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教育育兒 > 正文

教育方法不能太「死板」,這些方面要學會變通,孩子接受度更高

明明是為了孩子好,孩子卻不理解,這成了許多父母的心病。孩子不領情,家長受委屈,但責任真得在孩子身上嗎?恐怕未必,很多時候,孩子的心裡也是很委屈的,甚至會產生「父母不愛我」之類的想法。真正導致父母孩子雙雙委屈的,其實是教育的方法,有些父母的教育方法太死板,不但達不成想要的效果,還會產生許多負面影響。

同事張姐以前教育孩子的時候,就跟很多家長一樣,大事小事一把抓,什麼都由父母做決定。兒子二年級的時候,張姐給他報了數學補習班,因為從一年級的成績來年,數學這門課是兒子的短板。

可這樣一來,就把兒子本來在上的繪畫班給擠占掉了。張姐的兒子對繪畫很感興趣,幼兒園期間就在學,已經上了三四年的培訓班了,現在說停就停,兒子肯定不樂意,導致本來就對數學反感的他,對母親強行安排的數學補習班更加排斥了。

一個學期下來,張姐兒子的數學成績不升反降,這讓她大為光火,為此還罵了兒子幾次。但補習班的老師卻告訴張姐,說她兒子不是不聰明,只是不願意努力,如果能打開心結,讓他主動投入學習,數學成績一定能提上去。

在老師的建議下,張姐與兒子談了一次心,得知兒子仍然放不下繪畫時,就答應下學期繼續報繪畫班,同時也告訴兒子,如果他以後想考上心儀的藝術學校的話,數學成績也是很重要的。聽到張姐這麼說,兒子一下子來了興致,第二學期雖然多了一個補習班,他卻從來沒覺得累,不但繪畫水平大有長進,數學成績也提上去了。

數學和繪畫,在今天的教育評判制度下,明顯是數學更加重要。張姐強迫兒子上數學班,也是有正當理由的。但最終的效果卻很差,因為家長可以強迫,孩子也可以不合作,就像補習班老師說的那樣,只有讓孩子主動投入,才會有好的效果。

教育方法太死板,孩子難以接受

張姐一開始的做法,其實就是當今社會許多家長的常見做法。他們自認為這樣做是對孩子好,還怨孩子不理解。殊不知真正沒弄明白的正是家長自己,正所謂「強扭的瓜不甜」,強迫孩子去接受自己不喜歡的事物,就算孩子勉強配合,效率也會極其低下,家長付出的投資,回報比自然不會高。

而經補習班老師提醒後,張姐採用了變通的手段,效果就一下子好起來了。原因很簡單,經過那次談心後,兒子得到了母親的保證,下學期仍然可以上自己喜愛的繪畫班。與此同時,他也認識到以後想要在繪畫上發展,數學成績也是非常重要的,否則就考不上心儀的藝術院校。

這麼一來,在孩子的心中,數學就不再是一種累贅,而是助他登上繪畫高峰的一個必要工具。孩子對繪畫越感興趣,就會越主動地投入到數學學習中去。雖然路徑有別,但最終達成的效果,還是跟母親當初的所想是一致的。這就是典型的「曲線救國」策略。

家長要在這些方面學會變通,孩子接受度會更高

首先是給孩子充分的選擇權。有些家長太過霸道,完全不給孩子選擇權,一切皆由他說了算。這很容易導致孩子反感排斥,或者陰奉陽違。正確的做法是給孩子充分的選擇權,通過側面引導讓孩子主動做出家長心儀的選擇,這樣就皆大歡喜了。

第二個需要變通的地方是不要總盯著孩子的學習成績,而應該更多地關注孩子的綜合能力培養。比如讓孩子適當地做些家務,帶他參加社區勞動等等。別小看這些事情,它們既可以促進孩子綜合能力的提升,也能讓他增長社會經驗,還能磨鍊他的意志。

第三個需要變通的地方是重視孩子的興趣,哪怕它不會在當下對孩子產生任何好處。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孩子對某一領域感興趣,家長只需要付出少量的投資就能產生巨大的回報。就算這些興趣對孩子的學習沒有幫助,甚至對未來的就業也沒有幫助,也不見得就是沒有意義的,它可以培養孩子的情操,還能幫助化解負面情緒,從而間接地為孩子的學習和事業產生正向助益。

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父母。想讓孩子主動接受你的教育,就一定要學會變通,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慮,這樣父母少費精力,孩子也少受委屈,對孩子的成長也更有利。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 90育兒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1/0722/16224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