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盛頓研究團隊發現,新冠肺炎(中共病毒)重症者往往睪固酮濃度已降至極低的水平。(圖/路透社)
為了解睪固酮、雌二醇與似胰島素生長因子Ⅰ(IGF-1)等激素的濃度,與新冠肺炎患者的症狀嚴重程度是否有關聯性,美國華盛頓大學醫學院研究團隊召集了152名新冠肺炎患者,在不同時間點測量患者體內睪固酮素與發研細胞素的濃度。結果發現,相較於病情較輕微者,重症的男性患者血液中的睪固酮濃度往往較低。
這份研究成果已發表於2021年5月份的《美國醫學會期刊》網路開放版。論文中指出,在整個大流行期間,臨床證據顯示平均來說,感染新冠肺炎的男性往往較女性更容易轉為重症患者。科學家認為,這可能是因為男女之間荷爾蒙差異使然;部分論文更直指,男性較女性擁有濃度更高的睪固酮素,故更容易促成病情的惡化。
為釐清高濃度睪固酮素是否容易讓新冠肺炎的患者轉為重症,華盛頓大學研究團隊召集152名新冠肺炎患者,進行為期2個月的實驗。其中,男性90人、女性62人,平均年齡為63歲,143名患者(占總數的94.1%)住院治療。研究團隊分別在第3天、第7天、第14天與第25天,測量參與者的睪固酮素、雌二醇(由人體產生的雌激素)與IGF-1(與胰島素類似的重要生長激素)的水平。
結果發現,針對女性參與者,這三種激素的濃度都不影響病情的嚴重性;至於男性,其血液中睪固酮水平與新冠肺炎病情的嚴重程度相關。一般而言,正常成年男性血液中的睪固酮水平為250 ng/dL,低於此則為低睪固酮濃度。
然而,研究團隊發現,在剛入院時,相較於病情較輕微的男性,睪固酮濃度平均為151 ng/dL,入院即重症的男性患者,睪固酮濃度僅有53 ng/dL。到了住院第3日,病情最嚴重的男性平均睪固酮濃度僅剩19 ng/dL。
睪固酮水平愈低,病情往往愈嚴重;研究團隊甚至發現,睪固酮濃度最低的患者,往往使用呼吸器的比例也最高,需要進入重症病房,甚至死亡。在研究期間,約37名患者(其中25人為男性)死亡。
研究團隊認為,這項實驗顛覆過往認為高睪固酮濃度往往加劇病情的看法,而將病情惡化的可能原因,指向睪固酮濃度過低。不過,這項研究仍不能證實低睪固酮濃度,就是病情惡化的兇手,很可能濃度降低是其他因果現象的結果,因而須進一步的實驗佐證。儘管如此,研究團隊仍進行一系列的臨床研究,藉由操作睪固酮濃度來治療罹患新冠肺炎的男性,或是透過觀察睪固酮濃度來判斷患者病情在未來幾天是否會惡化。
研究團隊還警告,睪固酮濃度還影響其他風險因素。如身體老化、肥胖與糖尿病,往往與低睪固酮濃度有關,而這些慢性疾病往往容易提升新冠肺炎惡化的風險,不可不慎。
那麼一般人該如何提升睪固酮濃度,以避免自己在罹患新冠肺炎時病情容易惡化呢?現有文獻指出,經常進行肌力訓練、補充充分蛋白質、多吃好油脂、完整的睡眠品質、減輕生活中壓力,以及減少酒精的攝取,這些都有助於提升睪固酮的濃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