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共積極整頓數位科技業、補教業和演藝圈,眾家房企巨頭亦紛傳債務危機,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多次強調「共同富裕」,而教育、房地產和醫療等產業過度資本化,早因造成生活重擔而被批評為民生經濟的「三座大山」,違背共同富裕政策。種種跡象顯示,醫療產業很可能成為中共下一波嚴管目標。
約莫三十年來,隨著中國經濟發展,醫療、教育和房地產費用攀升,成為壓在民眾身上的沉重負擔,被稱為「三座大山」,此現象已經是列入中國通識教育的社會共識。
美國《CNBC》9月1日報導,英國倫敦國際經濟研究機構TS Lombard經濟學家葛林(Rory Green)表示,對如何實踐「共同富裕」政策,中共還在找方法,目前看來中共從監管產業和資本市場下手,會比結構性改革要容易得多。
醫療產業大山特別脆弱
葛林於8月31日發布的報告指出,醫療、教育和房地產等攸關民生的中國「三座大山」成本激增,而在當局近期連續整治下,醫療產業將成為下一個目標,三座大山當中,醫療保健是目前「唯一尚未受到監管審查的產業」,而且該產業「特別脆弱」。
種種跡象顯示,醫療產業很可能成為中共下一波嚴管目標。圖/中新社
中國醫療產業規模龐大,包括製藥、生技、醫美、保健、醫院以及相關數據分析企業,長期收納公私資源,並且吸引大量國際資本。其實葛林報告並非全對,中共已經關注中國醫療產業亂象,逐步展開官方批評攻勢以及監管行動。
另據英國經濟研究顧問公司凱投宏觀(Capital Economics)8月31日報告指出,中共當局將加強控制醫療保健價格,醫療產業營運將受影響。
據悉今年中國醫療保健股價表現優於平均行情,但是使用網路科技平台的醫療保健股已經重傷。例如:京東健康(JD Health)今年下跌近五成,阿里巴巴健康(Alibaba Health)今年下跌超過四成。
在醫療產業中,最能凸顯資本社會庸俗化以及貧富不均現象,並招致大量羨慕嫉妒之社會心理扭曲,甚至借貸欠債整形亂象,而被輿論指責「製造容貌焦慮」的醫美行業,似乎被列於整治醫療產業之首波重點,近來境遇備受矚目。
今年6月10日,中共國家衛健委、市場監管總局等八部委聯合公布《打擊非法醫療美容服務專項整治工作方案》。8月9日,中共官媒《人民日報》刊文批評部分醫美機構忽略安全問題,在宣傳中只談「最佳效果」,卻不談「不良後果」,主張應加強監管,「尤其加大對網上醫美店亂象的打擊力度」。《人民日報》強調,中國消費者協會在2015年至2020年,受到醫美投訴案增加將近十四倍,主要問題是宣傳不實。
在醫療產業中,最能凸顯資本社會庸俗化以及貧富不均現象,並招致大量羨慕嫉妒之社會心理扭曲,甚至借貸欠債整形亂象,而被輿論指責「製造容貌焦慮」的醫美行業。
醫美行業首當其衝
8月27日,市場監管總局發布《醫療美容廣告執法指南(徵求意見稿)》,表示將重點打擊多種醫療美容廣告亂象,包括「以貌取人」將容貌不佳指涉負面特質,製造「容貌焦慮」、整容前後對比等。
根據中國《財新網》8月11日報導,上交所、深交所已經要求各自旗下掛牌的資產抵押債券基礎資產中,排除「醫療美容貸款產品」。可見中共當局跨部門對醫美行業展開整頓,已從投資端下手。
一連串監管政策逐步打擊醫美概念股,根據8月30日《財經網》報導指出,前半年中國醫美產業利潤尚未縮水,Wind醫美指數的20支成份股中,已公布半年報的18家機構,其中八家營收增速超過五成,十家淨利潤增速超過五成,十家銷售毛利率超過五成。今年6月1日中國醫美概念股曾經達到歷史最高峰,較半年前上漲六成,然而此後三個月震盪下跌,至8月31日股價暴跌約三成。
中國醫美市場曾經相當可觀,投資銀行中信證券(CITIC Securities)估計2020年中國醫美市場銷售額超過三千三百億元人民幣(約合五百億美元)。此前「中信建投證券研究」曾經預測2024年中國醫美市場規模可望突破人民幣三千億元(約合四百六十四億美元),並預測中長期仍有超過五倍成長潛力。
英國《金融時報》近日指出,從「小紅書」應用程式可見中國年輕人痴迷於醫美整容之程度,有關「整容前後」話題居然吸引29萬則討論。然而,醫美在中國雖頗受歡迎,但從7月初以來,中國三大上市醫美機構市值已經下跌超過三成,蒸發掉超過一百七十億美元市值。
9月14日《人民日報》再度發文呼籲嚴厲打擊虛假違法的醫療美容廣告,以維護群眾健康,此時此文所揭露之監管趨勢已經相當明顯。看來中共大刀整頓醫療產業始於醫美機構,已有風雨欲來之勢,被指責「製造容貌焦慮」的醫美產業,已經成為「醫療產業焦慮」的先行指標。
從「小紅書」應用程式可見中國年輕人痴迷於醫美整容之程度,有關「整容前後」話題居然吸引29萬則討論。圖/中新社