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鉤沉 > 正文

史上漢軍和羅馬士兵的唯一一次對抗 結果如何?

漢軍發現對方軍隊中有奇特計程車兵。

當戰鬥時,這些士兵手持一人高的巨型大盾牌,他們組成正方形隊列,用盾牌把隊伍包裹得密不透風,然後喊著口號、邁著統一步伐往前走。

注:早些年,義大利廣播電視公司派出攝製組,到中國甘肅尋找羅馬第一軍團後裔的下落。義大利媒體的到來,引起人們對2000多年前那一段歷史的關注。

公元前36年,為了打擊與西漢為敵的北匈奴郅支單于,西漢派4萬大軍西征。當大軍抵達郅支城(今哈薩克斯坦境內)時,竟意外地發現,在郅支單于的部隊中有一支奇特的僱傭軍。直到戰鬥結束,西漢將士才知道,這些士兵居然來自一個遙遠而陌生的國度。

遠征中亞,羅馬軍團士兵神秘失蹤

公元前53年,羅馬帝國三巨頭之一克拉蘇率領羅馬第一軍團進攻中亞地區的帕提亞王國(中國史書稱其為安息,地處伊朗高原)。帕提亞人進行了殊死抵抗。5月,羅馬遠征軍進入一個叫卡萊的地方,結果中了帕提亞人的埋伏。面對四周黑壓壓的帕提亞大軍,不甘心坐以待斃的克拉蘇拼死突圍。經過一番激戰,羅馬軍團徹底崩潰,克拉蘇命令手下各自逃生。

卡萊之戰後,羅馬帝國暫時不再侵擾帕提亞。公元前20年,兩國言和。然而當羅馬人提出希望全部遣返卡萊戰役中被俘的羅馬軍人時,一件令他們困惑的事發生了。

在清點戰俘的數目時,他們發現僅有區區幾百人。而此前他們得到的消息卻是,當年第一軍團實際上很多士兵沒有戰死,無論是羅馬人還是帕提亞人,一時都陷入了困惑之中。

後來,歷史學家們終於解開了這個謎團。原來當時有1000多名羅馬軍團士兵衝出了重圍。要想生存下去,他們唯一的選擇便是避開帕提亞軍隊的封鎖繼續向東前進。最終,這支羅馬第一軍團的殘餘部隊衝出帕提亞國境,進入了中亞盆地。而在那裡,散布著像康居、大月氏這樣的小國。於是,善於作戰的羅馬士兵們便分別以僱傭軍的身份被這些小國接納。

來到中亞地區後,這些羅馬士兵仍保持獨立的作戰方式和生活方式,如果沒有重大變故,他們很可能就會在這裡逐漸繁衍生根。然而就在此時,一場戰爭再次改變了他們的命運。

漢軍的特殊俘虜

當年流落到中亞的羅馬士兵,一部分投奔康居,另一部分則充當大月氏的僱傭軍。公元前40年,大月氏國內發生動亂,五位副王之一的貴霜發動戰爭,自任大月氏王。被擊敗的四位副王帶著自己的軍隊和屬民,包括那些羅馬士兵,向東逃到西漢境內的河西走廊。在那裡,這些羅馬士兵得到了妥善安置。而投奔康居的那部分羅馬士兵則沒那麼幸運了,因為他們被捲入了北匈奴與西漢軍隊的戰爭中。

漢武帝以來,西漢邊境的匈奴已遭受多次打擊。公元前57年,匈奴內部出現五單于並立的局面。公元前53年,呼韓邪單于宣布歸屬西漢,並率部南遷至陰山附近。而與西漢為敵的郅支單于因懼怕呼韓邪聯合漢軍合擊他,率眾向西面的中亞方向逃去。公元前40年,當郅支單于的軍隊到達康居國時,只剩下3000多人。但郅支單于很快得到了康居國的幫助。康居國王不但將郅支單于安置在東部邊境,還將手下的羅馬士兵借給他。就這樣,殘餘的羅馬軍團又成了北匈奴軍隊的僱傭軍。

在康居的幫助下,郅支單于很快再次強大起來,並且對西域諸國橫加凌辱,築起郅支城,準備與漢朝軍隊抗衡。

鑑於郅支單于的活動嚴重威脅到了漢朝西域各屬國的安全,公元前36年,西漢王朝派兵攻打郅支單于。當漢軍包圍郅支城後,發現了對方軍隊中這些奇特計程車兵。據中國史書記載,郅支城不但「土城外有重木城」拱衛,而且還有「步兵百餘人夾門魚鱗陣」。而據漢朝人以往的了解,身為遊牧民族的匈奴人是根本不可能掌握這些戰術的。

更令人驚奇的是,當戰鬥時,這些士兵手持一人高的巨型大盾牌,他們組成正方形隊列,用盾牌把隊伍包裹得密不透風,然後喊著口號、邁著統一步伐往前走。當敵人相距較遠時,他們先把手中的長矛扔出來;稍近以後,則拔出短刀肉搏。

不過由於實力上的差距,這種奇特的戰術並沒有改變戰鬥的結局。由於漢朝的重騎兵速度很快,轉瞬間就把羅馬士兵的方陣團團包圍,然後從四面進攻,輕易地就攻破了羅馬士兵的方陣。最終,漢朝大軍一舉攻破郅支城。而那些可憐的羅馬士兵,則只剩下100多人,成了漢軍的俘虜。

漢軍將這些羅馬士兵帶回中國,為了安置這批特殊的俘虜,漢元帝特地下詔在河西地區設立驪靬縣(今甘肅省永昌縣)。據《後漢書》記載:「漢初設驪靬縣,取國名為縣」,而後世一些歷史學也認為驪靬正是漢朝對羅馬帝國的稱呼。

羅馬軍後裔

從此,曾經失蹤的羅馬第一軍團的後裔,就在這裡繁衍生息。直到公元592年,隋文帝下詔將驪靬縣併入番禾縣。從那以後,中國史書中再也沒有關於這些羅馬士兵的記載。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煮酒說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1/0520/15951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