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藝術世界 > 正文

中國榫卯,將世間美好環環相扣

物道君語:

一榫一卯,藏盡中國天機,將世間美好環環相扣。

最近幾年,中國榫卯積木在海外爆火。

工匠們通過榫卯技藝將木頭做成小動物、小亭子、小宮殿,不用一滴膠水、一顆釘子,能隨時拆裝,讓老外們驚嘆不已,稱之為「中國式樂高」。

其實,榫卯可不僅僅是玩具,它是中國木工的獨門技藝。榫卯,其實用來連接兩個構件的方式,凸出部分為榫,凹進部分為卯,完美體現「天人合一」的思想。

在紫禁城、祈年殿、應縣木塔等古建築,在明式家具中,處處可見榫卯的影子。千百年來,它使古橋不斷、宮殿不倒、家具不散。

中國榫卯,暗藏天機,蘊含古人的智慧,將這世間的美好環環相扣。

榫卯,扣住穩穩的幸福

榫卯之美,在於它的堅固,讓木頭之間「天衣無縫」,扣住穩穩的幸福。

在《東京夢華錄》裡,曾講過一座橋,「其橋無柱,皆以巨木虛架,飾以丹艧,宛如飛虹」。有學者推測,《清明上河圖》的虹橋便是如此。

它用巨木組成骨架,拱骨和橫拱之間便用榫卯連接,建築學上稱之為疊梁拱。不需要柱子,船隻可以安然穿過。

無獨有偶,在浙江泰順,有一座泗溪姐妹橋。它在清朝康熙年間修建,今天依然如蛟龍飛騰,如「新月出雲」。

走到橋下,能看見成排木樑相交,形成橋拱,和《清明上河圖》畫上的幾乎一樣。

因為榫卯,這座木拱廊橋昂然挺立,歷歲月而不變,「世界橋樑史上唯中國有之」。

榫卯,自有一種堅定的力量,如一雙有力的手臂,讓木頭們交叉斜撐,互相制約,守護這一方山河無恙,守護著人們穩穩的幸福。

榫卯,扣住世代平安

榫卯之美,在於以柔克剛,守護著建築的長久平安。

1937年,梁思成林徽因翻山越嶺,尋到傳說中的大佛光寺。那裡三面環山,東大殿位於最高台,氣勢雄偉,是典型的唐朝木構建築。

梁思成寫道:「高大的殿門頓時就給我們打開了。裡面寬有七跨,在昏暗中顯得更加輝煌無比。在一個很大的平台上,有一尊菩薩的坐像,他的侍者們環他而立,猶如一座仙林。」

抬頭一望,其屋檐昂揚,斗拱結構「縱橫恣肆」,如大鵬展翅,又如鷹擊長空。斗拱結構,是榫卯的最佳呈現方式。

因為這層層出挑的斗拱結構,起承轉合,以柔克剛,化解震力。佛光寺東大殿在一千多年裡,經歷九個朝代變遷,八次五級以上地震的侵襲,依然巍峨莊嚴。

梁思成說:「在這裡,是斗拱而不是屋頂塑造了建築的形象,中國古典建築中的斗拱藝術在佛光寺發揮得登峰造極。

建築的詩性之美,在環環緊扣的飛檐斗拱里,展現得淋漓盡致。像古典詩歌里的韻腳,有呼吸,有留白,溫柔且堅定,守護著建築的世代平安。

榫卯,扣住古老中國的智慧

榫卯之美,在於它蘊含了深刻的中國哲學。

王世襄先生說中國傳統家具有五美:「木材美、造型美、結構美、雕刻美、裝飾美」。其中,結構美是榫卯的靈魂

榫卯講究互相避讓,以柔克剛,環環相扣,相輔相成,一如中國人的「禮」——為人處事的智慧。

榫為陽,卯為陰,陰陽相生。榫為進,卯為退,進退有度。榫為剛,卯為柔,以柔克剛。

萬物有道,它的含而不露,是儒家的智慧。它的陰陽相生,是道家的思想。這何嘗不是中國人追求的美好人生?既有堅定的心,亦有柔和的力。

雖然,榫卯越來越被世人知道,但許多榫卯結構築造的古建築,卻如山谷里寂寞的野百合,被漸漸遺忘。

但總有人不捨得。比如畫家李干朗,便花了20多年的時間,走遍中國,畫下五十多個古建築。他說:「每次看到一個幾百年的建築時,都會跟他敬個禮,因為它要躲過多少劫數才能留到今天。

呼吸之間,就是千年的風霜。是古人的智慧,更是冥冥之中的運氣,才能倖存於世,才能讓我們有幸得以一見。

那天,我站在應縣木塔下,久久凝望,那像龍鱗一般的斗拱,完美得像一道物理學公式,讓你只想俯首稱臣。美,當真是一種動人心魄的信仰。

那一刻,想起當年林徽因先生在佛光寺時,身著旗袍,也攀爬到木樑構架上,忍著臭蟲蝙蝠的穢氣,俯仰細量。她說:「深怕機緣難得,重遊不是容易的,這次圖錄若不詳盡,恐怕會辜負古人的匠心的。」

或許終究有一天,古建築都會消逝。

古老的智慧,也可能隨之掩埋。

但在它們還「活」著時,不妨就去看一看,

須知,那一眼,也許就是今生唯一一次相逢了……

責任編輯: 宋雲  來源:物道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1/0716/16198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