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外媒看中國 > 正文

德媒:德國對華政策失敗應明確立場放棄綏靖

德國漢學家古思婷認為,中國與歐洲之間的緊張局勢是促使德國和歐盟改變對華政策的契機,應放棄綏靖政策並作出改變。

自民黨議員Ulrich Lechte則直言,德國的對華政策失敗。

《經理人雜誌》發表了一篇特里爾大學漢學教授古思婷(Kristin Shi-Kupfer)的文章,題為「反抗促進轉變」(Wandel durch Widerstand),內容寫道,中國與西方自由民主國家之間不斷碰撞,當前的緊張局勢為德國和歐洲提供了推動新對華政策的機會,不再採用綏靖政策,而是著重轉變。

作者指出,在歐美國家批評中國侵犯新疆人權並實施制裁後,中國禁止歐洲政治家和學者入境,以及對在華外國學者和記者的敵意令德國和歐洲的觀察者意識到,由共產黨和習近平領導的中國政府可以不計代價挑釁,使事態升級。在此情形下,西方旨在極力避免激怒北京,不願危及雙方合作及生意往來的對華政策顯得不合時宜。

古思婷接著寫道:「再次遏制當前的事態是錯誤的。不計代價採取平衡政策只會導致我們在僵局和事態升級之間來回跌跌撞撞。雖然必須擱置固有的政治口號『貿易促轉變』,但這不代表我們不能影響中國。從中國的反制裁措施,以及中國官員越發挑釁和強勢的姿態便可見一斑。德國對華政策需要的是在歐洲背景下,更清晰地定義我們的國家利益和目標。」

漢學家古思婷認為,德國需要更清晰地定義國家利益和目標

文章認為,習近平所領導的中國政府,越發試圖根據自己的想法影響個別國家或國際機構。中國對自由秩序體系的攻擊,部分也是由不確定性所驅動,「因為這個政權並不像看上去的那麼穩定和無可爭議」。

中國政府對新疆和香港出手,也讓西方為其平衡外交付出昂貴代價。「外國企業對侵犯人權的行為保持沉默或委婉做出掩飾,這樣的態度已經達到勒索的極限。」

「這凸顯出,不原地踏步、持續前進的重要性:德國和歐洲不該一次又一次陷入勒索的陷阱。政治、經濟和消費者都應該儘可能地團結。」

作者最後總結:「明確政治路線及代價後,即使是緊繃和充滿衝突的對華政策,也能發展出正確勢頭。然後便能根據自由世界秩序的規則,將中國納入氣候保護或全球衛生政策的合作中,包括開拓全新、具可持續性的商業領域。北京若想破壞這一秩序,便予以反擊。這樣做的代價不會比看似划算的綏靖政策更高。」

德國入口網站t-online周六刊登了與自民黨議員雷赫(Ulrich Lechte)訪談,標題為「德國政府的中國策略已然失敗」("Die China-Strategie der Bundesregierung ist gescheitert"),同樣談及了德國的對華政策。雷赫在訪談中表示:「中國只關心自己的時代早就過去了。中國的一帶一路項目背後有明確的外交政治策略,讓各國在經濟上依賴北京,使其陷入債務陷阱。」

「我們必須擺脫『通過貿易促進轉變總會成功』的想法。相反的,聯邦政府的策略其實是失敗的。最遲在習近平上任後,中國的民主化已被全面叫停,而且早已往反方向奔去。對於中國在開發中國家如同毒販一樣分配資金,使其對中國產生依賴,西方國家沒有做出應對。」

自民黨議員Ulrich Lechte直言,德國的對華政策是失敗的。

他形容中國像是「高利貸」,在一些國家迫切需要資金時提供貸款,使其負債纍纍,必須為此付出高昂代價,烏干達便是一例。

「德國政府必須在德中政府磋商期間,嚴肅對待人權議題,而不是在會議桌上順帶一提。」他認為「現在是做出明確表態的時候」,德國可以尋求日本、澳大利亞、紐西蘭等民主國家的聲援。

他指出,隨著中國的崛起並在短時間建立龐大軍力,衝突是可以遇見的。「因此我們必須在人權問題上更強力的發聲。絕不能允許台灣有一天被變成既成事實。我們需要保護和加強一戰和二戰後建立的多邊秩序。但我們不能獨善其身。」

雷赫認為,西方國家必須設法讓因貸款而依賴中國的國家擺脫鉗制,「進而抑制中國對聯合國大會的影響力。」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德國之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1/0516/15936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