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陣秋風起,轉眼秋意爽。轉眼間,夏日的酷暑一掃而光。尤其是早晚時分,同樣是耀眼的陽光,夏日是濃郁的暑氣,秋日卻是涼爽的秋意。
夏秋之交,帶給人們不一樣的美麗感受。雖然說秋的到來意味著天地間的蕭瑟無比,意味著悲涼,意味著凋落,但是,依然有很多詩人發現了秋的美:
劉禹錫《秋詞》中有云: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秋天在很多人眼中,都是蕭瑟無比的存在,而在詩人的筆下,卻呈現出不同於春天的美麗色彩,甚至比春天更美。
蘇軾《贈劉景文》中說得更明白: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更是把秋天當成了一年當中最美好的季節,因為它「橙黃橘綠」,意味著收穫。
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當中,把美麗的秋月寫得更動人: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
而在唐代詩人孟浩然的筆下,一曲《初秋》更是把夏秋之交人們的體驗寫得更明白:
不覺初秋夜漸長,清風習習重淒涼。
炎炎暑退茅齋靜,階下叢莎有露光。
秋天來了,秋夜越來越長。雖然古人不見得了解諸多的地理知識,但是起碼的生活體驗還是具備的。不知不覺之中,秋夜越來越漫長,陣陣涼風吹拂,涼意沁人——秋天就這麼到來了。
「清風習習重淒涼」,最美的就是「習習」,形容風輕輕吹拂的樣子。雖然秋風絲絲縷縷,然而卻蘊藏了巨大的能量,能夠讓人感受到涼意陣陣。究其原因,就是她使得「炎炎暑退」,同時吹走了蟬噪鳥鳴,使得「茅齋靜」,而這所有的一切,都是詩人所期望享受到的美麗而詩意的境界。
初秋帶給世間萬物的變化是多層次的,「階下叢莎有露光」就是其中之一,「叢莎」指的是小草。初秋的秋意沁人,帶給小草的變化,並非是草木搖落,而是「有露光」。晶瑩的露水在草葉之上點綴,反射著美麗的朝陽,這不就是美麗的秋天麼?
對比酷暑,初秋的到來使人感受到了來自大自然的善意。無論是「清風習習」還是「露光」點點,都是初秋大自然最溫柔的賞賜。而詩人孟浩然敏銳地發現了這一點,用最美麗的唐詩記錄下來,成就了唐詩當中最詩意的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