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熱門標籤 > 孫立平

孫立平:文明衝突會改變美國嗎?
2023-11-20

我們過去經常講,美國是一個民族大熔爐。現在看,就算美國以前真是一個大熔爐,現在這個熔爐要融化全球化時代帶來的大量移民,已經明顯有點力不從心。如果假以時日,事情會如何發展?如果理解了這一點,也許我們就能夠明白,第一,在過去幾個世紀中左右了人類社會走向的西方文明,正在經歷深層的危機。第二,解決這個危機的窗口期在時間的意義上已經極為有限。問題的答案在哪裡?

把過去幾十年分成兩段,能把「內循環」看更清楚
2023-11-06

改革開放,使中國進入經濟發展的快車道。中國的GDP,1982年突破5千億元,達到5373億人民幣;1986年突破1萬億元,達到10376億人民幣;2001年突破10萬億元,達到110863億人民幣。也就是說,在20世紀最後那20幾年間,中國的經濟總量從3000多億增加到將近10萬億,增加了差不多30倍。問題是,改革是如何促進經濟發展的?

中共盛宴的末尾酒沒了! 【阿波羅網報導】
2023-11-04

孫立平最後直言,你現在看到的歲月靜好的一群人,在全世界旅遊,買奢侈品的遊客占14億人的比例;不過是幾千萬人,他們是退休的官員,大國企旳員工,有編制事業單位的人員,和少數發了財的民企老闆和高管及其親屬。在當今的世界上,沒有哪一個發達或者不已開發國家,有如此不公平的福利分配製度。現在的問題是盛宴的末尾酒沒了。

孫立平:歐洲是如何走出相近相殺的?
2023-10-23

街頭上的小混混,經常發生打架鬥毆這樣的事情,一言不合,拳腳相見。你瞅我幹什麼,瞅你怎麼了。就這兩句話,就有可能最後頭破血流。而在受過高等教育的白領中,就很少發生這樣的事情。區別在什麼地方?就在於是否會權衡利弊。前者熱血一上頭,什麼都不顧,而後者則要權衡值得不值得。這個區別是重要的。懂得權衡,知道利弊,這是理性化最粗淺也是最重要的含義。有了這樣的理念,人們開始尋找解決矛盾和衝突的利大弊小的手段。久而久之,也就形成了一種風氣和文化。

孫立平對當前經濟形勢的幾點看法(圖)
2023-09-23

理想國丨烏托邦在深圳蛇口舉行的"2023中國前海企業家峰會",清華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孫立平發表了"在不確定性時代尋找確定性"的主題演講,對當前的經濟形勢分析的非常到位,分享給各位。我們可能要經歷一個並非短暫的經濟收縮期。我不太願意用通縮、衰退...

孫立平:從大拆解的角度理解美國為什麼還沒有衰退
2023-09-08

在一次特斯拉財報電話會議上,馬斯克說:"有時候會有種世界經濟要崩潰了的感覺,但到了第二天,一切似乎又都好了起來,坦白地說,我也不知道現在到底在發生什麼。"一位銀行家說:"那些說自己知道未來會發生什麼的人是在自欺欺人,對吧?我們真的不知道,在利率大幅上升的情況下,我以為經濟衰退應該已經來了,但並不是這樣。"

孫立平:在歷史中,你以為您會是誰
2023-07-04

那年,美國發生911恐怖襲擊,竟有那麼多人歡呼喝彩。國際上每每發生恐怖襲擊事件,尤其針對西方國家,都不乏叫好之聲。恐怖主義本來是無規則、無底線、無差別的反人類,是世界公敵,好多人卻當成了反對霸權的英雄。後來,塔利班組織在巴基斯坦一個高山上,殺害了多名登山者,其中包括兩名中國人,有些人才驚異的意識到,恐怖分子原來也殺中國人。你以為你是誰?

孫立平:我們最大的問題, 是都想成為「人上人」
2023-07-04

剛才我看到一篇文章,在這篇文章中,作者講到:中國人奴性的本源是什麼?就是都想成為人上人,從而放棄了自由和尊嚴。老實說,剛看到這個題目的時候,我還很難馬上把奴性和想成為人上人這兩個東西聯繫起來,後來想想,確實不是沒有道理的。我們這個奴性是怎麼來的,實際上就是把成為人上人作為一個至高無上的目標,奴性都是為了實現這樣一個最高目標可以付出的代價。

中國經濟三大紅利 北京當局幾乎全毀了
2023-06-28

清華大學經濟學教授孫立平表示,儘管三駕馬車的分析在特定背景下是有用的,但實際上,在三駕馬車的後面,還有更重要的東西。所以,在最近的一個講座中,我曾把三駕馬車的分析脈絡,放在淺層邏輯的題目之下。而在深層邏輯的題目中,則分析了另外一組我認為更重要的因素。 這組更重要的因素是什麼?就是和平、改革、勞動力這三大紅利。

孫立平:一個聽起來就過於荒誕的事情如何演繹成為一個真實的故事?(圖)
2023-06-08

【前幾天發的《舉債時他們究竟是怎麼想的?》一文寫於2020年7月16日。下面這篇寫於2020年7月18日。這兩篇文章雖然都寫於將近三年前,但對於認識今天的債務問題,還多少有些價值】一個貧困的西部縣,令人瞠目的四百億債務,沸沸揚揚,網上已經議論幾天了。但直到今天,仍有幾個巨大的問號...

清華教授揭中國經濟新二元困局 專家解讀(圖)
2023-05-26

清華大學教授孫立平近期就中國經濟形勢發表「三點看法」,指貨幣大量的增發,物價卻處於低迷的狀態,是因為中國經濟正在形成新的二元結構:國計和民生,大量的錢都在國計上循環。有海外專家認為,孫立平在暗示中共在經濟體制上走回頭路,導致國計民生都一塌糊塗,但沒有解決辦法。

中共經濟環境遭國際大拆解!中國的錢都在這裡循環…(組圖)
2023-05-22

我們的國際環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把它叫做大拆解的過程,這是我去年4月份提出來的。現在人們用「脫鉤」這個詞,但「脫鉤」只是一個局部性的、技術性的概念,「大拆解」則是一個戰略性、全局性的概念,兩個邏輯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