仇。也就是說,這種敵意具有某種理性的成分,是受到某些規則約束的。

而在今天的社會,某些重要的資源仍然是極度稀缺的。特別是我們社會中價值的單一性,替代性選擇的缺少,更進一步加劇了這種稀缺。人們都在往一個地方努力,都在往一個地方使勁,由此使得競爭更加殘酷。一句在同學中流行的"感謝不殺之恩"的戲謔,道出了學生中競爭的慘烈。

特別要指出的是,在傳統社會中,由於每個人的生活世界都是狹小的、有限的,敵意的對象往往也是具體的,明確的。而到了陌生的現代社會,這種敵意變得籠統而泛化。誰是你的競爭對手,模模糊糊,說不清楚,似乎每個人都是,又似乎每個人都不是。這樣,即可以理解為什麼人們從陌生人的眼神中很少能看到友愛,而更多看到的是敵意和警惕。

而"差序格局"形成的心理積澱,更使得這種敵意來得自然。人們經常說互害社會,經常指責菜農為了利益,濫用農藥,對他人的生命造成傷害。其實,在農民的世界和眼光中,人是分層的。首先是自己,自己吃的菜是不打農藥的;其次是親友熟人,有時會對他們給予善意的提醒,"現在菜里的農藥可多啊,你們得注意點";而陌生人,是與他們無關的人,而且是泛化的與他們無關的人,是否受到傷害,不在他們的生活世界和感覺之內。

當然,你也可以說,這與我們沒有現代文明中的"人"的概念和意識有關。

第三,敵對與鬥爭思維造成的人際關係生態惡化。社會的陌生化導致冷漠,競爭的劇烈產生敵意,但這都不意味著仇恨和傷害是必然的。前者向後者的轉化,源於系統的敵對與鬥爭思維的作用。

昨天的《社會中的信任結構是如何被破壞的》一文涉及到這樣的幾層意思:信任結構是可以人為地破壞的,而破壞信任結構需要一套複雜而精緻的技術。而對社會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善意、信任破壞得最厲害的,就是系統的敵對與鬥爭意識。

系統的敵對與鬥爭意識,可以在三個方面惡化人際關係的生態。

首先,促進敵意的泛化。如果說熟人社會導致的是對陌生人的不信任和冷漠,過度競爭導致的是對特有對象的敵意,而建立在系統敵對與鬥爭意識上的敵意則是在一個更抽象的觀念和意識的意義上,構造了一個無所不在而又抽象的敵人概念。

其次,促使敵意向仇恨的轉化。相對於一般的敵意而言,仇恨是一種更強烈的情緒。在日常生活中,一般的敵意只是表現為不信任、警惕、戒備。而經過系統整理的敵意,則經由凝聚、提煉和升華,成為一種更為強烈的仇恨。個人不僅是原子的,不僅是互相戒備的原子,而且是一部分仇恨另一部分的原子。

其次,導致敵意和仇恨向行為的轉化。一般的敵意不具有攻擊性,凝聚的仇恨則導致明顯的攻擊性。別的不說,在網絡上,人們就很容易感受到這一點。有時候,都不用有什麼明顯的分歧,更不用說嚴重的利益衝突,互相傷害的語言都隨處可見。更嚴重的,由於可以理解的原因,就不說了(本文寫於2017年)。

責任編輯: 江一  來源:【賣茶者說16】孫立平社會觀察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1/0406/15776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