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工作職業 > 正文

哈佛對700男性進行長達76年研究:成功的秘訣是這個

上個世紀四十年代左右,美國哈佛大學曾經開始了一個科研項目。這一項目直到今天依然還在進行著,已經持續了76年了。

在這麼久的時間當中,項目共同涉及到超過700位男性,並且是對於他們的一種長時段的跟蹤調查與觀察,並且對他們的情況進行分析和收集。在研究對象的選擇上,這一項目選擇了兩個來自不同群體和環境之中的居民。

第一組研究參與者來自哈佛大學,共268名學生,當時正處於大學二年級。大多數都在之後經歷了第二次世界大戰。

第二組參與者則來自美國東部城市波士頓的貧民區,共456名,很多人都是歷經困難的生活才成年的。

長達將近八十年的生活之中,其中的很多人都已經經歷了改變,有的人成為了所謂的「人上人」,有的人則成為了比自己上一輩更加困難的人。

並且在這一代人的成長過程當中,第二次世界大戰、美國史無前例的經濟大蕭條等事件都成為了他們一生當中的難忘經歷,很多人都在這些巨大的事件之中改變了人生,比如被辭退、一蹶不振還有鹹魚翻身等等。

他們當中,甚至還包括眾多美國政界的人物,甚至詹森·甘迺迪也在這些實驗參與者之中。

實驗者們根據這些參與者十數年的經歷,從中挑選出一批比較成功的人們,並且將之進行歸納,得出的成功秘訣是「保持分寸感」。

所謂「分寸感」可以概括為這樣幾點:

1.有分寸感的人會更注重社會關係的建立。

研究參與者當中,那些相對比較成功的人往往都具有良好的社會交往關係,在他們當中,即便是本身經濟基礎並不是特別出色,也能夠在之後的生活當中取得良好的生活品質。

有的人可能會認為,一個人生活也挺好的,但是科學研究表明,友情與良好的社會關係是一個人在人生當中所不能缺少的。

2.有分寸感的人更看重人際關係的質量而非數量

研究人員還發現,在眾多實驗參與者當中,那些家庭生活美好、關係親密的人,往往都擁有比較幸福的生活。

科學研究人員解釋,那些能夠讓家庭和身邊的人擁有美好生活的人,往往都比較有活力。

這類人之所以有活力,就是因為他們十分擅長處理各種人際關係。他們做事情不會極端,而是會挑選比較合適的方式。

3.有分寸感的人世界觀與人生觀更為宏大。在生活中更傾向於幫助他人

一個有分寸感的人一般會十分重視自己和他人之間的關係。七百多個實驗參與者當中,能夠經常幫助他人的人們,往往都能夠擁有更好的人際關係。俗話說得好,「送人玫瑰,手有餘香。」在幫助他人之後,他們往往也能夠獲得比較好的回報。

最終,這些人大部分走上了醫生、律師、政治家的道路。

這一實驗之所以仍然在持續,就是因為實驗組織者們試圖通過相關的研究來給其他人提供一種參照。

那麼做到有分寸感,有沒有什麼技巧呢?其實在中國人的處世哲學當中,就是一個字,「度」。

有一個成語叫做「過猶不及」。生活中很多事,尤其是人情世故上的事,多了少了都不好。所以中國古人一直講陰陽平衡,又說萬事須講一個「度」。

在中國漫長的歷史當中,前人們總結出了眾多生活規律,其中「過猶不及」便是一種十分智慧的生活哲學。有些事,即便是做到最極限,其實也沒有太大的必要。

總而言之,就是堅守為人處世當中的「度」。對於那些與自己有關的事情,務必要做到最好;對於那些與自己無關的事情,則最好不要染指。

我們可以舉個簡單的例子,假如在職場當中,上級領導交代了自己一項任務,那麼在完成任務本身的情況下就可以了。

沒有必要想著討好或者是顯示自己的能力去做別的額外的事情,最終很容易「畫蛇添足」。

做人做到極致,也就是能夠在各種人與事當中自在的斡旋,將「度」把握得很準確。

責任編輯: 葉淨寒  來源:網易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1/0508/15906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