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報告:歐企大多願留在中國 但面臨重大挑戰

中國歐盟商會日前發布《商業信心調查2021》,指出大多數受訪會員公司去年的業績優於新冠(中共病毒)疫情爆發初期時的預期,絕大多數在華歐盟企業也希望繼續留在中國市場。但中國歐盟商會主席伍德克(Joerg Wuttke)周二強調,這些公司在中國的經營仍面臨重大挑戰。

被視為在華歐盟企業經營環境風向標的《商業信心調查》的最新版近日出爐,有585家歐盟商會會員公司完成了這項年度調查。

絕大多數企業願留在中國

報告指出,這些企業去年的業績明顯好於去年年初時的預期。2020年2月,中國歐盟商會和德國商會對會員公司開展了一項聯合調查,當時有半數受訪者預計收入將同比下降,僅有不到1%的受訪者預計收入將不降反升,但實際情況卻出乎了他們的意料。逾四成受訪者去年仍然實現了收入增長,只有四分之一的受訪者表示收入下降。

報告說,中國市場在疫情受控後快速復甦,成為了歐盟企業在全球經濟普遍放緩之際的一大避風港。約三分之二的在華歐盟企業對業務增長持樂觀態度,較前一年增長了兩成,只有不到十分之一的歐企考慮將現有或計劃內對華投資轉移到其他市場。

中國歐盟商會主席伍德克周二在華盛頓智庫國際戰略研究中心(CSIS)舉行的一場網絡研討會上說,這家商會的研究數據顯示,他們相信在未來十年到十五年間,中國至少會占據全球經濟增長的三分之一。在這樣的情況下,歐企必須牢牢守住中國市場。

「俗話說,如果你不在餐桌旁,那你就會在菜單上。只有留在中國市場,你才能在全球占據一席之地,並與市場上的其他中國競爭對手展開較量。」

中國歐盟商會主席伍德克(Joerg Wuttke)周二強調,其會員公司在中國的經營仍面臨重大挑戰。(美聯社圖片)

新冠疫情是最大挑戰

報告顯示,會員企業認為新冠疫情是歐盟企業去年面臨的最大挑戰,其次是全球經濟放緩和美中貿易戰

鑑於中國經濟復甦較其它主要經濟體要快,中國經濟放緩在企業面臨的重大經營問題中僅排在第七位。

受訪者普遍認為,商務旅行限制對滯留在中國境外的外籍員工造成了重大影響,儘管這些企業雇用的外籍員工人數相對較少,但他們通常從事需要特殊技能的關鍵崗位。許多公司表示,越來越多滯留在境外的外籍人才放棄了返回中國的打算,這令企業感到非常擔心,他們呼籲中國通過更有效的方案,讓所有外國人在遵循檢疫程序的情況下得以返回中國,否則這將對中國發展造成長期影響,因為許多放棄回中國的外籍專家都非常了解在華業務,很難在短期內被替代。

在周二的這場活動中,伍德克身後的一幅身穿紅袍、舉目遠眺的鄧小平畫像格外引人注目。這位常駐北京的德國化工企業巴斯夫(BASF)中國首席代表說,他1982年首次訪華,那時的中國給他留下了開明、對外界充滿好奇的印象,但那個時代看上去已經結束了。

「在我看來,當今中國在很多層面上變得更保守、更憂慮、更沒有安全感了,街上的攝影頭等監控工具變得無處不在。」

「我們要走自力更生的道路」(自由亞洲電台製圖)

改革陷入停滯商業政治化加劇

在當今 中共領導人不斷提倡「自力更生」的背景下,不少觀察人士認為,中國改革開放的步伐近年來出現了停滯、甚至倒退,而這在商會的最新報告中也得到了體現。九成歐盟企業認為他們去年在華經營環境並不寬鬆,甚至變得更艱難。他們大多認為,市場准入、不平等待遇、國有企業改革停滯、強制技術轉讓等問題仍然普遍存在,總體治理水平有待提高。

比如在不平等待遇方面,近四成受訪者認為中國本土企業得到了比他們更好的待遇,而這些區別主要體現在政府採購、補貼申領、融資渠道等方面。

值得注意的是,逾四成受訪者認為他們的經營環境去年變得更加政治化。有一半的商業信息調查受訪者表示,政治壓力主要來自中國政府,其次是中國媒體和國際媒體,近兩成受訪者認為壓力來自中共。一些歐盟企業擔心,在中共百年黨慶之際,中國民族主義情緒可能會被激化,今年的緊張局勢可能還會加劇。

伍德克分析說,中國政府目前面臨維持政治穩定和擴大開放的兩難境地。

「你是想保持政治穩定、搞『自力更生』嗎?那麼你的經濟發展預期就會很低。還是你想切實擴大開放,以便釋放你尚未釋放的潛力?」

他明確指出,中國當前的經濟表現並未達到預期,但外界很難說服國家領導人進一步擴大開放,而這顯然不利於中國的長期發展。

責任編輯: 楚天  來源:RFA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1/0617/16069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