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鉤沉 > 正文

不成氣的曹植氣壞曹操 放縱恣意,一失足成千古恨

建安24年,鎮守荊襄的大將曹仁為關羽所圍。 此時的曹操雖然對曹植很失望,但還是決定再給他一次「戴罪立功」的機會。 於是,他讓曹植擔任南中郎將,行征虜將軍,帶兵支援曹仁。 可是當傳令官帶著軍令找到曹植時,他已酩酊大醉、爛醉如泥,根本無法領兵出征。 這一次,曹操徹底死心了。

本文所有配圖均來自電視劇《三國演義》劇照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說起曹植,我們最先想到的便是這首《七步詩》。

正所謂:「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獨得八斗。」

曹植是一位才華橫溢的「明星」,即使過了千年,後人仍要將他視為詩壇上的傳奇。

然而,比起他在詩壇上的才名,其「冰火兩重天」的人生境遇似乎更為人津津樂道。

前半生輝煌燦爛,後半生黯淡無光,前半生集萬千寵愛於一身,後半生卻如同一個階下囚。

到底是什麼原因,讓曹植的人生發生了如此巨大的變化?

一文人風流,灑脫不羈愛自由

據史書記載,曹操膝下共有25子,其中最討他歡心的有2人:曹植與曹沖。

曹沖聰穎仁愛,曹植率真瀟灑,兩人都是聞名遐邇的神童。

尤其是曹植,據說他在十幾歲時,便能讀書萬卷、下筆成章。小小年紀便有這般才華,使得同是「文學愛好者」的曹操大為讚賞。

有一次,曹操看了他的文章後,開玩笑道:「你文章寫得這樣好,該不是找人代寫的吧?」

曹植聽後,昂然說道:「言出為論,下筆成章,如果不信,您可以當面考察!」

正巧鄴城的銅雀台剛剛建成,曹操便帶兒子們登台遊玩。一時興起,便讓他們各自做一篇文章來歌頌此事。

當時的貴族公子,大多喜愛「飛鷹走狗,縱游無度」,有真才實學的並不多。

但曹植是例外。

當兄弟們還在抓耳撓腮、冥思苦想時,曹植大筆一揮,寫下了流傳後世的《銅雀台賦》。

有如此才華,已屬難得,但更難得的是,曹植雖生在王侯家,卻始終有一顆赤子心。

史書稱其:「性簡易,不尚威儀,不尚華麗。」

不僅性情純粹、生活節儉,還平易近人、不擺架子,這讓見慣了陰謀詭計的曹操十分欣慰,他是越來越喜歡這個兒子了。

建安16年,曹植被封為平原侯;建安19年,又改封臨淄侯;建安22年,更是增加封邑至萬戶。

一時之間,備受榮寵。

除了各種封賞外,曹操還決定對他進行重點培養。每每有一些表現的機會,他都會安排給曹植。

比如,建安十九年,孫權攻占皖城。

曹操震怒之下,決定率軍親征。

在離開鄴城之前,他宣布:嫡長子曹丕隨自己東征孫權,而曹植負責留守鄴城。

鄴城是曹魏的政治中心,將這樣既重要又敏感的任務交給曹植,似乎已經在向世人表明:自己有意培養曹植作為繼承人。

臨行前,曹操語重心長地對曹植說:

「我當年擔任頓丘令的時候,與你現在一般年紀,現在回想起來那時候做的事,沒有一件覺得後悔,希望你也能像我一樣,無論什麼事,都做到無怨無悔。」

可以說,曹操對曹植給予了厚望,他希望曹植能像自己年輕時一樣,做一個為國為民、無怨無悔的真豪傑!

只可惜,他這番「厚望」終究是錯付了。

二放縱恣意,一失足成千古恨

「放蕩不羈,任性而行,不自雕勵,飲酒不節」,這就是史書對曹植的評價。

這樣的人,可以成為一個好詩人,但卻難成為一個好皇帝。

建安22年,曹植在一次醉酒後,擅自打開了只有皇帝才能出入的司馬門,奔馳於只有皇帝才能走的馳道。

這種「罔顧禮法」的出格行為,讓曹操失望不已。

他一怒之下將管理司馬門的公車令處以死刑,還狠狠訓誡了曹植一番。

事後,更是痛心疾首地說道:「開始的時候,我認為子建是兒子中最能夠擔當大事的人,如今看來,倒真是看走了眼,從此我再也不會相信他了。」

曹植也因這場「醉駕」,讓自己在父親心中的形象一落千丈。

放縱,常常是厄運的開始,因為放縱的背後,都有一個被遮蔽的自我。

人若是看不清自己,便看不清前路;若是管不住自己,則會誤入歧途。

失去了寵愛的曹植並沒有改過自新的意思,他依舊我行我素,無所顧忌。

建安24年,鎮守荊襄的大將曹仁為關羽所圍。

此時的曹操雖然對曹植很失望,但還是決定再給他一次「戴罪立功」的機會。

於是,他讓曹植擔任南中郎將,行征虜將軍,帶兵支援曹仁。

可是當傳令官帶著軍令找到曹植時,他已酩酊大醉、爛醉如泥,根本無法領兵出征。

這一次,曹操徹底死心了。

他沒有想到,當年心志高遠的少年,如今變得這般放縱不堪!

遙想當年,北方還沒有一統,曹植從小就在戎馬倥傯的生活中度過。

那時,他希望自己能夠像父親一樣征戰四方,救萬民於水火。

在《白馬篇》中,他將自己化身成一個渴望為國立功,甚至不惜犧牲生命的遊俠少年,高喊出「捐軀赴國難,誓死忽如歸」的豪言。

年少的曹植曾希望用一生來報效國家、建功立業,而如今的他卻已忘了當初的抱負。

文人相歡,飲酒賦詩,這原是曹植平時最大的消遣。

可問題是,你曹植不單是一個風花雪月的公子哥兒,更是曹魏儲君的候選人。

誠然,文藝需要瀟灑張揚的個性來點綴,但政治需要的卻是隱忍與克制。

從這點來說,曹植是個徹徹底底的失敗者。

三淒悽慘慘,孤單無助意難平

當初,曹操有意培養曹植作為接班人,他不僅給曹植立功的機會,還給了他一定的實力。

楊修、丁儀等人之所以能成為曹植的羽翼,多半也是曹操暗中促成的。

楊修出身弘農楊氏,四世三公,是實打實的世家大族。

這樣的身世背景,若能為曹植所用,定是一筆豐厚的政治財富。而且楊修本人也博學多才,曾多次為曹植出謀劃策。

可此一時彼一時,如今的曹植既然失去了「儲君候選人」的身份,那麼他的「羽翼」也就沒有存在的價值了。

建安24年,曹操殺楊修,砍掉了曹植的最大臂助;

建安25年,曹丕繼位,誅滅丁儀全族,剷除了曹植的最後一支羽翼。

疼愛自己的父親不在了,幫助自己的戰友不在了,此時的曹植徹底掉進了冰冷的深淵,在自己的封地上過起了監牢般的生活。

曹丕剛即位,便把曹植遣送到封地,接著又派出「監國使者」監視他的一舉一動。

「名為王侯,實為囚徒」,這就是曹植的生活境遇!

黃初四年,曹植終於可以離開封地,前往都城洛陽朝拜皇帝。

本以為這次可以擺脫牢籠,享受短暫的自由,卻不想即便是在路上,也要時刻受到監視。

到了京都後,曹植與分別多年的兄弟曹彪再次見面了。

由於愛好相同,兩人素來交好,平時也多有詩詞唱和。

這次見面更相談甚歡,怎奈曹丕對諸侯的監管實在太嚴,就連兄弟們私下走動,都受到了限制。

在監國使者的催促下,曹植與曹彪只好被迫分離。

回到封地後,曹植哀傷憤懣,心意難平,憤然寫下了那首《答東阿王詩》——

「盤徑難懷抱,停駕與君訣。即車登北路,永嘆尋先轍。」

既然你擔心我在封地不老實,那我就乾脆申請去駐守邊塞吧。

後來,曹植多次上表毛遂自薦,請求立功邊疆,只可惜這最後的要求,也被曹丕無情的拒絕了。

在遭到一次次的打擊後,曹植心中的火苗,終於徹底熄滅。

哀莫大於心死,曹植的人生已再無光亮,等待他的只剩下黑暗與死亡。

魏明帝太和6年,曹植在鬱鬱寡歡中離世,年僅41歲。

昔日的「天之驕子」,終於在心灰意冷中了此餘生。

也許對曹植而言,這也算是一種解脫吧……

王陽明說:「人須有為己之心,方能克己;能克己,方能成己。」

曹植以驚人的詩才,獲得曹操青睞,又以放縱的行為,失去曹操的恩寵。

他本來高光絢麗的人生,就因為「不能克己」,落個黯然收場的結局。

但儘管如此,他仍然是可愛的,可敬的,可佩的。

因為在他身上,我們看到了文人的瀟灑恣意,更看到了帝王家少有的真性真情。

如此,足矣!

責任編輯: 李華  來源:十點讀書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1/0628/16121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