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動態 > 正文

沈旭暉:《2021美國創新與競爭法》草案:提及香港的五大重要條文解讀

作者:
他在六四前夕簽署行政命令,除了重申去年11月川普行政命令公布的48間中國企業繼續在黑名單,另外還新增了十多間。「黑名單」上的企業,都是涉及中國軍方、被指參與侵犯人權和私隱的企業,不少是巨無霸中概念公司,現在由行政命令禁止任何美國企業或個人投資這些公司,包括購買他們的股票。因此,中國移動、中國電訊、中國聯通等,都已經在紐約交易所被停止交易。此外,香港人熟悉的中交建、中鐵建、中海油、華為等,一律都在名單上。

美國參議院通過可能是拜登總統任內最重要的法案之一:涉及開支1700-2500億美元的《2021美國創新與競爭法》,內含「一籃子」子法案,包括《響應中國挑戰法》、《捍衛美國未來法》、《無限疆界法》、《戰略競爭法》等,還有《台灣學人法》、《台灣主權象徵法》等。單看名字、再看內容,還以為出自川普手筆。這條法案的內容包羅萬有,主旋律就是要和中國正面競爭,無論是大撒幣發展人工智慧、5G到6G技術,還是捍衛台灣、抵制中國冬奧,一切都是以中國為假想敵。參議院通過法案後(投贊成票的包括不少共和黨議員),拜登立刻發出聲明歡迎,而眾議院早前已通過另一個類似、但不同版本的法案,由於現在是民主黨全面執政,總統和兩院已同意會綜合一個終極版本,然後交由總統簽署生效。

換句話說,雖然目前參議院通過的草案未最後落實,但最終內容大概不會相差太遠。法案要涵蓋的東西太多,但還是有五大條文提及香港,而且都是具體操作,很值得我們注意:

1.3301條:撥出一千萬美元予國務院的民主人權勞工局,「去推廣香港的民主」,這是在「投資我們的價值」這欄目的一個子項目。雖然未有詳情,但有了基金(一千萬美元不是小數目),就會有申請準則,相信海外香港人、特別是美國的香港留學生與香港移民,會被鼓勵成立團體,去申請這經費;至於「推廣民主」,最直接聯想到的是媒體、學術、出版一類軟實力仲介體。

2.3309條:成立「香港網際網路自由計劃」,為香港人提供繞過網絡長城、促進網際網路自由的工具,並說明提供一千萬美元予「開放科技計劃」、再加二千萬美元予上述民主人權勞工局的「自由網際網路計劃」,就是為了捍衛香港的網際網路自由。這方面的經費高達三千萬美元,甚至多過「支持香港民主」,固然反映美國分析香港網際網路很快就失去最後的自由,也會成為中國監控香港人的工具,但究竟有甚麼可以做,卻語焉不詳。假如經費是用來研發打破中國網絡長城、並以香港為突破口,這就是以香港為網戰主戰場了。

3.3346條:責成國務卿匯報中國政府如何濫用香港地位,去繞過美國法律和保護政策。根據《美國香港政策法》,國務卿需要定期向國會匯報香港一國兩制情況,卻確定是否繼續給予香港的特殊政策;現在是把焦點放在「中國如何利用香港地位破壞美國利益」,說白點,就是如何濫用香港身份投資美國、購買美國產業、再滲透美國一類行為。假如認真「報告」,一堆代表中國利益的香港企業,也就是借用香港身份在美國「工作」的那些公司和負責人,都可能成為美國目標。

4.5302條:責成國務院提交報告,評估中國國企的「邪惡行為」,包括它們如何利用其財富和影響力破壞香港自治,並防止任何美國資金或協助流向這些企業或其子公司,和提出任何新建議針對上述行為。換句話說,在香港上市的大量中概念股,都可以落入這個類別被美國「調研」,那些捐錢支持《港區國安法》的,邏輯上,已經足以榜上有名。

5.5303條:責成國務院提交報告,針對違反香港人權和違反美國對香港有關制裁的中國官員,並評估對其制裁的方案。表面上,這舉措在《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裡已經存在,但後者的違反人權需要達到「重大侵犯」(gross violation)的門坎,新法案這裡就連這門坎也沒有,其實客觀效果,也許就是讓人舉報中國涉港官員或香港官員的「侵犯香港人權行為」。

不歸路?拜登政府擴大中國企業黑名單

 

 

美國總統拜登。(AFP)

與此同時,拜登政府如何跟隨川普對華政策、如何影響到香港,日前公布的另一具體措施,也是重要明證。他在六四前夕簽署行政命令,除了重申去年11月川普行政命令公布的48間中國企業繼續在黑名單,另外還新增了十多間。「黑名單」上的企業,都是涉及中共軍方、被指參與侵犯人權和私隱的企業,不少是巨無霸中概念公司,現在由行政命令禁止任何美國企業或個人投資這些公司,包括購買他們的股票。因此,中國移動、中國電訊、中國聯通等,都已經在紐約交易所被停止交易。此外,香港人熟悉的中交建、中鐵建、中海油、華為等,一律都在名單上。

這次禁令的重要性,在於表明「制華」繼續是美國朝野兩黨共識,並沒有因為拜登而改變。拜登作為資深政客、官僚,這方面的內外協調工作,沒有川普令人無所適從的「驚喜」,執行層面卻更細緻,例如這份名單由財政部詳細列出每一間企業的問題,相信不會像川普的行政命令那樣一度被內部挑戰。至於是否有效,還得看拜登能否說服五眼聯盟、G7其他盟友共同行動,這也是他競選時強調自己比川普有優勢的範疇

對香港而言,這些黑名單中概念公司幾乎一律在香港也有上市,而讓它們「二次上市」,正是中國急需「二次收回」香港的原因之一。換句話說,假如美國有意摧毀香港金融市場,單是認真處理這批黑名單公司在香港的分身,已經非常可觀,甚至制裁香港港交所也是力所能及,問題是希望做到多徹底而已。由於相關命令都有一年寬限期,這依然是中美兩國討價還價的空間,但目前看不到跡象兩國關係會改善。

美國目前的戰略目標,自然是和中國正面競爭科技戰,這類經濟禁令其實只是爭取時間,真正在做的是重新提升美國的戰略優勢,並在太空等領域開闢新戰場。另一方面,加強本土這方面的實力,也可以解決一些國內經濟問題,這比鼓勵美國企業回流國內設廠,也許更實際。中國的響應,除了繼續嘗試「參考」現有企業來「自主研發」,還有儘量擴大在網際網路時代對美國的人口優勢,希望通過「全民五毛化」作為人工智慧、大數據實驗的白老鼠和武器。這樣的大方向,中美不有限度脫鉤是不可能的,香港不繼續成為磨心也是不可能的,真正的金融衝擊其實還未開始,政治全面整肅後,要來的還是會來。

拜登的行政命令,加上國會的《2021美國創新與競爭法》假如最終以類似條款通過,相信美國香港人會得到不少拓展機遇,香港更多中資公司和個人會落入制裁名單,香港更可能成為中美網站中心,但也暗示香港的獨特地位不會短期內改變,否則美國也沒有切入香港的空間。中國為了「反制」,自然也會批出一堆經費予「愛國團體」「反擊」美國,派出更多五毛兵團用「新香港人」身份滲透國際,通緝更多海外港人,並開始針對有異動的美資公司。這樣一來,冷戰在香港會升溫,並逐步延伸到經濟戰、網絡戰,香港繼續成為戰場,海內外香港人無論身處何方、選擇何方,都會是前線士兵。地理香港的高壓不會短期內改變,國安會不斷「破獲」「勾結美國」的大案。有危有機,這就是大時代。

(文章只代表特約評論員個人的立場和觀點)

責任編輯: 江一  來源:RFA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1/0615/16062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