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人物 > 正文

一樁著名的殺人案背後 藏著三個版本不同的曹操(圖)

作者:
歷史上真實的曹操,並非像羅貫中刻畫的這樣沒有人性。我們知道,羅老先生出於維護漢室正統的立場,在小說中是把曹操當反一號、國賊來寫的,所以必定要把他妖魔化。

東漢末年,董卓專政後,曹操逃出了洛陽,一路東奔,不過他的目標並不是家鄉譙縣,而是距此不遠的陳留郡(治今河南開封市東南)。

他之所以選擇這個地方,原因有三:

首先,他已下定創業的決心,要起兵討伐董卓,所以不可能再回老家去當寓公;其次,陳留距洛陽僅四五百里,方便窺伺京師動向,可隨時發兵進攻董卓;最後,也是最重要的,時任陳留太守的張邈是他過去的鐵哥們兒,彼此知根知底,意氣相投,可聯手共同創業。去往陳留的途中,曹操經過了一個地方:成皋。

這座十八線小縣城,就是今天河南滎陽的汜水鎮。曹操絕對沒想到,他將在這個地方無意間製造出一樁血案。

這樁血案,就是殺呂伯奢一家。

01一場案件,三個版本

凡是看過《三國演義》的人,對這個故事都很熟悉,但多數人可能不知道,這樁並不複雜的殺人案,在歷史上其實有三個版本。

這三個版本,陳述的殺人動機和案情經過都不盡相同,基本上就是一出「羅生門」,很值得我們玩味一番。

第一個版本,出自曹魏官員王沈所著的《魏書》:「太祖⋯⋯從數騎過故人成皋呂伯奢;伯奢不在,其子與賓客共劫太祖,取馬及物,太祖手刃擊殺數人。」

第二個版本,出自西晉史家郭頒的《魏晉世語》:「太祖過伯奢。伯奢出行,五子皆在,備賓主禮。太祖自以背卓命,疑其圖己,手劍夜殺八人而去。」

第三個版本,出自東晉史家孫盛的《雜記》:「太祖聞其食器聲,以為圖己,遂夜殺之。既而悽愴曰:『寧我負人,毋人負我!』遂行。」

三個版本的共同點,就是曹操的確殺了呂伯奢的家人。然而,曹操究竟為何殺人,這才是本案的焦點。

按照王沈的說法,是呂家人見財起意,要搶劫他的馬匹和財物,曹操不得已才把他們殺了。果真如此的話,曹操屬於正當防衛,頂多算是防衛過當,理應得到世人的諒解,就算把他拉上法庭,要讓他負刑事責任,法官估計也會酌情從寬。

問題在於,王沈的說法可信嗎?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王沈的身份背景。實際上,史學家只是他的第二身份,王沈的第一身份其實是曹魏的大臣,在曹髦(曹丕孫子)時代官居侍中。說白了,他就是曹魏公司的高管。我們能指望他一邊領著曹家的高薪,一邊寫史揭露公司創始人曹老闆的殺人罪行嗎?恐怕很難。

從司法實踐的角度來看,一個案件中,與被告方存在利益相關的證人,其證言的真實性一向備受質疑,被法庭採信的概率也是很低的。

其次,王沈的證詞,存在很大的邏輯漏洞。我們都知道,曹操本人就是練家子,身手相當了得,按照《三國志》的說法,叫「才武絕人,莫之能害」,所以當年刺殺張讓才能全身而退。而按照王沈所言,他借宿呂伯奢家之時,身邊還帶了好幾個騎兵侍衛。

試問,呂家人的腦子得進多少水,或者事先吃了多少顆熊心豹子膽,才敢打劫曹操?況且當時曹操是在逃亡,神經高度緊繃,恐怕連睡覺都睜著眼睛,呂家人對他下手,不是找死嗎?

綜上所述,我們有理由認為,王沈在《魏書》中的說法可信度很低,極有可能是對曹操的袒護,甚至捏造事實。

排除掉最可疑的證詞,那麼事實應該就在後面的兩個版本中。

02謀殺還是誤殺?

郭頒的《魏晉世語》和孫盛的《雜記》都認為,曹操殺呂伯奢家人並非出於正當防衛,而是懷疑對方要害自己,所以先下手為強。但二者的區別也很明顯:郭頒的說法可以認定為謀殺,孫盛的說法則傾向於誤殺。

郭頒說,呂家人「備賓主禮」,也就是盛情款待了曹操,可曹操卻恩將仇報,在沒有任何可疑跡象的情況下,僅僅出於莫須有的疑心就把人家八口人全殺了。毫無疑問,這是妥妥的謀殺,所以郭頒的證詞對曹操最為不利。

而孫盛雖然同樣認為曹操殺了人,卻提供了兩個至關重要的案情細節:

首先,在案發前,曹操聽到了「食器聲」。按字面意思,是廚房裡鍋碗瓢盆的聲音,但歷代史學家基本上都認為,這裡指的應該是殺豬宰羊的磨刀聲。而當時的曹操正在逃命,屬於典型的驚弓之鳥,稍有風吹草動,腎上腺素立馬飆升,何況還聽見了磨刀聲。可以想見,曹操當時有多麼驚恐和憤怒,於是來不及多想就把呂家人幹掉了。可一殺完他才明白過來,原來人家是殺豬宰羊要款待他。

這就有了案發後的第二個關鍵細節,曹操發現自己殺錯了,便悽愴地說了一句:寧可我對不起別人,也不能讓別人對不起我。

如果孫盛提供的這兩個細節屬實的話,那麼很明顯,這是誤殺。雖然理無可恕,但是情有可原。因為多數人在那種情況下都有可能產生誤判,進而導致錯誤的行動。「悽愴」二字,就足以表明曹操發現自己鑄成大錯之後的悲傷和愧疚之情。

03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羅貫中的山寨

上述三個版本,王沈明顯是在替曹操洗地,欲蓋彌彰的味道太濃,最不可信;郭頒則是把曹操寫得像個冷血殺手,仿佛殺人可以不需要理由,顯然走了另一個極端,同樣不足採信。所以,千百年來,人們普遍採信的都是孫盛的說法,因而才有這句「寧我負人,毋人負我」流傳千古。

在此,有必要指出的是,大多數人記住的其實不是孫盛《雜記》裡的這句原話,而是羅貫中在《三國演義》中寫的那一句:「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

這句其實是山寨版,是羅貫中對原版的改寫。

兩句話乍一看差不多,可往細了一想,尤其是放在不同的語境下時,差別還是挺大的。

孫盛的原版,是曹操發現自己鑄成大錯後的悽愴之語,「寧我負人,毋人負我」同樣但語氣並不是理直氣壯,而是含有很大的無奈和某種程度的自嘲。看著孫盛的描述,我們甚至可以腦補出曹操說這句話時面如死灰、失魂落魄的樣子。

然而,在羅貫中那裡,情形就截然不同了。

《三國演義》第四回寫道:曹操先是誤殺了呂家的八口人,然後和陳宮一塊兒倉皇逃離,不料恰好遇見買酒回來的呂伯奢,曹操索性把呂伯奢也給殺了,理由是怕他發現家人慘死後會來追殺他們。陳宮受不了,罵曹操不義,曹操就用那句「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回敬了他,一副理所當然、我是流氓我怕誰的樣子。

羅貫中虛構了不同的語境,又在孫盛的基礎上加了「天下」兩字,口氣就從悽愴無奈變成了霸道豪橫,似乎為了一己私利損害全天下的人都沒關係,這就很有些反社會、反人類的味道了。

很顯然,羅貫中這麼一寫,曹操的大奸大惡就被完全坐實了,可以說是毫無人性,令人髮指。任何人看到此處,都會恨不得把曹操撕了。而他說的這句話,從此就跟著《三國演義》流傳天下,變得婦孺皆知了,同時也成了「奸雄曹操」自私殘忍、冷酷無情的如山鐵證。

然而,這是小說,不是歷史。

歷史上真實的曹操,並非像羅貫中刻畫的這樣沒有人性。我們知道,羅老先生出於維護漢室正統的立場,在小說中是把曹操當反一號、國賊來寫的,所以必定要把他妖魔化。這一點我們完全理解,卻不能苟同。我們尊重羅老先生的歷史觀,也敬佩他的文學才華和藝術貢獻,但與此同時,我們也必須尊重歷史、尊重事實。

註:本文節選自《三國不演義》一書,作者:王覺仁。)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三國不演義》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1/0819/16345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