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事 > 萬花筒 > 正文

不要用「細節」判斷一個人

作者:
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

前幾天吃飯,聽見隔壁桌在議論旁邊一對情侶:

「這個男生都不笑,內心肯定比較陰暗,十有八九原生家庭不幸福,可惜這個女孩子了。」

說得像是認識了這個人很久一樣。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大家非常喜歡用細節去判斷一個人:

看她的紋身,就知道不是好人;

看他的頭像就知道是個渣男;

你看她一天換一個名牌包,肯定是被包養了。

有時候甚至上升到了人品的高度。

但想要了解一個人,真沒想像的那麼容易。

就像《殺死一隻知更鳥》裡說:

「你永遠不可能真正了解一個人,除非你站在他的角度考慮問題…...除非你鑽進他的皮膚里,像他一樣走來走去。」

這其實在告訴我們,不要通過一兩個細節,就輕易去判斷一個人。

01

前段時間,因為一張照片,王冰冰突然被推上風口浪尖。

照片上,王冰冰和一位男攝影師舉止很親密。

圖片

網友看到照片,開始各種懷疑猜測:

「王冰冰也太隨便了!原來她的清純是裝出來的。」

「我早就覺得她被捧得太高了,還清純,背地裡不知什麼樣呢。」

「果然長得好看的女人,背後都有無數個男人。」

然而,事實真相是怎樣的呢?

有網友貼上了這張照片的完整版。

圖片

其實,就是一個再正常不過的拍攝工作,旁邊還圍著很多工作人員。

02

再講一個故事。

今年過年回家,我去看雙胞胎侄子。

中途去幫表姐洗了會菜。

回到客廳時,看見他倆好像在我的包里翻什麼東西。

我心想,這倆孩子真是越來越沒禮貌了。

於是悄悄走近,把他們逮個正著,笑著問:「你倆在幹嘛?」

他倆立即捂住我的包說:「不行,你不能看。」

這讓我更好奇了,於是把包從他們手裡哄過來,看到裡面多了一包彩虹糖。

這倆孩子見我發現了,開始爭起來:

「都怪你動作太慢了,被發現了吧。」

「還不是因為你,讓你好好盯著阿姨,她來了你都沒有發現。」

那一刻我很慚愧。

彩虹糖是他們最愛的零食,他們偷偷給我,其實只是想給我一個驚喜。

但我卻誤會了孩子的天真與好意。

03

為什麼要講上面兩個故事呢?

其實是想告訴大家,很多時候,細節會蒙蔽我們的眼睛。

在沒有了解全面之前,千萬不要急著去評判一個人。

這不僅會讓你弄錯事情的真相,而且很可能會誤會一個人的善良。

自媒體作者@武小五曾說過一個故事。

一位同事的妻子得了重病,單位領導號召大家捐款。

有的捐了500,有的捐2000。

一位叫孫志的同事捐了1500,不算少不也不算多。

但有人卻背地裡,說孫志不夠意思。

因為孫志家庭條件較好,每次救災捐款,他都很大方,上萬地捐。

這次輪到同事需要幫助,還是跟他關係很好的同事,卻變這么小氣。

直到半年後,這個誤會才解開。

孫志之所以公開捐1500,是為了照顧其他同事的面子,不想給大家壓力,也不想讓大家攀比。

而且孫志在私下,早給那位同事送了5萬。

細節,不代表全部。眼見,不一定為實。

這讓我想起心理學上有個很著名的「冰山理論」:

人的人格就像海面上的冰山一樣,露出來的僅僅只是一部分。

 alt=

你所看到的「真相」往往也只是這冰山一角。

你在路上看到紋身的年輕人,或許他們只是比別的年輕人更勇於表達自己;

你在菜市場看到為了幾塊錢在討價還價的大媽,也許就是想多為子女省點錢;

你在大街上看到背名牌包的女生,那可能是她對自己辛苦工作一年的獎勵。

管中窺豹,看不到豹子的全貌;盲人摸象,摸不出大象的原形。

當我們沒有完全了解事實真相時,千萬不要隨意去評價一個人的品行,更不要把細節當成事實來說。

細節不一定見人品,但日久一定可以見人心。

04

電影《82年生的金智英》裡有個情節,看了很動容。

金智英帶著孩子買咖啡,孩子不小心打翻了咖啡。

金智英立馬將孩子放進嬰兒車,開始清理地面。

旁邊有三個年輕人,不僅不幫忙,還在評頭論足:

「真是個媽蟲。」

金智英被「媽蟲」這兩個字刺痛了,因為「媽蟲」是用來貶低沒有收入,專靠老公,在家裡帶孩子的全職媽媽。

她站起來,走到年輕人身邊,反駁說:

「你認識我麼嗎?我為什麼就媽蟲了?

你來這個咖啡店點咖啡,和我碰面也不過十分鐘時間,你對我有多少了解,就隨意置喙別人。

我經歷過什麼樣的事情,遇到過什麼樣的人,心裡又是怎麼想的,你都知道嗎?

為什麼要花力氣傷害別人呢?」

的確如此。

那些圍觀的人中,沒人知道智英是因為懷孕,才放棄了引以為傲的事業。

這本來是一場犧牲,得來的評價卻是「媽蟲」。

未經他人苦,莫評他人言。

在這個世上,每個人都在下著自己的雪。

就像列夫·托爾斯泰說過的:「你不是我,怎知我走過的路,心中的苦與樂。」

這讓我想到幾年前,微博上的一則扎心故事。

一艘遊輪遭遇海難,可救生艇只剩一個空位,最後一瞬間,男人竟然推開妻子,自己跳上了救生艇。

最後這個男人得救了。

任誰看到這個男人的行為,都會覺得無情。

然而多年後,男人病故,女兒整理遺物時,發現了父親的日記:

「我多想和你一起沉入海底,可是我不能。為了女兒,我只能讓你一個人長眠在深深的海底。」

原來,當時妻子已身患絕症。

這個世界從來不是非黑即白。

生活中的對與錯,往往錯綜複雜,難以分辨。

閒談莫論人非,靜坐常思己過。

真正有修養的人,他們不會隨意用「細節」評價他人。

這份修養里,藏著對他人溫柔與尊重。

 alt=

古人常說:「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

識物都需要七年,識人更是如此。

細節會騙人,但時間騙不了人。

如果想要了解一個人,就多花時間去了解他的內心。

餘生很長,在這個眼見不一定為實的時代里,願我們都能理性思考,溫柔待人。

責任編輯: 趙麗  來源:洞見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1/0427/15858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