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教育育兒 > 正文

兩把人生的「金鑰匙」,父母交給孩子,會幫助他開啟未來成功之門

著名哲學家雅斯貝爾斯說過:

教育的本質,就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召喚另一個靈魂。

曾經看到這樣一個短片:母親在市場上賣水果,女兒來幫忙,女兒拿著一個菠蘿,不知道怎麼削,母親看見後,不動聲色地拿起一個菠蘿,在女兒面前演示,第一刀從哪裡開始削,然後再怎麼削,女兒一步一步地跟著母親學會了削菠蘿。

女兒羨慕別人吃冰淇淋,母親沒錢買,就削了菠蘿,放在冰塊里,凍成冰淇淋的樣子,拿給女兒吃,女兒吃了以後,認為好吃,我們應該買這種菠蘿冰淇淋。

於是,做了菠蘿冰淇淋,女兒到街上去賣,但沒人買。

女兒問母親,為什麼沒人買自己的菠蘿冰淇淋?

母親對女兒說,你到市場上看別人怎麼賣東西的?

女兒通過到市場的觀察,心裡有了主意,改變了賣菠蘿冰淇淋的方式,她的菠蘿冰淇淋不愁賣了。

短片中的女兒Poonsawat在母親的教導下取得了Sarnrak獎學金,並且完成了本科學位的學習。

心理學家大衛·伍德說,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家長應當給孩子提供一個框架,然後讓孩子自己想辦法解決問題。

在這個短片中,每當女兒遇到困難時,母親沒有說教,沒有替代,而是用身教和啟發女兒自己去尋找解決困難的辦法,讓她在實際生活中得到學習和成長。

而在孩子的成長中,有兩把人生的「金鑰匙」,父母一定要交給孩子,讓孩子做到自信有節、自尊有度,才能幫助孩子打開屬於自己人生底色的那扇門。

第一把鑰匙:自尊。

教育家伊莉莎白·哈特利·布魯爾說過:

教育是一種培養人的工作,教育的關鍵點在於培養孩子的自尊心,自尊教育的實質就是讓孩子確立做人的尊嚴、肯定人的價值、讓孩子學會做人。

一個有自尊的孩子,能夠正確了解和正視自己的真正價值,可以做到既不驕傲自大、目中無人,又不妄自菲薄、自暴自棄,隨意放任自己。也更善於社交和適應周圍的環境。

每個孩子都有自尊心,嬰兒、幼兒,雖然他們並不明白什麼是自尊,但他們卻擁有自尊心,他們能夠十分敏銳地感受到父母對他們的態度和情緒,對於撫愛或誇獎,他們會以微笑和快樂加以回報,對於粗魯或漠視。他們以發怒或哭泣來回應。、

在生活中,很多父母常說孩子沒有什麼自尊心,不知道害羞,臉皮太厚。這時,作為父母,是不是需要反思一下,是不是孩子他的自尊心被父母傷害得太嚴重了,產生了「抗體」?或者孩子沒有從父母的身上找到自尊的感覺,從來不知道自尊是一種怎樣的東西。

要知道,孩子的自尊心很脆弱,一旦受到傷害,就如打碎的瓷器,再怎麼修補也會有裂痕。

而一個自尊心很低的孩子,會自暴自棄,有可能成為一個「不可以教育」的人,會給孩子的人生帶來不可彌補的影響。

心理學家認為:「自尊心無可避免地會影響兒童的適應能力,低自尊的兒童比較容易感到無助、焦慮、自卑和不快樂。」

因此,擁有自尊是孩子健康、快樂成長的關鍵,是父母給孩子的最好的禮物。

畢淑敏說:

孩子的成長,首先是從父母的瞳孔中確認自己的存在。

孩子最初的受人尊重、獲得的尊嚴是從父母那裡得到的,尤其是還未成年的孩子,父母對他的態度,教育方式或父母無意間說出的一些話語,都可能潛入孩子意識當中,影響孩子的自尊的建立。

尊重是教育的大前提,只有關心到孩子的尊嚴感,孩子的自尊得到保護,才能使其通過學習而受到教育。

但現實生活中,很多父母並不尊重孩子人格,其中很常見的就是舉著「關心孩子,為了孩子好」的幌子,將自己的意志強加在孩子身上,或採用打罵、譏諷等不當教育方式來傷害、打擊孩子的自尊。

不論孩子年齡大小,他們都是實實在在的一個人。父母要與孩子平等相待,讓他知道你很尊重他,保護他們的自尊心,用欣賞的眼光、鼓勵性的話語真誠而積極地評價孩子。

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

「兒童的尊嚴是人類心靈里最敏感的角落,保護兒童的自尊心就是保護兒童的潛在力量。

02、第二把鑰匙:自信。

美國哲學家愛默生曾經說過:

「自信是成功的第一要訣。

很多研究表明:人的潛能是很大的,在遇到事情後,有的人能發揮出潛能,取得了成功,有的人卻只有失敗,出現這兩種情況,是否擁有自信,是很重要的一個方面。

美國職業橄欖球聯會前主席D·杜根曾經提出過「杜根定律」:強者不一定是勝利者,但勝利遲早都屬於有信心的人。

杜根定律揭示了自信對人的影響力。自信為一種自我肯定性、自我鼓勵、自我強化,堅信自己一定能成功的心理素養,孩子無論何時何地,有了自信,就有了一種必勝的信念,因而產生戰勝一切困難的信心,會發揮出自己最大的能力,來做任何事情,會獲得更多成功機會。

相反,一個人如果失掉了自信,那他就會先有退縮的想法,更沒有信心全力以赴地去做事情,面臨的可能是失敗。

因此,自信是孩子健康成長不可缺少的因素之一。自信的孩子是了不起的,他們遇事不逃避,不會因外界的評價而煩惱或高興,自信使得他們一往無前,不懼失敗。

父母如果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很強的能力。就要注重從小培養孩子的自信心。

家庭教養方式對孩子的自信影響很大。

史丹福大學的心理學教授,通過對上百個家庭的孩子進行調研發現,家庭的教養方式對孩子的自信心影響很大。家庭教養方式主要有六種類型,即溺愛型、否定型、民主型、過分保護型、放任型、干涉型。其中,民主型家庭教養方式和否定型家庭教養方式對子女的自信心影響最大。

一般來說,在民主型家庭中,父母做孩子的朋友,他們經常和孩子商量事情,尊重孩子的想法和意見,經常給孩子表揚和鼓勵。所以,孩子的自我接納程度較高,樂觀向上,相應的自信心、自尊感和成就欲望較強。

而生活在否定型家庭中的孩子,父母經常打罵、批評孩子,對孩子的責罰多於讚揚,因此,孩子們的自信心相對較差,他們往往不相信自己的能力,孩子常常產生自卑心理,總是甘居下游,對未來擔憂,對前途充滿恐懼。

所以,要從小培養孩子的自信心,重要的做法,要做民主型父母,對孩子採用民主型的教養方式,父母應尊重孩子,做事經常考慮孩子的想法和意願,不把孩子當成「附屬品」,而當成有「獨立人格的人」來看待。遇事和孩子商量、溝通,多對孩子鼓勵。

鼓勵是自信的酵母,誇獎是自信的前提,自信是信心的基礎,培養孩子的自信心的有效方法就是讚揚、鼓勵。鼓勵、讚揚不僅僅表明了父母對孩子的信心,同時也堅定了孩子對自己的信心。

美國心理學家里維斯博士認為,讚揚應當在孩子完成某一個值得肯定和鼓勵的行為時進行,而且要恰如其分。

父母應當對孩子具體的行為進行及時具體的表揚,如孩子洗了手絹,可以誇讚他洗得真乾淨;孩子收拾了玩具,可以表揚他收拾得真整潔。只要孩子有進步就要鼓勵,沒有好表現就要加強鼓勵的感情色彩。

《自信的力量》書中這樣說到:大人給孩子的每一次鼓勵,都讓他們更有信心。

讓孩子發現自己的長處,激發自信心。

《自信的力量》提到:自信建立在能力的基礎上,如果沒有能力或能力不夠,哪怕是在盲目自信,甚至會導致自卑。

如果一種能力讓你加深了對自己的了解,加深對自身能力、特質和品性的了解,這種能力就更容易轉化為自信。如果缺乏對自己的了解,不能開鑿出專屬於你的探索之路,就不可能造就持續的自信。

所以,父母敢於放手,讓孩子多努力和自己解決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孩子的能力得到鍛鍊和提升,孩子會在這種能力上,樹立了自信心。

而且,父母要讓孩子認識到「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從而讓孩子客觀地進行自我分析,充分地認識自己的能力、素質和心理特點。找出自己的長處和短處,以己之長,比人之短,激發自己的自信心。

幼兒教育家蒙台梭利說過:

「我們對兒童所做的一切,都會開花結果,不僅影響他的一生,也決定他的一生。

父母培養好了孩子的自尊、自信,會讓孩子受益一生。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低吟淺唱的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1/0413/15803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