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國際新聞 > 正文

對中西關係發出警告 默克爾有了"接班人"

德國下任總理的熱門人選阿明•拉舍特(Armin Laschet)對向中國發起新冷戰的危險提出警告。他同意安格拉•默克爾(Angela Merkel)的看法,即中國既是德國的系統性競爭對手,也是合作夥伴。

在美國總統喬•拜登(Joe Biden)首次正式訪問歐洲後,拉舍特對英國《金融時報》發表了上述言論。拜登此次歐洲之行主要是就中國對西方國家構成的挑戰發出警告。拜登已明確表示,他希望與盟友合作,遏制中國的野心。

在這次涉及很廣的採訪中,德國中右翼基民盟(CDU)主席拉舍特表示,許多歐洲人對拜登的對華鷹派立場持懷疑態度。

「問題在於,如果我們討論『限制』中國,這是否會導致新的衝突?我們需要一個新的對手嗎?」他表示,「歐洲對此的反應十分謹慎,因為,沒錯,中國是歐洲的競爭者和系統性對手,它的社會模式不同,但它同樣是歐洲的合作夥伴,尤其是在對抗氣候變化等問題上。」

此外,拉舍特還呼籲不再給予俄羅斯冷遇。他表示,西方國家必須努力與莫斯科方面「建立一種明智的關係」。他表示:「無視俄羅斯既不符合我們的利益,也不符合美國的利益。」他讚揚了拜登上周在日內瓦與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Vladimir Putin)會晤的決定。

距離德國大選還有三個月,大選後默克爾即將卸任總理職務,民調顯示拉舍特所在的基民盟有望獲勝,儘管它面臨著來自反對黨綠黨的強大挑戰。一個可能的結果是基民盟和綠黨組成聯合政府——這將是德國歷史上首次——由拉舍特擔任總理。

在採訪中,拉舍特竭力暗示將延續默克爾的政策。兩人的個人經歷雖然截然不同,但「在基本問題上我們總能達成一致意見」。

其中一個兩人達成共識的領域似乎是中國問題。默克爾經常被指責緩和對中國侵犯人權行為的批評,因為她擔心損害在華開展業務的德國企業的利益。

拉舍特表示,德國永遠不應迴避解決「關鍵問題」。他補充稱:「但我不確定總是大聲、激烈地公開談論一個國家的人權狀況是否真的能帶來實際的改善。

「通常情況下,在人權問題上,與其他國家領導人私下交談來解決問題比在新聞發布會上談論它更具效果。」

這種溫和的做法可能會引發與綠黨的潛在衝突——後者更熱衷於公開挑戰中國的人權記錄——也可能會引發與拜登政府的緊張關係。

拜登對中國的強硬立場在他的歐洲之行中顯露無遺。七國集團(G7)峰會公報在人權、貿易和新型冠狀病毒大流行起源缺乏透明度等問題上批評了中國政府。

當被問及他是否認為拜登正試圖將歐洲拖入一場新的冷戰時,拉舍特有所遲疑,稱拜登將中國視為「我們面臨的最大挑戰之一,例如在新技術方面」,以及希望「加強民主國家之間的合作」,是「正確的」。

但拉舍特也表示西方在與中國的地緣政治競爭方面應避免陷入冷戰思維。他說:「21世紀是非常不同的,1989年以前世界是什麼樣的,這個視角只能提供有限的建議。現在我們處於一個多極世界,參與者也不一樣了。」

不過拉舍特堅稱他不會對中國有求必應。「我會在一切可能的領域努力促進我們的夥伴關係,與此同時明確我們對中國的期望:接受互惠,擁抱多邊主義,尊重人權。」

在俄羅斯問題上,拉舍特表示他一直堅持認為俄羅斯吞併克里米亞是「不可接受的」違反國際法的行為。但他也認為俄羅斯作為聯合國安理會理事國不應被忽視或輕視。

例如,他對巴拉克•歐巴馬(Barack Obama)將俄羅斯描述為「地區大國」的著名說法提出了質疑,稱這是過去10年莫斯科與西方之間緊張局勢不斷升級的原因之一。

「它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一個核大國,」拉舍特說,並補充說拜登的做法——恢復互派大使,稱俄羅斯是一個「世界大國」,「把俄羅斯當作對話者來認真對待」——發出了一個「非常重要的信號」。

拉舍特為「北溪2號」(Nord Stream 2)管道項目——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Gazprom)的這一項目從俄羅斯穿過波羅的海直接向德國輸送天然氣——進行了辯護,稱隨著德國逐步淘汰核能和燃煤發電,德國將需要更多的天然氣。

但他也對莫斯科提出了警告:這條管道「絕不能成為針對烏克蘭的地緣政治工具」。他說:「烏克蘭的利益必須得到保護。如果俄羅斯不堅持這一點,『北溪2號』協議的基礎將不復存在。」

責任編輯: 李華  來源:德國之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1/0622/16094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