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鉤沉 > 正文

三百年出了92位宰相這家人的豪門秘籍是這樣煉成的

話說這位王祥,出身其實不錯,他的祖先是戰國時期號稱「四大名將」之一的秦國大將王翦,因為用兵如神,被秦始皇尊為老師,王翦幫助秦始皇掃平六國,統一天下之後,功成身退,歸隱鄉里。

 

唐朝大詩人劉禹錫有一首著名的七言絕句《烏衣巷》: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其中的「王謝」指的是晉代最有權勢的兩大豪門家族——王家和謝家,而其中的王家,更是被稱為「中國第一望族」,三百年間,光是宰相就出了92位,大書法家王羲之、王獻之父子都是他家的子弟,但是令人難以想像的是,一手開啟這王氏家族輝煌歷史的關鍵人物,竟然是一個幾次三番差點被繼母害死的受氣包,到六十歲時才出仕做官。這樣的人為什麼能成就出這樣的豪門呢?今天我們就講一講他的故事。

琅琊王氏

山東臨沂,魏晉時稱為琅琊。在一個天寒地凍的冬季,這一天,琅琊的一條小河邊,一位少年正站在被凍得梆梆硬的河面上,急得頭上冒汗,什麼事兒讓他這麼上火呢?

因為他的繼母要喝鯉魚湯,他今天非得要弄到兩條鯉魚!否則,沒有否則,想都不要想!不過這厚重的冰層,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想弄開它可不是那麼容易的。他四處搜尋,好不容易在岸邊找到一塊比較大一點的石頭,使勁砸向冰面,那堅硬的冰面上只不過留下一個白點。

這個正在冰河上冒汗的少年,就是奠定未來王家三百年輝煌基業的王祥。

話說這位王祥,出身其實不錯,他的祖先是戰國時期號稱「四大名將」之一的秦國大將王翦,因為用兵如神,被秦始皇尊為老師,王翦幫助秦始皇掃平六國,統一天下之後,功成身退,歸隱鄉里。

王祥生於東漢末年,在他很小的時候母親就去世了。父親王融後來續娶了朱氏為妻。朱氏上得廳堂、下得廚房,但對王祥卻一點也不慈愛,經常在王融面前說王祥的壞話,使父親對他也逐漸冷淡起來。

其實王家歷代作官,應該是有些家底的,王祥也是讀書識字的儒生,可父母卻總是讓他幹些打掃牛舍、挑糞擔柴、耕種田地等這類的粗重工作。

而且朱氏總是對他呼來喝去的,甚至是稍不順心就責罵鞭打。王祥卻天生很孝順,對繼母的虐待絲毫不放在心上,總是對父母畢恭畢敬,任勞任怨,父母生病時,王祥總是衣不解帶地在床前照料,煎好的藥都要親自嘗一嘗才端給父母喝。

臥冰求鯉

王祥的繼母喜歡吃鯉魚。有一次在嚴冬臘月里得了風寒病,臥床了幾天,粒米未進,稍好了一些就說想吃活鯉魚,喝鯉魚湯。王祥聽了,連忙說:「母親稍等,我這就去給您抓魚。」抄起捕魚的網子就往外走。

這就到了我們開頭所說的這個場景,那麼在這厚重的冰河上。王祥能不能想到什麼好辦法,抓到魚呢?

王祥故技重施,又搬起石頭砸自己腳下的冰,雖然效果不好,汗卻越冒越多,這時他忽然想到一個絕招,乾脆脫了棉衣,赤裸上身,想要躺在寒冰上把冰化開!這招真是夠絕,如果他真的躺在冰上了,估計這寒熱交加,沒等把魚抓上來,王祥也得交代在這兒了!非死即殘呀!

但是這份孝心啊,真是感天動地!為了得到兩條活魚滿足繼母的食慾,王祥這真是完全都不考慮自己了,差點就把小命送了。

就在這時,冰面嘎巴一聲,裂出一個大縫,兩條大鯉魚躍出水面,鑽到王祥懷裡!雖然有點誇張,但也差不多吧,就是說這兩條鯉魚非常主動,非常有獻身精神。

王祥驚喜交集,撲通一聲跪倒,感謝天地神靈保佑之後,才拿好兩條大魚,高高興興地回家奉養繼母。

然後呢?他的繼母吃完水裡游的,又想吃天上飛的,有一次,她提出要吃烤黃雀!王祥正在積極地想辦法,可是也很犯愁,這黃雀可是很難抓的,但是就在這時,卻有幾十隻的黃雀,飛蛾撲火似地鑽進門帘,飛到他家裡來了。正好抓了烤了給繼母解饞。

對今天的人來說,雖然聽起來有點誇張,但這是正史《晉書》中白紙黑字的記載。

這下可就在十里八鄉都傳開了,鄉親們都驚嘆王祥的孝行感動了天地,稱讚王祥是人間少有的孝子。

那麼他的繼母是否受到了感動呢?完全沒有!反而對他更嫉恨起來。

王覽爭鴆

朱氏有一個親生的兒子名叫王覽(206―278年),比王祥小二十多歲,是王祥的小兄弟。王覽年僅幾歲的時候,看到哥哥被母親鞭打,總是抱著哥哥一把鼻涕一把淚,做出一副要打就陪著哥哥一起挨打的模樣。

等王覽稍微長大以後,又經常勸諫母親對哥哥好一些,母親的凶虐從表面上看似乎稍微收斂了那麼一點。

打是不打了,可是又換了新的花樣,沒完沒了地驅使王祥做這做那,王覽看在眼裡疼在心上,每當母親役使哥哥的時候,他就默默地去陪哥哥一起做。

後來兄弟兩人都娶了妻子,朱氏又隨意使喚起王祥的妻子來,王覽就讓自己的妻子去幫忙一起分擔,朱氏因為心疼自己的親骨肉就只好作罷了。

父親王融去世以後,王祥作為家中長子扛起了一家的重擔,起早貪黑地操持。王祥為人孝順,品行端正,漸漸地為鄉里所熟知,聲譽也越來越高,朱氏卻對此嫉恨在心。又平白擔心王祥會分走家產,竟然想一勞永逸地除掉王祥了事。

這天,王祥在外面幹完活回家,剛坐下來。繼母一反常態,笑容可掬地端出一碗酒,讓王祥喝。王祥一下子愣住了,轉念一想,母親能這樣做,真是我王祥的大福分啊,畢恭畢敬地伸出雙手接過這酒,剛要喝下去……

俗話說,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為,王覽不知怎麼察覺到了母親在酒中下了毒,突然過來一把搶過酒碗,說道:「哥哥幹活勞累,不能急著喝酒,還是我來替你喝吧。」

王祥見王覽的神色行為有些異樣,腦中閃過一念,莫非這酒里有毒?心想,毒死我沒有什麼,怎麼能連累了弟弟呢!又一手搶了回來,王覽又過來奪,一來一往,爭奪得火熱,朱氏看得心驚肉跳,趕快走過來裝作勸架,奪下這碗酒拿走了。

從此以後,凡是繼母給王祥做的飯菜,王覽都會搶在王祥前面先吃。繼母害怕這樣不但毒不死王祥,反而可能會搭上自己親生兒子的性命,於是就放棄了在飯菜下毒的害人招數。

那麼繼母是否可以就此收手呢?還是完全沒有!這次的招數更絕了!

一天晚上,她拿著一把菜刀悄悄溜進王祥的房間,不管三七二十一,朝著王祥睡覺的床鋪就是一頓亂砍。心想,這回可把王祥砍成一堆肉泥了。

就在這時,突然房門外走進來一個人,把繼母嚇了一跳,原來是王祥剛才出去小解回來了。此時見繼母手裡拿著一把菜刀,自己的床鋪被砍得亂七八糟,一下就明白了。

王祥見狀,撲通一聲跪倒在繼母面前,把脖子一伸,請繼母把他砍死。他的想法是既然母親想讓他死,那他還是死了好,不要讓母親難受、為難。

繼母想到自己這麼處處刁難王祥,多次設計殺害。而這個繼子不但沒有絲毫的記恨,還對自己那麼百依百順,今天竟然跪在這裡情願一死。對我真的是真心誠意啊,一下子受到感化,一股善良的慈愛湧上心頭,把算計殺害王祥的邪惡念頭一掃而光。

繼母扔掉菜刀,抱著王祥的頭痛哭失聲。自此,繼母對待王祥視若己出,與對王覽一般看待,一家人從此和睦美滿。

出仕為官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繼而出現了三國鼎立,各國相互攻伐,琅琊首當其衝,屢遭戰禍。王祥就帶著朱氏和弟弟王覽離開琅琊,遷至廬江,即今天的合肥一帶,在那裡隱居了二十多年。

在隱居的二十多年裡,王祥對繼母的孝行,為他贏得了極高的聲譽,屢屢有人推薦他做官,可是王祥認為母親在世,應在母親身邊盡孝,故而總是謝絕。

這一年,繼母朱氏去世了,王祥由於過分悲痛,一病不起,靜養了多日才能勉強起身。

當時是三國魏文帝在位時期,徐州刺史呂虔再三邀請王祥出任徐州別駕,相當於刺史的副職。王祥堅辭不受。王覽勸他說,母親已經去世了,家裡的事不必掛心,也到出仕報效國家的時候了,還為他準備好了牛車。

王祥這才應召出任徐州別駕,這時他已經六十歲了。

王祥上任,呂虔對他特別信任,把州政全都委託給他了。當時仍舊戰亂紛紛,盜寇趁亂橫行,時常劫掠徐州百姓。王祥雖然是個儒生,年紀也一大把了,但他其實也頗有軍事才能,老當益壯,親自率領士兵,討伐盜寇,將徐州盜賊逐一平定。所以徐州境內,百姓安居樂業,政令教化推行無阻,出現了政清人和的景象。

當時的老百姓編了一首歌謠稱讚王祥:「海沂(音遺)之康,實賴王祥。邦國不空,別駕之功。」意思是說啊,徐州地界的康寧和平,民生富庶,這可都是王祥的功勞啊!

王祥自此在官場風生水起,以自己的人品才能,受到魏文帝曹丕丶高貴鄉公曹髦和晉武帝司馬炎的青睞,步步高升。晉武帝拜王祥為太保,進封睢(音雖)陵公。

呂虔佩刀

呂虔在擔任徐州刺史前,曾經得到一把寶刀,一到夜間就熠熠生輝。呂虔請了一個能鑑別寶刀的人來驗看,此人一看,說這把刀有特殊的靈性,佩帶它的人一定會登上三公之位。呂虔對此事,也是深信不疑。

王祥在接受呂虔徵召出仕後,呂虔覺得王祥品格高尚,是佩戴此刀的合適人選,就對王祥說:「我福德淺薄,不是可以做到三公的人,這刀對我來說,不但不會有好處還可能有害。而憑您的威德和器量,位至三公綽綽有餘。所以我把這把寶刀送給您佩戴。」王祥堅決推辭,呂虔再三相贈,他才接受。後來王祥果然位列三公,八十多歲時以太保的身份退休。

王祥臨終之時,他把這把寶刀傳給了誰呢?

 

責任編輯: 夏雨荷  來源:希望之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1/0921/16494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